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玉秋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单县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相关危险因素
  • 2篇相关危险因素...
  • 2篇护理
  • 2篇护理干预
  • 2篇复发
  • 2篇干预
  • 1篇早期康复
  • 1篇早期康复护理
  • 1篇蛛网膜
  • 1篇蛛网膜下
  • 1篇蛛网膜下腔
  • 1篇蛛网膜下腔出...
  • 1篇网膜
  • 1篇下腔出血
  • 1篇膜下
  • 1篇脑梗死复发
  • 1篇康复

机构

  • 2篇单县中心医院
  • 2篇山东省单县中...

作者

  • 4篇牛玉秋
  • 2篇张文华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常见危险因素,并分析甲状腺功能与复发性脑梗死间的相关性。方法 1 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初发组308例,复发组892,分别检查2组病人的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甲状腺功能(T3、T4、TSH)、颈动脉B超,尽量动员病人行头颅MRI、MRA及头颈部CTA,记录吸烟史、高血压史及房颤病史、发病时的感染史等。分析影响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平均年龄大于初发组,烟龄长于初发组,复发组糖尿病发生率及血糖水平高于初发组,且患病时间长于初发组,复发组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初发组,高血压发生率,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颈动脉B超、MRA、CTA阳性率复发组与初发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复发组TT3、FT3减低,与初发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临床发现糖尿病、感染、甲状腺功能减低与脑梗死的复发有密切关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是脑梗死复发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张文华牛玉秋
关键词:脑梗死复发
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再出血诱因及感染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干预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对其再出血诱因及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舒适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2组临床效果及对再出血诱因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相比对照组再出血、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临床蛛网膜下腔再出血诱因显著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临床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其再出血诱因,明显降低再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牛玉秋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干预
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常见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脑梗死的复发。方法:将随机选取的全部急性脑梗死分为初发组与复发组,分别检查两组病人的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甲状腺功能(T3、T4、TSH)、颈动脉B超,尽量动员病人做头颅MRI及MRA、头颈部CTA,记录病人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发病时的感染史,计算病人的平均年龄。结果:复发组的平均年龄大于初发组,烟龄长于初发组,复发组糖尿病发生率及患病时间均高于初发组,血糖水平控制良好率低于初发组,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初发组;复发组TT3、FT3与初发组比较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吸烟、感染,特别甲状腺功能减低与脑梗死的复发有明显关系。
张文华牛玉秋
关键词:脑梗死复发
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被引量:24
2015年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动脉闭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根据相关统计,超过1/2的脑梗死患者伴失语、瘫痪等后遗症[1],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脑梗死以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为主要目的。有报道指出,尽可能早地进行功能恢复训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患者功能恢复[2]。
牛玉秋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护理干预康复训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