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明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抗体
  • 3篇化学发光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学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梅毒
  • 2篇免疫
  • 2篇免疫荧光法
  • 2篇化学发光法
  • 2篇间接免疫荧光...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血清学检测
  • 1篇血清学检查
  • 1篇印迹
  • 1篇诊断学
  • 1篇肾损
  • 1篇肾炎
  • 1篇生物学

机构

  • 7篇川北医学院附...
  • 6篇川北医学院
  • 1篇南充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毛明
  • 7篇凡瞿明
  • 6篇张国元
  • 6篇蔡艳娟
  • 6篇王强
  • 6篇汪光蓉
  • 5篇程吉兵
  • 3篇杜娟
  • 3篇杜琴
  • 2篇罗光成
  • 2篇何兰
  • 1篇唐中
  • 1篇陈建业
  • 1篇王含彦
  • 1篇胥正敏
  • 1篇谭榜宪
  • 1篇唐华英
  • 1篇李贤富
  • 1篇卢小岚
  • 1篇赵明才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四川生殖卫生...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化学发光法(CMIA)检测抗核抗体(ANA)的异同。方法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240例,同时采用IIFA法和CMIA法检测ANA。时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符者采用欧蒙印迹法复查抗核抗体谱。结果IIFA法与CMIA法检测240例ANA阳性率分剐为90.83%和7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77.92%;在53例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中,41例IIFA(+)CMIA(-)患者抗核抗体谱阳性率仅为14.63%;而12例IIFA(-)CMIA(+)患者抗核抗体谱阳性率高达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FA不同荧光核型中,“其他型”在两种方法检测符合率方面低于颗粒型、胞浆型、均质型核型(P〈0.05)。结论CMIA法检测总ANA的敏感度低于IIFA法,而CMIA法的特异度优于IIFA法,因此将IIFA法作为ANA的筛查方法,再结合CMIA法检测,可在获得荧光核型信息观察抗体滴度的同时,进一步对ANA进行定量。而且应用两种不同方法学原理的实验互相佐证,还可以战少实验误差,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汪光蓉蔡艳娟王强凡瞿明毛明杜琴张国元
关键词:抗核抗体化学发光法间接免疫荧光法
黄芪总黄酮对人体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辐射防护作用的差异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totalflavonoidsofastragalus,TFA)对60Coγ射线辐射损伤的人体正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mesenchymalstemcells,hMSCs)和肝癌细胞HepG-2辐射防护作用的差异性。方法MTT法检测TFA处理组与单纯照射组hMSCs和HepG-2的细胞活性;HepG-2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技术分析凋亡相关蛋白Fas,Bcl-2,Bax的表达。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当给予6Gyγ射线一次性照射后,TFA预处理组hMSCs细胞活性分别比单纯照射组提高了1.15~1.95倍;经相同浓度TFA预处理的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活性仅为单纯照射组的53%~23%;TFA的给药浓度与细胞存活率(survivalrate)之间显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TFA+照射组能够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作用强于单纯TFA给药组和单纯照射组。流式细胞分析表明,经6Gyγ射线-次性照射6、24和48h后,TFA预处理组hMSCs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3%,11.2%和2.9%,单纯照射组hMSCs的细胞凋亡率相应为29.3%,24.9%和13.6%;TFA预处理组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6%,17.3%和20.1%,单纯照射组HepG-2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9%、9.3%和15.8%。Westernblot分析显示,在肝癌细胞HepG-2中,TFA预处理照射组促凋亡蛋白Fas和Bax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单纯照射组和对照组(t=-11.17~-2.8,-12.35~-3.4,P〈0.05);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量,TFA预处理照射组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和对照组(t〈6.36~17.61,P〈0.05)。结论TFA对人正常骨髓间充质细胞具有明显的放射防护作用,对肝癌细胞不仅没有放射防护作用反而具有凋亡促进作用;TFA对肝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主要通过上调促凋亡蛋白Fas和Bax的表达与下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从而大大增�
胥正敏鄢佳程李贤富谭榜宪唐中毛明程吉兵王含彦唐华英陈建业
关键词:辐射防护黄芪总黄酮肝癌细胞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检测儿童EB病毒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EB病毒抗体在儿童临床EB病毒(EBV)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28例符合EB病毒感染诊断标准的患儿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样本中VCA-IgM、EA-IgG、EB-NA-IgG、VCA-IgG含量。结果血浆VCA-IgM、EA-IgG、EBNA-IgG、VCA-IgG的检出率分别为84.65%、20.61%、25.88%、7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抗体以不同组合方式出现VCA-IgM阳性分类中,以VCA-IgM+VCA-IgG组合模式最为多见,VCA-IgM阴性分类中,则以VCA-IgG+EBNA-IgG组合模式最为多见;不同年龄段儿童VCA-IgM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感染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0~3岁。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EB病毒抗体对儿童EB病毒感染的明确具有早期、全面、快速等优点,适合临床检测。
汪光蓉王强凡瞿明何兰杜琴蔡艳娟毛明张国元
关键词:化学发光技术EB病毒儿童
四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法(CLI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免疫印迹法(IB)检测抗dsDNA抗体的差异,为临床寻找合适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1年5月住院病人血标本共86例,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2例、类风湿关节炎(RA)18例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26例;另设健康对照34例。同时用以上四种方法检测样本中的抗dsDNA抗体,比较每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比较四种方法的诊断性能。结果四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在SLE患者组,ELISA敏感度最高(83.33%),其次CLIA(80.95%),IIFA(73.81%),IB敏感度最低(30.95%);前三种方法对检测抗dsDNA抗体的敏感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IB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特异度方面,IB特异度最高(100.00%),其次为ILFA(97.44%),CLIA(91.03%),ELISA的特异度最低(88.46%),其中,CLIA与ELISA和IB,ELISA与IIF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5,0.925,0.997和0.667,其中,CLIA,ELISA,IIFA与IB,CLIA与IIF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ELISA和IIFA联合检测抗dsDNA抗体,能互相补充,提高对抗dsDNA抗体的检出率,有助于SLE的诊断及病情监测。
汪光蓉王媛鑫王强凡瞿明毛明罗光成杜琴蔡艳娟张国元
关键词:抗DSDNA抗体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
输血及术前梅毒血清学检查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多指标检测、梅毒诊断及筛查的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总抗体(TPAb),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ELISA法梅毒IgM型抗体(TPIgM),观察分析其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梅毒血清学三指标中TPAb检出率最高(87.3%),高滴度TPAb及TPAb加上另外一项或两项多指标阳性,在显性及潜伏梅毒中表达比例较高(83.6%),单一TPAb或TPIgM低滴度反应与TRUST单项阳性病例,难以支持临床对梅毒的疾病诊断。结论:多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临床筛查及诊断梅毒。
邓安彦程吉兵杜娟毛明蔡艳娟凡瞿明
关键词:梅毒TRUSTIGM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CEA、CA15-3、CA19-9、β-HCG、TPA5种肿瘤标志物对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恶性组、结核组和良性组患者胸腔积液中CEA、CA15-3、CA19-9、β-HCG、TPA的含量;并与CT和脱落细学检查进行比较,分析肿瘤标志物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恶性组胸腔积液中CEA、CA19-9、CA15-3、β-HCG含量明显高于结核组、良性组(P<0.01),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2.83%、47.17%、41.51%、43.40%;TPA在恶性组和结核组含量显著升高,明显高于良性组(P<0.01),TPA与任一项肿瘤标志物同时阳性诊断恶性胸腔积液敏感性为84.9%,特异性为87.69%,与CT和脱落细胞联合检测相当。结论胸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是CT和脱落细胞检查的有益补充,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凡瞿明罗光成卢小岚蔡艳娟程吉兵汪光蓉王强毛明张国元
关键词:胸腔积液细胞诊断学
梅毒感染人群血清学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对梅毒感染人群血清学检测项目之间及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为临床评价梅毒感染提供更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用化学发光法(CM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对梅毒特异性抗体(Anti-TP)和特异性IgM抗体(TP-IgM)进行半定量检测,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对梅毒非特异性反应素滴度进行检测,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Anti-TP、TP-IgM和TRUST滴度之间以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10例Anti-TP阳性病例中,TP-IgM阳性占26.82%,TRUST阳性占54.14%;TP-IgM阳性病例中,88.18%TRUST阳性,Anti-TP index≥10.01同时TP-IgM阳性的病例中,95.87%的病例TRUST阳性;相关性分析发现TP-IgM和TRUST滴度与Anti-TP之间及TRUST滴度与TP-IgM之间明显相关,而Anti-TP、TP-IgM和TRUST滴度与感染者年龄无关。结论 Anti-TP、TP-IgM和TRUST滴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临床在评价梅毒感染情况时应充分对比分析3项结果之间的关系。
王强凡瞿明汪光蓉何兰程吉兵杜娟毛明张国元
关键词:梅毒特异性抗体特异性IGM抗体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抗C1q自身抗体在肾损评判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中抗C1q自身抗体水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LN)组与非系统性红斑狼疮性(SLE)肾炎组之间的关系;解析抗C1q自身抗体对LN的诊疗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来自该院就诊的LN患者82例,无合并狼疮指针的肾炎患者38例,门诊正常体检者35例。试验方法:抗C1q自身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24h尿蛋白、血清肌酐(Cr)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定量检测。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抗C1q自身抗体、24h尿蛋白和Cr含量等指标的均值差异,χ2分析组间阳性率或异常百分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在肾炎2组中均有较高的阳性率;肾炎2组间,仅抗C1q抗体单指标LN组阳性率高于非SLE肾炎组(P<0.01),而24h尿蛋白水平与Cr水平在肾炎2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结论抗C1q自身抗体与SLE合并肾损密切相关,抗C1q抗体水平可为临床判断SLE患者有无肾损及病程估算提供良好依据。
凡瞿明王强张国元汪光蓉赵明才程吉兵蔡艳娟毛明杜娟
关键词:补体自身抗体狼疮肾炎C1Q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