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翠燕
- 作品数:21 被引量:102H指数:8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08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鸢尾苷元胃内漂浮型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的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研究鸢尾苷元胃内漂浮型缓释片的制备工艺及释放机制。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_(K15M))、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十八醇、碳酸氢钠为辅料,湿法制粒压片,以体外漂浮性能和体外释放性能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处方进行筛选与优化。优化的处方为鸢尾苷元33.3%、HPMCK15 M16.7%、PVPP 20.0%、十八醇13.3%、碳酸氢钠5%、预胶化淀粉10.7%。制得的片剂在人工胃液中10 s内起漂,体外持续漂浮时间>12 h;10 h累积释放度在70%以上。Ritger-Peppas方程拟合分析表明,该缓释片有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双重作用。鸢尾苷元胃内漂浮型缓释片外观与可压性良好,且具有良好的漂浮性能和释药特征。
- 王金凤王芳赵楠杨翠燕王国玉魏颖张文雅
- 关键词:鸢尾苷元胃漂浮片体外释放度
- 急性心肌梗死伴低钠血症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7月129例AM I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入院后即刻血清钠离子浓度水平分为两组:低钠血症组(Na+(135 mmol/L)和血钠正常组(Na+≥135 mmol/L)。比较两组病人血清钠离子浓度与年龄、病史、梗死面积及并发症的关系。结果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31.8%(41/129),<60岁的占58.5%(24/41)。无心绞痛病史者占63.4%(26/41),与血钠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肌梗死面积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且,有53.7%(22/41)病人在血清心肌酶尚未升高时即出现了低钠血症。结论低钠血症是AM I的常见合并症,主要由于机体的应激反应所致,过度的应激反应可能是AM I预后不良的原因之一,因此低钠血症的病人更应尽早抗应激治疗。
- 王金凤王芳杨翠燕张艳萍王国玉
- 关键词:心肌梗死低钠血症应激反应
- 兔体内鸢尾苷元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和降脂疗效的相关性
- 2017年
- 目的探讨鸢尾苷元(tectorigenin)在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兔体内的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和降脂疗效的相关性。方法48只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鸢尾苷元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鸢尾苷元50、25、12.5 mg·kg^(-1)·d^(-1),阳性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5 mg·kg^(-1)·d^(-1)。给药第8周采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鸢尾苷元血药浓度。连续给药12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分离胸腹主动脉段,大体观察血管内膜斑块形成情况;剪取主动脉弓下缘血管段行病理检查。结果鸢尾苷元的平均稳态血药浓度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969 1),但并非等比例增加。鸢尾苷元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AS模型兔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抑制血管内膜增生,但作用强度不如阿托伐他汀组。结论鸢尾苷元在AS模型兔体内的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相关,具有明显降脂和抗AS作用。
- 王金凤王国玉杨翠燕王芳房毅刘博婧
- 关键词:鸢尾苷元稳态血药浓度血脂
- HPLC法快速测定葛花提取物中4种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葛花中大豆苷、鸢尾苷、大豆苷元和鸢尾苷元4种异黄酮含量的快速分析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乙腈-水(2∶1∶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4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结果:4种异黄酮的保留时间分别3.4,3.8,5.7,7.2 min,一次分析可在10 min内完成。其线性范围分别为0.784~78.440μg·ml-1(大豆苷)、2.000~200.000μg·ml-1(鸢尾苷)、0.800~80.020μg·ml-1(大豆苷元和鸢尾苷元);r分别为0.999 9,0.999 8,0.999 7,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4%(RSD=1.66%,n=6)、100.03%(RSD=1.00%,n=6)、99.48%(RSD=1.76%,n=6)和100.92%(RSD=2.26%,n=6)。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以为葛花异黄酮的研发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测方法。
- 王金凤魏颖王芳杨翠燕王国玉张艳萍刘丹赵楠王艳萍
- 关键词:葛花大豆苷鸢尾苷大豆苷元鸢尾苷元
- 鸢尾苷元对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MCP-1和ICAM-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观察鸢尾苷元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致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VEC)的保护作用及对MCP-1和ICAM-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大鼠VEC,加入ox-LDL建立VEC氧化损伤模型,加入不同剂量的鸢尾苷元,通过MTT比色法观察细胞活力,并采用RT-PCR方法检测VECMCP-1和ICAM-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鸢尾苷元对ox-LDL所致的VEC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显著抑制ox-LDL诱导VECMCP-1和ICAM-1mRNA的过度表达。结论:鸢尾苷元抗VEC氧化损伤和抑制MCP-1,ICAM-1的过度表达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作用机制。
- 王金凤张艳萍杨翠燕侯明晓王芳王国玉王淑红
- 关键词:鸢尾苷元血管内皮细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激反应对血电解质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应激反应对血电解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164例AMI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观察血钾、血钠、血镁、血钙、血氯的变化,与同期收治的1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低钾、低钠、低镁、低钙血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UA组(P<0.05),而低氯血症两组比较无差异。其中低钾、低钠、低镁血症的病人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衰的几率明显增加。结论 AMI早期应激反应可引起多种电解质紊乱,故纠正电解质紊乱的同时应积极给予抗应激治疗,降低病死率。
- 杨翠燕王金凤王芳王国玉张艳萍魏颖
- 关键词:心肌梗死应激反应低镁血症低钙血症低氯血症
- 降钙素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不全与肺部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不全与合并肺部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荧光酶联免疫技术测定70例AMI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者(感染组)及72例非感染者(对照组)的PCT,同时测定患者血常规、B型钠尿肽前体、C反应蛋白(CRP)、心脏彩超及肺部CT或胸部X线平片;应用ROC曲线评价检测指标诊断效能。结果白细胞数(WBC)、CRP、PCT感染组与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91.4%vs 77.8%)、(65.7%vs 38.9%)、(88.6%vs 8.3%)。PCT的敏感性为82.9%,特异性94.4%,诊断价值最大。结论 AMI出现咳嗽、气喘及肺部罗音时,PCT可作为早期快速鉴别心功能不全与肺部感染的实验室指标,指导抗生素合理使用。
- 王金凤魏颖王国玉赵庆兰张艳萍杨翠燕王芳张文雅
- 关键词:降钙素原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
- 导丝标记下行腋静脉穿刺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随着心脏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销骨下静脉穿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但锁骨下静脉穿刺可导致气胸、误穿动脉以及穿刺失败等问题常常困扰着医生.腋静脉穿刺可避免上述问题,但腋静脉穿刺缺乏公认的方法,穿刺起来似较锁骨下静脉难.我们利用导丝标记法,明确腋静脉走行的确切位置,使腋静脉穿刺简便易行,报告如下.
- 王金凤张艳萍王芳杨翠燕王国玉
- 关键词:导丝静脉穿刺术腋静脉穿刺静脉穿刺技术穿刺失败穿动脉
- 鸢尾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脂质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鸢尾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高脂模型组、鸢尾苷大、小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阳性对照组。均以高脂饲料喂养2周后开始灌胃给药,12周后测定血脂水平,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鸢尾苷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尤其是对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明显,而且上调肝脏LDL-R及其mRNA的表达。结论鸢尾苷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可能与其显著增强高脂血症大鼠肝脏LDL-R的表达有关。
- 王金凤杨翠燕张艳萍侯明晓王芳王国玉王淑红
- 关键词:鸢尾苷高脂血症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防治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疗中和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79例3种常见先心病施行了介入封堵治疗,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82例(PDO组);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56例(ASO组);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51例(VSO组)。对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发生的10例严重并发症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严重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9%(10/179),其中PDO为2.44%(2/82);ASO组为10.71%(6/56);VSO组为3.92%(2/51)。紧急手术率为1.12%(2/179)。结论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微创而有效治疗措施,但其并发症不容忽视,尤以ASD封堵术发生率最高。
- 王金凤杨翠燕薛国宏刘和平刘德铭
- 关键词:并发症介入治疗封堵术先天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