王成林
- 作品数:99 被引量:316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实验性脑血管痉挛中PKC活性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 C(PKC)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成年犬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脑血管痉挛动物模型 ,通过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蛋白激酶测定法动态测定犬脑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 PKC活性。结果 :动态脑血管造影显示 ,实验组 day4组和 day7组基底动脉口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基底动脉口径的 (73.8± 3.4) %和 (5 1.1± 2 .1)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day4和day7组均有膜 PKC活性升高、胞浆 PKC活性相应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 day4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day7组差异显著 (P <0 .0 1) ,day 4和 day 7组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脑血管痉挛过程中 PKC被持续激活 ,并在脑血管痉挛病理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 陈铎石玉秀西泽茂王成林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蛋白激酶C脑血管痉挛
- COX-2基因表达与星形胶质瘤相关性研究
- 2007年
- 星形胶质瘤(astrocytic tumours,ATs)是最常见的神经上皮性肿瘤,其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3.0%~26.0%,占胶质瘤的21.2%~51.6%。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是一种膜结合蛋白,是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的限速酶,其诱导型同工酶COX-2被认为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星形胶质瘤组织及非肿瘤组织中COX-2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COX-2的表达与星形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为星形胶质瘤的早期基因诊断及治疗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 冯天达潘蔚然王成林于宏伟刁宏宇
- 关键词:COX-2蛋白星形胶质瘤基因表达神经上皮性肿瘤OXYGENASE免疫组化技术
-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的治疗
- 2001年
- 李少一王成林赵崇智董欣明于铁峰
- 关键词: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外科手术
- 脑干和枕大孔区病变手术及显微手术治疗5例分析
- 2004年
- 报道 5例脑干和枕大孔区病变应用手术及显微手术治疗 。
- 潘蔚然刁宏宇王成林赵崇智
- 关键词:脑干枕大孔手术显微手术
- 星形细胞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与COX-2 mRNA表达的相关性
- 2007年
-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mRNA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星形细胞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各级别星形细胞瘤组织及非肿瘤脑组织中COX-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COX-2mRNA表达阳性率肿瘤组织为83.3%,非肿瘤脑组织为28.6%;COX-2mRNA的相对含量肿瘤组织为119.67±46.56,非肿瘤脑组织为43.14±19.26;COX-2mRNA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非肿瘤脑组织中的表达(P<0.05)。结论:COX-2mRNA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呈显著正相关,其过表达是星形细胞瘤的重要分子生物学特征。
- 冯天达刘岿然刘云会王成林
-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环氧合酶2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子生物学
-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转导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体外生物学活性及不同转输方式的比较(英文)
- 2005年
- 背景:利用肿瘤过继免疫和基因转移技术将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的载体导入运载细胞回输到体内,使肿瘤坏死因子α在肿瘤局部高浓度表达,既可增加肿瘤坏死因子α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又能减少对其他组织的毒副作用。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转导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体外生物学活性及不同转输方式对荷瘤裸鼠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设计:以实验动物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0-01/2001-12在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和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完成。TJ8510细胞(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细胞):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提供;实验动物:先天性无胸腺BALB/C裸鼠36只。方法:在肿瘤坏死因子α反转录病毒转移系统的建立及运载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制备的基础上,利用构建的单克隆病毒细胞株PLC-2和PLJC-5将标记基因NeoR和目的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导入到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然后对其进行细胞增殖、肿瘤坏死因子表达、体外抗瘤活性的检测。将36只裸鼠接种肿瘤后随机分为6组,局部转输对照组、局部转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组、局部转输肿瘤坏死因子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组、静脉转输对照组、静脉转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组、静脉转输肿瘤坏死因子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组,对荷瘤裸鼠的治疗作用进行观察。主要观察指标:①基因转导前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②体外抗瘤活性的测定。③动物实验结果。结果: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NeoR-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及肿瘤坏死因子肿瘤浸润淋巴细胞3组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NeoR-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肿瘤坏死因子�
- 关俊宏于宏伟潘尉然杨涌杰王成林任长山陈红隋承光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基因疗法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转导杀伤肿瘤细胞随机对照实验
- 胼胝体胶质瘤(附8例报告)被引量:9
- 2000年
- 潘蔚然陈铎王成林赵崇智
- 关键词:影像学诊断外科手术CTMRI
- 小儿后颅窝肿瘤74例临床分析
- 2005年
- 目的探讨小儿后颅窝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手段。方法对74例后颅窝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肿瘤全切除43例,大部切除和部分切除31例;术后病情加重5例,死亡3例。结论小儿后颅窝肿瘤以中线部位恶性肿瘤多见,术后综合治疗效果好。
- 谷春雨刁宏宇关俊宏王成林
- 关键词:后颅窝肿瘤儿童
- 鞍结节脑膜瘤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鞍结节脑膜瘤手术病例38例。男12例,女26例,年龄24~69岁,平均36.5岁。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头颅CT和(或)MRI检查。视力、视野障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经单侧额下入路13例,经翼点入路17例,经额纵裂入路8例。结果本组手术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6例。视力较术前明显改善30例,无明显变化6例,视力加重2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17例患者获得随访3个月-5年,14例生活自理,3例需照顾,其中随访期内复发1例,第1次手术2年后再次手术。结论根据肿瘤不同生长方式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及手术策略,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及经验,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因素,术后视力恢复程度与手术技术、术前视力受累时间及程度密切相关。
- 陈铎关俊宏潘蔚然于宏伟王成林刘云会
- 关键词:脑膜瘤鞍结节显微外科手术
- 开颅术后血肿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被引量:1
- 1999年
- 我院从1996年6月~1997年6月,开颅手术313例,术后并发颅内血肿11例,占3.5%,现就血肿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男8例,女3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70岁,平均44.3岁。均为幕上病变,包括颅内肿瘤切除术后7例,脑挫裂伤清创术...
- 潘蔚然李少一王成林赵万里
- 关键词:开颅术脑外科手术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