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雷
-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安徽省“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研究不同温度、pH值以及碳源、氨源对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和分生孢子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3℃以,供试菌株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5℃;在pH值为3-10时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5-8;葡萄糖作为碳源时,该病菌在培养基平板上生长最快,分生孢子的产生量最大;氨源以硝酸钠为最佳,其次为脲。硫酸铵作为氨源时菌丝生长速率低于无氨源对照,菌落不形成微菌核,产孢量小,这说明硫酸铵为氨源时不利于病菌菌丝生长及微菌核和分生孢子的形成。
- 纪文飞高智谋曹君邹艳杜雷陈伟
-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产孢量
- 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营养生理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研究了6种碳源和6种氮源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碳源和氮源对该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均有显著影响。病菌在以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乳糖次之;菌丝干重以果糖培养基上最大,乳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淀粉次之,无碳对照最低;产孢量以在麦芽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最高,乳糖次之,无碳对照最低。病菌在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菌丝干重最大,硝酸铵次之,脲最慢;产孢量以在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最高,硝酸铵、硫酸铵上次之,脲最低。脲和氯化铵对病菌生长和孢子形成均有抑制作用。
- 张乐王革高智谋杜雷许峰
- 关键词:烟草赤星病菌碳源氮源菌丝生长孢子形成
- 烟草赤星病菌致病力分化及生物防治研究
- 由链格孢引致的烟草赤星病是烟叶成熟采收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烟叶产量和品质。本文在对安徽不同烟区的烟草赤星病菌菌株致病力测定的基础上,对烟草赤星病菌的致病力分化、不同类型致病力菌株的生物学特性、5种胞外酶活性及其与致...
- 杜雷
- 关键词:烟草病害病菌感染赤星病菌生物防治
- 文献传递
- 烟草赤星病菌苗期人工接种方法的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以红大和K326为供试烟草品种,以烟草赤星病菌强致病力菌株GY-31为供试菌株,采用菌丝块接种、孢子喷雾接种、孢子液棉球接种、孢子悬滴接种和菌丝悬滴接种等5种方法接种烟草7叶期幼苗,结果表明,孢子液棉球接种和菌丝块接种在2个烟草品种上都能引致发病,而且重复性好,适用于烟草赤星病苗期接种;孢子喷雾接种和孢子悬滴接种成功率低,菌丝悬滴接种在红大上引致叶片枯萎,在K326上未引起发病,重复性差,均不适合于烟草赤星病苗期接种。进一步研究孢子悬浮液浓度和湿度对孢子液棉球接种法接种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供试孢子悬浮液浓度范围内,接种所致病叶率随着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增大而提高;悬浮液浓度低于104个.mL-1,接种所致病叶率低于35%;悬浮液浓度为105~107个.mL-1,接种所致病叶率为70%~92%;接种后保湿能显著提高接种所致病叶率。
- 沈奕高智谋杜雷王革
- 关键词:烟草赤星病接种方法苗期
- 安徽烟草赤星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分化研究被引量:18
- 2009年
- 研究了安徽地区烟草赤星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分化,结果表明,该菌在10~35℃条件下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温度低于7℃或高于40℃菌丝不能生长;分生孢子致死温度是53℃5min和50℃10min,幼菌丝致死温度是52℃5min和49℃10min。病菌在pH4.0~11.0的范围内均能生长,呈现双峰曲线,即在pH6.0~pH8.0生长较快,尤以pH6.0和pH8.0的条件下菌丝生长更快;分生孢子在pH4.0~11.0之间均可以萌发;在pH6.0时,产孢量最高。在光照和黑暗交替的条件下,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和孢子产生。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之间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根据接种K326烟草后所致病情指数的大小可供试菌株致病力划分为致病力强、中等、弱和不致病4种类型,说明安徽烟草赤星病菌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在不同烟区间和同一烟区内均存在不同致病力类型的菌株,致病力类型的分布与菌株地区来源有一定的相关。
- 杜雷张乐高智谋王革张家侠
- 关键词:烟草赤星病菌生物学特性致病力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