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英
- 作品数:13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艺术设计系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今年春色早 应为剪刀催——试论唐代剪纸诗被引量:1
- 2010年
- 剪纸诗是唐代百花争艳的诗苑中的奇葩,是唐代诗歌艺术与剪纸艺术的合璧。本文依据《全唐诗》,采用"以诗为媒、以诗证史"的方法,从民俗风尚、艺术成就、审美视角等多个维度,对唐代剪纸诗进行整体观照,肯定其历史意义和独特价值。
- 杨海英
- 关键词:唐代艺术价值
- 明代民间文艺诙谐美学风格探析——以民歌《挂枝儿》为例
- 2020年
- 诙谐是通过滑稽、幽默、机智、俏皮等方法表现出来的一种喜剧风格。《挂枝儿》就是这样一部体现了晚明民歌诙谐特点的优秀之作,它是万历年间兴起于民间的时调小曲,现存小曲近400首,为晚明通俗文学专家冯梦龙整理编著。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指出,民间诙谐文化是民间创作中研究得最差的一个方面。本文借鉴巴赫金有关民间诙谐文化理论,对明代民歌《挂枝儿》进行解读,了解明代市井民众对待世界的诙谐态度,分析其诙谐艺术手法及其美学风格的重要意义。
- 杨海英
- 关键词:《挂枝儿》喜剧风格民间文艺明代民歌民间诙谐文化
- 《管锥篇》对“意”、“象”的创见及其意义——以“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为例
- 2008年
- 意与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重要范畴之一,在中国绘画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太平广记》中特拈出"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两条"艺事要言",发人之所未发,于谈艺赏文之道大有裨益。本文分析了"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的内涵,说明了"想象"和"视觉"两个因素在"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审美鉴赏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论述了"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的美学意义。
- 杨海英毛咏雪
- 关键词:管锥编
- “惚恍之美”的艺术内涵及其意义
- 2014年
- 本文以钱钟书先生《管锥编》和《谈艺录》中有关"惚恍之美"的论点为线索,论述了其深刻内涵,分析了其审美特点,并指出其重要意义。
- 杨海英
- 关键词:模糊美学
-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改进艺术设计专业实训教学的一些思考被引量:2
- 2012年
- 实训是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怎样把实训教学环节融会到艺术设计专业日常教学工作中去,确保实训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是当前艺术设计专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艺术设计专业改进实训教学提出了几点设想,以期对今后教学有所裨益。
- 杨海英
-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实训
- 构建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思考被引量:2
- 2023年
- 本文梳理了工匠精神的历史脉络、意蕴内涵,分析了当前职业院校培植、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现实作用,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培育弘扬工匠精神的具体措施。
- 杨海英
- 关键词:职业教育
- 浅谈高职院校开设剪纸艺术课的意义与作用被引量:1
- 2006年
- 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引进剪纸艺术课程,优化设计专业结构。其理由有三:一、高职院校设计专业开设剪纸艺术富有重要意义;二、开设剪纸艺术课对高职院校设计教学起到积极作用;三高职院校设计专业开设剪纸艺术课的必要性。
- 杨海英
- 关键词:高职教育剪纸艺术设计教学课程开设
- 浅论“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读《管锥篇·太平广记》札记
- 2008年
-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太平广记》中特拈出"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两条"艺事要言",发人之所未发,于谈艺赏文之道大有裨益。本文分析了"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的内涵,说明了"想像"和"视觉"两个因素在"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审美鉴赏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论述了"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的美学意义。
- 杨海英
- 关键词:管锥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