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冬桂

作品数:20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1篇教育
  • 7篇教师
  • 6篇班级
  • 5篇课程
  • 4篇教育管理
  • 4篇活动课
  • 3篇学校教育
  • 3篇学校特色建设
  • 3篇实践活动课
  • 3篇综合实践活动
  • 3篇综合实践活动...
  • 3篇活动课程
  • 3篇基础教育
  • 3篇班级教育
  • 3篇班主
  • 3篇班主任
  • 2篇学科
  • 2篇学校管理
  • 2篇学校教育质量
  • 2篇实践活动课程

机构

  • 19篇广州大学

作者

  • 19篇林冬桂
  • 1篇雷晓云
  • 1篇李海燕

传媒

  • 7篇教育导刊(上...
  • 3篇教育科学研究
  • 1篇班主任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台湾研究
  • 1篇中小学班主任
  • 1篇课程教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5
2005年
教师的课程理论素养较差,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要求不相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缺乏相关的制度保障和社会支持,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完善学校相关教研、培训及管理等制度,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和保障系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创造更好的条件。
林冬桂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培训社会支持系统
学科活动课的特点及教学被引量:1
2004年
学科活动课是具有活动课程特点的新课型,弥补了传统的学科教学的不足,把握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根据活动课与一般课型相区别的特点,在具体操作应注意确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科学选择活动的内容;优化活动的操作程序:正确运用活动的策略,才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的整体目标。
林冬桂
关键词:学科活动课型活动课程学科教学体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被引量:4
2005年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要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和特点,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优化活动设计,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营造民主、安全的活动氛围,建立形式多样、项目多元的评价体系,建立便于学生充分展示才能和自主交流活动的平台,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型人格。
林冬桂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资源基础教育优质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范和常态实施问题辨析
2012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范和常态实施是其课程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实践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仍存在很多问题,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范和常态实施,必须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乏课程标准和实施要求、缺乏课程领导和课程开发的技术力量、没有与课程实施要求相适应的指导教师队伍以及缺乏相关的课程实施保障制度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课程实施保障制度,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同时,应该发挥课程评价的导向和调控作用。
林冬桂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论班级教育管理观念的更新被引量:14
2001年
更新班级教育管理观念是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进行班级教育管理必须树立素质发展观、学生主体观、管理育人观、系统整体观和开拓创新观。
林冬桂
关键词:班级教育管理学生主体观
教育评价与学校特色建设被引量:2
2008年
教育评价在学校创建特色的实践过程中具有导向生成特色、诊断修正特色和发展完善特色的功能。发挥教育评价的功能,促进学校特色建设的基本策略是:更新教育评价观,树立评价是为了发展的理念;强调多元和多维的评价,建立有学校特色的教育评价指标;加强对创建特色实践过程的评价,有效调控学校创建特色的活动;强调评价主体的主动参与,发挥评价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营造民主和谐的评价氛围。
林冬桂
关键词:教育评价学校特色建设
学校创建特色的系统三维运作被引量:5
2007年
学校创建特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教育管理者在系统科学、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学校管理学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按照系统结构的方法,从理论维、决策维和操作维展开的创建和发展学校特色的系统三维运作过程。其中理论维是学习相关理论,掌握科学原理,确立特色理念;决策维是进行系统分析,把握结构功能,科学决策方案;操作维是落实发展方案,实施动态调控,优化实践效果。
林冬桂
关键词:学校管理
论班级教育管理的科学运作过程被引量:8
1997年
班级是学生学习适应社会生活,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也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的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年级——班级三个层级管理体系的确立,强化了年级组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组织和管理作用。班级是年级组的有机组成部分,班级的教育管理运作状态直接影响整个年级组的教育效能。然而,为数不少的班级教育管理者仍然是凭借经验在进行。因此,探索班级教育管理的科学运作过程,对发挥班级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林冬桂
关键词:班级教育管理教育管理者育人观学校环境个体社会化
优化班主任工作环境的学校管理策略被引量:2
2010年
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是当前中小学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难题,这一现象凸显学校在班主任工作管理中存在制度保障缺失、激励机制缺失和支持系统缺失等问题,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优化班主任的工作环境。学校应建立激励机制,完善相关制度,为班主任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建立班主任工作的支持系统,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优化班主任工作的外部条件。
林冬桂
关键词:教师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
论班级综合发展力及其提升策略被引量:1
2009年
班级综合发展力是班级师生在一定时期内,经过共同的努力,对班级各种人才、资源、能力进行协调和整合而形成的班级独特的、持续的发展优势和自主发展能力。班级综合发展力具有促进班级学生及班级集体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升班级综合发展力应该重视培育积极的班级文化,形成班级的驱动力和同化力;优化班级组织建设,完善班级的制度,提升班级的管理力和执行力;挖掘班级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升班级学习力和创新力;建设班级特色,打造班级形象,发展班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重视班级发展能量的积聚和整合,促进班级综合发展力的持续发展。
林冬桂
关键词:班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