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俊

作品数:17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政治法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计算机
  • 5篇计算机取证
  • 3篇易挥发
  • 3篇法律
  • 2篇审计
  • 2篇时间戳
  • 2篇数字时间戳
  • 2篇司法
  • 2篇取证
  • 2篇完整性
  • 2篇犯罪
  • 2篇安全审计
  • 1篇电信
  • 1篇电信网
  • 1篇电信网络
  • 1篇电子数据
  • 1篇电子证据
  • 1篇有限合伙
  • 1篇有限合伙制
  • 1篇有限合伙制度

机构

  • 16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山东政法学院
  • 1篇重庆市公安局

作者

  • 16篇王俊
  • 2篇贾治辉
  • 1篇申世涛
  • 1篇李德云

传媒

  • 2篇公安理论与实...
  • 2篇中国司法鉴定
  • 1篇警察技术
  • 1篇吉林公安高等...
  • 1篇湖南公安高等...
  • 1篇四川警官高等...
  • 1篇云南警官学院...
  • 1篇四川警察学院...
  • 1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证据科学
  • 1篇贵州警察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9篇2008
  • 3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字证据完整性证明方法研究——安全的、可供审计的数字时间戳证明方法被引量:2
2007年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案件和数字纠纷案件不断增长。在这些案件中,数字证据往往成为再现案情、化解纠纷的关键。但数字证据的脆弱性、易毁损性等特点决定了数字证据的完整性难以保障,因而形成了数字证据采信难的现状。本文以此为研究基点,在比较研究现有的数字证据完整性证明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以数字签名技术为支撑提出了一种数字证据完整性证明的新方法——安全的、可供审计的数字时间戳证明方法,并对该证明方法的优点、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王俊
关键词:完整性安全审计数字时间戳
增强型计算机取证程序模式的构建
2007年
近年来,计算机犯罪呈持续增长势头,但由于缺乏证据证明,只有不到百分之二的此类案件的犯罪分子受到法律制裁,这说明证据获取的关键阶段——计算机取证工作存在漏洞。计算机取证程序是计算机取证的核心,忽略或"交换"任何一个步骤都会影响取证工作的完整性,导致错误结论的产生。同样,不合理或不充分的计算机取证活动将会造成无罪之人蒙冤、有罪之人逍遥法外等恶果。我们分析了现有几种计算机取证程序模式及其所存在的缺陷,并以集中型计算机取证程序模式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计算机取证程序模式——增强型计算机侦查取证模式,以期对以计算机取证程序的规范化有所裨益。
王俊
关键词:计算机取证犯罪现场勘查
论计算机取证及其规范
计算机取证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于上世纪80年代就已着手开始研究计算机取证,在取证思想、理论、技术、方法等方面现已取得不少成果。现在美国绝大多数法律部门拥有自己的计算机取证实验室,经过资格认证的取证专家...
王俊
关键词:计算机取证司法实践
文献传递
我国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权基金内部治理完善之法律分析
私募股权基金(以下简称PE)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有限合伙制度在 PE领域运用的首例实践为1958于美国成立的第一家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机构——Draper、Gaither&Anderson。由于有限合伙企业税...
王俊
关键词:有限合伙制度
数字证据完整性证明方法研究——安全的、可供审计的数字时间戳证明方法被引量:2
2007年
在数字案件和数字纠纷案件中,数字证据往往成为再现案情、化解纠纷的关键。但数字证据的脆弱性、易毁损性等特点决定了数字证据的完整性难以保障,因而形成了数字证据采信难的问题。在比较研究现有的数字证据完整性证明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以数字签名技术为支撑的一种数字证据完整性证明的新方法——安全的、可供审计的数字时间戳证明方法,对数字证据的收集、保存分析及传递等取证环节大有帮助。
王俊李德云
关键词:完整性安全审计数字时间戳
论电子数据鉴定被引量:7
2008年
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与网络犯罪,民事、行政诉讼纠纷中很多证据都以数字形式存在并可通过计算机或网络进行处理、存储和传输,如何认知和证明这些数据的有效性已成为司法界关注的焦点。在此情况下,一种全新的证明方式——电子数据鉴定应运而生。本文从技术层面论证了电子数据鉴定,介绍了常用的电子数据鉴定技术,并针对当前我国电子数据鉴定存在的问题从法律角度提出了一些意见,以期对我国电子数据鉴定的规范化有所裨益。
王俊
计算机取证相关问题研究——现场动态分析,获取“易挥发”数字证据
2008年
当前司法实践中对于现场中运行正处于运行状态的计算机大多采用"二步式"取证的方式来搜集数字证据,这种方式虽然保障了数字证据的原始性和证明力,但无形之中造成了存储在RAM中的"易挥发"数据以及其他形式的潜在数字证据的丢失。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这些"易挥发数据"可以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线索和潜在的数字证据,因此通过对侦查人员的专业培训,实现"易挥发数据"的现场动态分析获取和合理保全无疑对数字案件侦查取证意义重大。
王俊
关键词:计算机取证
国际金融反恐法律制度研究
恐怖主义当今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严重威胁,打击恐怖主义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9·11”事件以后,反恐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反恐在军事、外交、情报等领域综合展开。虽然各种措施不断加强,但世...
王俊
关键词:法律制度反洗钱法反恐融资
文献传递
我国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人准入管理制度的完善被引量:3
2012年
我国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人准入管理存在着审查形式化、准入管理主体和考核方式不统一、知识技能考核要求不明等缺陷。立足我国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人准入管理实际,从技术、程序和法律角度,明确申请从事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人员的知识技能要求,并从制度层面将知识技能考核纳入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人准入考核内容,由司法鉴定行业管理主体牵头,采用考试、案例验证及同行专家评审的准入考核方式,将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人的准入考核置于实质,是解决我国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人准入管理现存问题,提高电子数据司法鉴定行业人员素质,确保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活动科学性和鉴定意见可靠性的必然选择。
王俊常娟
关键词:鉴定人
“运行”计算机内“易挥发数据”的取证问题
2008年
当前司法实践中对现场中处于运行状态的计算机大多采用"二步式"取证的方式来收集数字证据,即先由侦查人员对涉案计算机实施关机分离和保全,尔后再移交专业机构进行数字证据司法鉴定。该方法虽保障了数字证据的原始性和证明力,但无形之中却造成了存储于RAM中的"易挥发"数据以及其他形式的潜在数字证据的丢失。而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这些"易挥发数据"可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线索和潜在的数字证据,因此进行现场动态分析,收集这些"易挥发数据"对数字案件侦查取证意义重大。
王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