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巨豹

作品数:62 被引量:353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2篇康复
  • 20篇卒中
  • 15篇脑卒中
  • 10篇卒中后
  • 8篇关节
  • 7篇事件相关电位
  • 7篇相关电位
  • 6篇电刺激
  • 6篇偏瘫
  • 6篇疗效
  • 6篇急性
  • 6篇急性期
  • 5篇最小意识状态
  • 5篇膝关节
  • 5篇脑卒中后
  • 5篇经颅磁刺激
  • 4篇卒中患者
  • 4篇康复治疗
  • 4篇脊髓
  • 4篇脊髓损伤

机构

  • 60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同煤集团总医...
  • 2篇北京矿务局总...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华北电网有限...
  • 1篇绵阳市第三人...
  • 1篇淄博市中医院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市宣武区...
  • 1篇珠海澳大科技...

作者

  • 62篇杜巨豹
  • 38篇宋为群
  • 17篇张艳明
  • 14篇李冉
  • 13篇霍速
  • 8篇孙丽
  • 8篇张晔
  • 7篇王茂斌
  • 6篇胡洁
  • 6篇朱琳
  • 6篇刘霖
  • 5篇屈亚萍
  • 5篇潘钰
  • 5篇程亦男
  • 4篇吴东宇
  • 4篇袁英
  • 4篇赵文汝
  • 4篇郝建会
  • 3篇杨远滨
  • 3篇齐晓涟

传媒

  • 24篇中国康复医学...
  • 5篇中国康复理论...
  • 3篇中华物理医学...
  • 3篇中国脑血管病...
  • 2篇中国康复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人才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福建中医药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黑龙江科学
  • 1篇第二届药物性...

年份

  • 7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视觉反馈的姿势控制训练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视觉反馈的姿势控制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视觉反馈的动态平衡训练及核心肌群控制训练,共治疗8周。两组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均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up and go”test,TUGT)及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定,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康复训练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BS[(49.00±1.97)vs.(44.77±1.78)]、TUGT[(10.17±2.31)vs.(13.67±2.26)]、MBI[(64.83±6.09)vs.(54.33±7.51)]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BBS(49.00±1.97)、TUGT(10.17±2.31)、MBI(64.83±6.09)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康复训练效果满意度为93.33%,与对照组(70.00%)比较有显著性优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能够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此基础上,增加视觉反馈的姿势控制训练效果更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张艳明喇高燕宋为群舒伟杜巨豹孙丽马佳妮徐冬雪
关键词:视觉反馈帕金森病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和步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功能性踝足支具)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脑卒中患者(发病1-6个月),患肢负重达到70%以上,踝背屈不能。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合并功能性电刺激(功能性踝...
杜巨豹宋为群张延明
关键词:脑卒中功能性电刺激步态
文献传递
一种负重量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负重量检测系统,包括:足部穿戴设备、助行器和控制器;足部穿戴设备上设置有压力感应器件,压力感应器件用于检测足部施加的压力,并生成压力检测信号;控制器,与所述足部穿戴设备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压力检测信...
李冉杜巨豹左国玉于涌川
文献传递
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研究被引量:28
2018年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每天进行2次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每天进行1次常规康复训练及1次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周治疗5d,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用Fugl-Meyer(上肢部分,FMA-UE)、改良日常生活能力(MBI)、肩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评价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UE、肩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和MBI评估均有明显提高(P<0.05),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组的FMA-UE和肩关节前屈、水平内收、水平外展主动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更加明显(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胡洁朱琳刘霖张艳明杜巨豹刘秀贞王伟宋为群
关键词:偏瘫上肢康复机器人脑卒中
骶神经根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作用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观察骶神经根磁刺激治疗对脊髓损伤所致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骶神经根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患者,共治疗10天,应用排尿日记、生存质量评分和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24h平均排尿次数减少,平均单次排尿量明显增加,平均尿失禁次数相应减少,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达71.4%;尿流动力学结果提示,刺激后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显著增加,充盈末逼尿肌压力明显降低,最大尿流率明显增加。结论:骶神经根磁刺激通过抑制逼尿肌反射,增加膀胱测压容积,增加尿流率,从而改善尿频症状,减少尿失禁,提高生存质量。
潘钰陈晓松宋为群王茂斌杜巨豹王昇晗韩景璐陈艳梅罗跃嘉
关键词:脊髓损伤逼尿肌反射亢进
减重步行结合靶向性膝踝控制训练在亚急性期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开展减重步行训练(partial body weight support treadmill training,PBWSTT)存在的膝、踝关节控制不良,采用靶向性训练,观察其对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ADL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程在3个月内、偏瘫肢体Brunnstrom分期≥Ⅱ期的稳定性卒中患者28例作为试验组,均接受靶向性训练和PBWSTT训练。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康复治疗后,治疗前后均有明显的差异。试验组FAC由治疗前0.37±0.14提高到治疗后3.9±1.2、FMA由治疗前21.8±6.3提高到治疗后42.5±7.6、FIM由治疗前33.8±3.3提高到治疗后86.8±9.6;对照组FAC由治疗前0.38±0.28提高到治疗后2.6±1.1、FMA由治疗前19.1±5.6提高到治疗后32.6±5.2、FIM由治疗前32.3±4.8提高到治疗后73.8±7.8。试验组FAC、FMA积分及FIM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独立步行能力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减重步行结合靶向性膝踝控制训练有利于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ADL。
杜巨豹宋为群王茂斌张艳明潘钰屈亚萍袁英程亦男朱琳刘霖
关键词:减重步行训练卒中偏瘫
共享决策干预对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3年
目的:分析共享决策干预对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64)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n=64)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接受共享决策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出院前1日、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出院后12个月比较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颈椎轴性症状评分、日本骨科学会颈椎评分及术后改善率的差异、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共享决策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颈椎轴性症状评分及日本骨科学会颈椎评分项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颈椎评分改善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共享决策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的程度,减轻患者轴性症状,改善患者远期预后,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钱瑜刘欢赵中晶赵磊杜巨豹陈赞
关键词:颈椎病预后
减重步行训练在卒中后偏瘫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探讨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开展减重步行训练(Partial body we ight supporttreadm ill train ing,PBW STT)对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程在3个月内、偏瘫肢体B runstrom分级≥Ⅱ级的稳定性卒中患者128例,随机分为PBW STT组(67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促进技术进行康复训练;PBW STT组在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PBW STT训练。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表、简式Fugl-M 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及独立功能评定量表(FIM),评定两组患者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对照组治疗前FAC、FMA和FIM评分分别为0.42±0.23、17.1±5.2和35.3±3.8,治疗后为2.5±1.3、23.6±7.3和67.9±9.2,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BW STT组治疗前为0.36±0.13、16.7±6.2和35.1±3.4,治疗后为3.8±1.4、39.3±7.6和90.1±10.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FAC、FMA评分比较差异亦有极显著性(P<0.01),FIM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能够独立步行者分别占42.6%、55.7%(P<0.05);PBW STT组为32.8%、83.5%(P<0.01)。治疗后对照组与PBW STT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在传统的康复治疗基础上应用减重步行训练,能更大程度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杜巨豹宋为群王茂斌
关键词:卒中偏瘫减重步行训练
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运动功能的效果被引量:23
2022年
目的研究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的疼痛、关节僵硬、关节活动度、肌力等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接受TKA的180例患者的随访数据,收集年龄、性别、手术时间、门诊随访时间及术前、术后、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KS)和西部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并重点关注肌力、关节活动范围、屈曲畸形、疼痛、僵硬、功能活动困难程度等子项目。结果共42例患者完成了术后3个月的随访,22例患者完成术后6个月的随访。HSS-KS、WOMAC评分在术前与术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内HSS-KS评分逐步提高(P<0.05),WOMAC评分逐步降低(P<0.05)。其中,HSS-KS评分中的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伸膝肌力评分在术后减少(P<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个3月逐步恢复(P<0.05);屈曲畸形评分在术后提高(P<0.05),术后1个月下降(P<0.05),术后3个月有提高趋势(P>0.05)。WOMAC评分中的疼痛评分在术后3个月内持续下降(P<0.05);僵硬评分在术后无改善(P>0.05),术后1个月明显下降(P<0.05),术后3个月无明显改善(P>0.05);功能活动困难程度在术后增加(P<0.05),之后持续降低(P<0.05)。以上指标在术后6个月较术后3个月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KA后3个月内的功能整体呈改善趋势,术后6个月时,功能仍维持在术后3个月水平。其中屈曲畸形评分在术后1个月有下降趋势,经及时加强康复指导后可再次改善,在术后康复中须给予特别关注。
李冉杜巨豹杜巨豹曹光磊李征李子怡钱龙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疼痛屈曲畸形
一种可调节踝关节角度的矫正带
一种可调节踝关节角度的矫正带,包括固定绑带和调节部件,所述固定绑带为非弹性绷带,包括小腿固定绑带和足部固定绑带;所述调节部件包括可调节卡扣和可调节旋钮,可调节卡扣用来调节踝背屈,可调节旋钮内部通过咬合结构与小腿固定绑带连...
张艳明宋为群马佳妮杜巨豹孙丽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