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浦益萍

作品数:26 被引量:186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口腔
  • 8篇颌面
  • 7篇多间隙
  • 7篇多间隙感染
  • 7篇口腔颌
  • 7篇口腔颌面
  • 6篇颌面部
  • 6篇颌面部多间隙...
  • 6篇面部
  • 6篇口腔颌面部
  • 5篇口腔颌面部多...
  • 4篇上颌
  • 4篇下颌
  • 3篇导管
  • 3篇牙槽
  • 3篇颌下
  • 3篇颌下腺
  • 3篇下颌下
  • 3篇下颌下腺
  • 2篇学区

机构

  • 2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口腔医...

作者

  • 26篇浦益萍
  • 12篇杨驰
  • 11篇郑凌艳
  • 7篇王保利
  • 7篇蔡协艺
  • 7篇张伟杰
  • 7篇姜滨
  • 7篇俞创奇
  • 7篇石欢
  • 5篇谢李松
  • 5篇金佳敏
  • 5篇王知俊
  • 3篇张志愿
  • 3篇王婧
  • 2篇周龙女
  • 2篇钱文涛
  • 2篇赖红昌
  • 2篇周健
  • 2篇管欣
  • 2篇厉婕嫣

传媒

  • 10篇中国口腔颌面...
  • 3篇口腔颌面外科...
  • 3篇口腔材料器械...
  • 2篇中国口腔种植...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4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结果的因素分析被引量:26
2012年
目的:分析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治疗结果 (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转归因素,并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7—2010年间收治的117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变量包括一般资料、病因学、临床指标(症状发作到入院治疗的时间、受累间隙的种类和数量)和实验室检查(细菌学、入院时血糖水平、入院时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结果变量为患者住院天数和并发症。采用SAS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前者受累的间隙更多,住院时间更长,全身各种并发症情况更多见,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糖尿病存在与否与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治疗转归(住院时日和并发症)直接相关。入院时血糖水平是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并发症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转归不同,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张伟杰郑凌艳杨驰蔡协艺姜滨王保利浦益萍王婧张志愿周龙女周健管欣
关键词: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IgG4相关唾液腺炎临床诊疗特点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IgG4相关唾液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IgG4相关唾液腺炎患者临床检查、血清学、病理学和B超检查资料,并观察随访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疗效。结果:10例IgG4相关唾液腺炎患者均表现为双侧唾液腺持续、对称、无痛性肿大,血清IgG4浓度异常升高,可伴有腺体IgG4+浆细胞浸润合并组织纤维化或硬化;自身抗体均为阴性;B超表现腺体常呈蜂窝状弥漫性病变;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短期疗效明显。结论:IgG4相关唾液腺炎有其特有的临床表现,应注意与舍格伦综合征(简称SS)和唾液腺肿瘤相鉴别,短期内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王知俊俞创奇郑凌艳浦益萍谢李松石欢
关键词:IGG4唾液腺炎
个性化开口器及口腔手术定位和导板的组合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个性化开口器,所述开口器包括一支撑主体和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一支撑杆与支撑主体连接;所述支撑主体包括一第一支撑面和一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上设有第一齿固定槽;所述第二支撑面上设有第二齿固定槽。...
李佩伦谢千阳袁建兵杨驰王绍义白果胡颖恺浦益萍
文献传递
基因诊断在口腔种植中的研究进展
2008年
对种植修复效果的评价是种植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生物信息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完善,人们得以更为快速准确地分析总结生物信息资料。运用这些信息资料,人们可以通过基因诊断在分子水平上更为清楚地了解细胞组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生物活性与疾病发生的关联。基因诊断为口腔种植及其疗效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浦益萍赖红昌张志勇
关键词:生物信息技术口腔种植基因诊断
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老年患者治疗结果的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分析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老年患者的治疗结果的转归因素。方法:对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242例诊断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研究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临床指标(全身系统性疾病、病因、症状发作到入院治疗的时间、受累间隙的数量和分布),实验室检查(细菌学、入院血糖水平、入院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治疗结果(切口数量、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结果:在老年患者中,切口数量和并发症与受累间隙的数量有关。而在中青年患者中,切口数量和住院天数与受累间隙的数量有关,并发症与入院血糖浓度和入院白细胞总数。结论:分析阐明了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老年患者治疗转归的因素。其中,受累间隙的数量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郑凌艳杨驰张伟杰蔡协艺姜滨王保利浦益萍金佳敏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老年
一种涎腺导管支架及其配套使用的套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涎腺导管支架及其配套使用的套芯,包括管状支架和缝线固定架;所述缝线固定架设置于管状支架的底部,缝线固定架上设有两个穿线孔,所述管状支架为弧形结构,管状支架上设有长度为5~8cm的刻度线。一种涎腺导管支...
俞创奇郑凌艳石欢浦益萍
文献传递
即刻种植的临床中长期疗效回顾被引量:9
2018年
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与日趋成熟,口腔种植术已成为牙列缺损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之一。即刻种植技术由于其在治疗时间,手术次数,创伤程度以及美观方面的优势已经渐渐成为口腔种植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的临床研究表明在有些方面学术界对即刻种植还存在一些分歧,如即刻种植的适应证、手术方式、负载方式以及术后长期的临床疗效等等。本文就即刻种植体术后的中长期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对即刻种植后2年至5年以上的种植体临床疗效,从种植体存留率、术后牙周健康情况、术后修复方式以及美学评价这几方面作一综述。
万绍楠(综述)浦益萍杨驰
关键词:存留率牙周健康
导管成像技术在阻塞性涎腺炎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2016年
慢性阻塞性涎腺炎(chronic obstructive sialadenitis,COS)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与进食相关的腺体肿大疼痛,导管扩张,以及继发感染等。该病的主要病因有:导管系统存在天然解剖狭窄、导管壁炎性增厚、结石等。涎腺导管成像技术在COS临床诊断、狭窄定位、阻塞程度评价及其他相关病因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导管成像技术有普通X线片、超声、涎管造影术、计算机断层扫描(CT)、CBCT、MRI。本文就多种成像技术在COS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廖维档俞创奇浦益萍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涎腺炎X线片CBCT
前牙即刻种植修复临床疗效的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前牙即刻种植修复与常规种植修复的近期临床疗效,包括:功能效果、美学效果,以评价前牙即刻种植修复的临床意义。 方法:1.选择修复完成的前牙或前磨牙即刻种植51例病例共67颗种植体,按修复后时间分为3...
浦益萍
关键词:延期种植临床疗效美学效果
文献传递
增强CT在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在增强CT上的影像学特点,并评估其对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2月-2011年12月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并行增强CT检查的连续病例227例,对其发病原因、CT表现、累及间隙、治疗结果、随访CT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病因多为牙源性和腺源性,分别有167例和33例;CT主要表现为脓肿、气体积聚和蜂窝织炎;下颌下间隙累及频率最高,为145例,其次为咬肌间隙(73例)、翼颌间隙(50例)和舌下间隙(48例);出现呼吸道梗阻15例,下行性纵隔炎11例;214例患者治愈,8例失访,5例死亡。结论:增强CT应作为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首选的影像学检查,可为术前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有效信息。
姜滨蔡协艺张伟杰浦益萍杨驰王婧厉婕嫣
关键词:多间隙感染口腔颌面颈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