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泉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多溴联苯醚
  • 3篇PBDES
  • 2篇代谢转化
  • 2篇衍生化
  • 2篇衍生物
  • 2篇液液萃取
  • 2篇生物转化
  • 2篇培养液
  • 2篇柱前衍生
  • 2篇柱前衍生化
  • 2篇萃取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培养
  • 2篇细胞培养液
  • 2篇降解
  • 2篇光降解
  • 1篇定量构效关系
  • 1篇抑制活性
  • 1篇原代肝细胞
  • 1篇酮类

机构

  • 6篇南京大学

作者

  • 6篇温泉
  • 6篇于红霞
  • 6篇刘红玲
  • 5篇苏冠勇
  • 3篇冯建昉
  • 3篇韦斯
  • 1篇邬旸
  • 1篇王遵尧
  • 1篇关淼
  • 1篇张俊江

传媒

  • 2篇分析化学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环境监控与预...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细胞培养液中多溴联苯醚以及代谢产物的GC-MS/MS测定方法被引量:4
2011年
利用柱前衍生化耦合气相/质谱/质谱(GC/MS/MS),建立了细胞培养液中13种多溴联苯醚(PB-DEs)、8种甲氧基化多溴联苯醚(MeO-PBDEs)和5种羟基化多溴联苯醚(HO-PBDEs)的分析方法。采用氯甲酸甲酯作为HO-PBDEs的衍生化试剂,相比传统重氮甲烷作为衍生化试剂的方法,其衍生化时间明显缩短。同时,衍生物与PBDEs不必分离即可进行衍生化,缩短了前处理时间。在恒温(20.0℃)、控速(250 r/min)及乙腈-甲醇-水-吡啶(5∶2∶2∶1,V/V)等条件下,26种化合物的回收率在86.1%~112.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6.9%,方法检出限在0.007~0.440 mg/L之间,仪器检出限在0.134~8.798 mg/L之间;在细胞培养液6个加标浓度下,其相关系数平方均大于0.9955。体外细胞实验发现,经大鼠原代肝细胞暴露后的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和2,2′,4,4′,5-五溴联苯醚(BDE-99),无明显脱溴现象,未检出甲氧基化代谢物,但有羟基化代谢产物生成,此结果通过保留时间、选择反应离子模式(Selected Reaction Mode,SRM)和全扫模式(Fullscan Mode)3种信息同时鉴定。
苏冠勇温泉韦斯冯建昉刘红玲于红霞
关键词:多溴联苯醚液液萃取柱前衍生化大鼠原代肝细胞
细胞培养液中多溴联苯醚及其衍生物的快速测定方法
1.引言多溴联苯醚(PBDEs)由于其良好的阻燃性能,在电子、纺织等工业生产中大量应用,使得这些化合物进入环境并在食物链中放大蓄积,PBDEs已经成为当今环境科学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研究指出羟基化多溴联苯醚(HO-PB...
苏冠勇温泉韦斯刘红玲冯建昉于红霞
关键词:多溴联苯醚PBDES细胞培养液快速测定方法
黄酮类化合物PIM-1激酶抑制活性的构效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为建立黄酮类化合物的PIM-1激酶抑制活性与其物化性质间的QSAR模型,本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上全优化计算17个作为PIM-1激酶抑制剂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参数,运用SPSS 12.0 for Windows程序,将这些量子化参数作为理论描述符,逐步回归得到预测黄酮类化合物PIM-1激酶活性的相关模型。该模型相关系数R^2为0.934,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890,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较强的稳定性;所建模型包含2个参数(分子平均极化率(α),最负原子电荷(q^-)),其中分子极化率对该类化合物PIM-1激酶活性有最显著影响。
温泉邬旸王遵尧于红霞刘红玲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
环境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代谢转化研究现状
多溴联苯醚(PBDEs)作为一种溴系阻燃剂(BFRs),在多种环境介质和生物体内广泛存在且浓度逐年增加,因而越来越多地受到研究者关注。综合PBDEs各方面研究报道,认为其在环境中存在非生物和生物两种转化方式。非生物转化主...
温泉苏冠勇刘红玲于红霞
关键词:光降解生物转化
斑马鱼卵中多溴联苯醚及其衍生物的同步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建立了液液萃取耦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MS)分析斑马鱼卵中10种多溴联苯醚(PBDEs),12种甲氧基化多溴联苯醚(MeO-PBDEs)和9种羟基化多溴联苯醚(HO-PBDEs)不同极性组分的同步分析方法。优化了前处理步骤和色谱质谱条件,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目标化合物,不必分离即可实现目标化合物的衍生化,使样品前处理时间大大缩短,实现了不同极性组分化合物的同步分析。采用干法制备酸性硅胶柱纯化,用15 mL正己烷和15 mL二氯甲烷正己烷(1:1,V/V)混合溶剂洗脱效果良好。31种化合物在4.0~500μg/L浓度范周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回收率在71.6%~133.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低于21.5%;检出限在0.09~17.0 ng/g之间。本方法应用到斑马鱼亲子代间转移研究中,对实际样品的检测良好,并发现BDE-47,6-HO-BDE-47,6-MeO-BDE-47,2'-HO BDE-28和2'-MeC-BDE 28可通过母代斑马鱼暴露后,不同程度地转移到子代中。
温泉刘红玲苏冠勇韦斯冯建昉于红霞
关键词:液液萃取柱前衍生化
环境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代谢转化研究现状被引量:6
2012年
多溴联苯醚(PBDEs)作为一种溴系阻燃剂(BFRs),在多种环境介质和生物体内广泛存在且浓度逐年增加,因而越来越多地受到研究者关注。综合PBDEs各方面研究报道,认为其在环境中存在生物和非生物两种转化方式。非生物转化主要是光降解,即PBDEs在光照条件下可通过自由基反应脱溴生成低溴同系物及多溴联苯呋喃(PBDFs)。生物转化则包括微生物转化、生物体内转化和生物体外代谢,其转化代谢途径除脱溴外,还有醚键断裂、羟基化和羟基化/脱溴等。对PB-DEs在环境中不同转化方式的转化速率、转化途径和转化产物等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今后PBDEs在环境中归趋、生态风险和健康评价研究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温泉张俊江关淼刘红玲苏冠勇于红霞
关键词:光降解生物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