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
- 作品数:136 被引量:662H指数:18
-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新型漏电保护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 李奎武一李文华岳大为林岳洲李芃王尧顾俏丽袁金丽张冠英
- 该课题围绕漏电保护理论与技术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试验,其创新点为:1、首次提出了基于剩余电流变化量与剩余电流幅值的漏电保护新原理,消除了漏电保护动作的死区。2、提出了识别故障漏电信号的剩余电流变化量法,建...
- 关键词:
- 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0
- 2017年
- 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本科生导师制的渊源与实施概况的基础上,针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校具体情况,讨论了本科生导师制建设的几点探索和体会,有助于实现教学相长。
- 王尧张彦风
-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
- 智能漏电继电器的研究
- 武一丛继坤岳大为郭志涛王尧顾俏丽林岳洲李奎
- 该课题围绕智能漏电继电器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试验,其创新点为:对漏电保护产生死区的原理进行了分析,采用剩余电流矢量法解决了漏电死区的问题;提出了漏电电流检测方法,实现了三相漏电电流的分相显示;提出了漏电电...
- 关键词:
- 基于LabVIEW的剩余电流保护器智能数据管理监控系统被引量:2
- 2012年
- 根据网络化发展趋势,实现了可用于低压剩余电流保护领域的剩余电流保护器(RCD)的数据管理监控系统。系统基于LabVIEW,将单一的智能RCD组成智能监控网络,实现对检测数据的采集和管理。介绍了监控系统的软件结构及各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在提出数据库隔离通信程序和显示程序方法的基础上,将数据库分成数据映射区和历史数据储存区,实现了数据库的快速存储和查询,具有管理方便、界面友好、操作灵活、便于系统功能扩展等特点。
- 刘灿李奎张宁王尧
- 关键词:剩余电流保护器LABVIEWACCESS数据库串口通信监控系统
- 基于数字恒流技术的B型剩余电流动作特性测试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0
- 2020年
- 提出一种基于数字恒流技术的B型剩余电流动作特性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任意波形恒流技术产生剩余电流,并记录被测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动作时间、动作电流。文中使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产生任意波形数字信号,并经过数模转换和功率放大电路输出为任意波形剩余电流,采用电流闭环控制策略和数字控制方法,通过电流反馈回路实现恒流输出和参数采集,输出精度可达0. 2%。该方法解决了B型剩余电流保护器动作特性试验中需要复杂剩余电流波形进行测试的问题,并且具有体积小、造价低的优点,为新型剩余电流保护器软硬件研发奠定了基础。
- 李奎王天朔王尧李倩林靖怡
- 关键词:剩余电流保护
- 复杂波形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设计被引量:5
- 2012年
- 采用磁调制式电流互感器法对含有脉动直流分量、甚至含有平滑直流分量的复杂波形剩余电流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基于IIR数字低通滤波器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提高了滤波精度。基于浮点型DSP TMS320F28335进行软件设计,实现复杂波形剩余电流的精确采样分析,对复杂波形剩余电流检测满足标准要求。
- 张军伟李奎王卿粹王尧郭志涛牛峰
- 关键词:磁调制IIR数字滤波器DSP
-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智能化技术被引量:18
- 2008年
- 提出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智能化技术。通过漏电电流计算模型得到最大漏电电流及所在相线,建立三级漏电保护模型,实现选择性保护,并设计了智能漏电保护器硬件结构,介绍了软件所实现的功能。运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提高漏电保护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 武一李奎王尧张冠英袁金丽林岳州
- 关键词:漏电保护故障记忆自诊断智能化
- 基于滑动DFT的串联直流电弧故障识别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滑动DFT的串联直流电弧故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内容:首先,建立滑动DFT算法计算式<Image file="DDA0001437605540000011.GIF" he="81" i...
- 王尧张彦风牛峰李奎
- 文献传递
- 变频调速系统故障漏电流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频调速系统故障漏电流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线路中潜在故障点的漏电流进行移窗FFT计算;步骤二,得到特征频率点的幅值,并与上一窗口FFT计算结果对比;步骤三,当某一特征频率点的幅值变化量...
- 牛峰张熙萌王尧李奎黄少坡邢云琪梁栋
- 文献传递
- 基于时域特征参数融合的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域特征参数融合的电弧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设计用于电弧故障诊断的BP神经网络(1)神经网络输入与输出模式确定;(2)神经网络训练集和测试集样本的获取;(3)BP神经网络层数确定;(4)网...
- 王尧田明牛峰李奎包志舟韦强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