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霞
-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重大公益性科研项目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一清颗粒模拟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
- 2010年
-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对一清颗粒模拟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快速测定。方法:以2005年版药典所规定的HPLC方法所测定的样品中黄芩苷含量作为基准值,采用近红外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样品模型。结果:黄芩苷的PLS定量校正模型,相关系数R为0.9983,校正均方差(RMSEC)为0.0356,交叉验证集预测RESEP为0.0855。结论:对黄芩苷含量预测结果较好,且该方法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复杂繁琐的前处理,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为中药生产过程的在线、无损定量分析提供参考。
- 李艳英白雁龚海燕樊克锋李雯霞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法黄芩苷
- 3种不同产地生地黄近红外图谱的判别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3种不同产地的生地黄进行近红外漫反射指纹图谱判别分析,建立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图谱的快速、简便的鉴别方法。方法:用Nicolet6700型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光谱,在OPUS5.5分析软件上用二阶导数+矢量归一化法进行产地聚类。结果:3种不同产地的生地黄距离在0.6以上时被分开,15批验证集的样品中2份判断错误,预测集正确率为86.67%。结论:此方法简便可行,可为地黄产地鉴别方法提供1种新技术。
- 白雁李雯霞谢彩霞陈志红
- 关键词:近红外生地黄
-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不同品种鲜地黄中水分含量
-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不同品种鲜地黄水分含量。方法利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采集样品近红外光谱图,用烘干法测定水分值,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二者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并用验证集进行预测来验证校正模型。结果建立的定...
- 白雁李雯霞王星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法地黄水分
- 文献传递
-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不同品种鲜地黄中的多糖
-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测定不同品种的鲜地黄多糖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集鲜地黄样品粉末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图,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其多糖含量,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二者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并用验证集进行验证。
...
- 白雁李雯霞谢彩霞龚海燕王星
- 关键词:鲜地黄多糖近红外光谱法偏最小二乘法
- 文献传递
-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道地产区生地黄中梓醇的含量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运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道地产区生地黄中梓醇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方法:利用HPLC测定样品中梓醇的含量,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其含量与NIR光谱之间的校正模型,并对未知样品进行预测。结果:校正集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为0.993 83,交互验证均方根偏差RMSEC为0.087 5,预测均方根偏差RMSEP为0.032 0。结论:利用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生地黄中梓醇的含量是可行的,该法具有快速、简便、无损等特点。
- 白雁李雯霞王星龚海燕谢彩霞
- 关键词:生地黄近红外光谱梓醇
- 近红外判别分析法鉴别不同厂家一清颗粒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以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一清颗粒样品作为分析对象,采用近红外漫反射与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聚类模型。方法:对扫描光谱进行多元散射校正(MSC)+一阶导数处理,选择18个主成分数进行计算,建立定性模型。结果:应用判别分析法能够对不同厂家的一清颗粒进行鉴别,并对其进行快速分类,分类结果与实际所属基本一致。结论:该模型可直接对样品进行快速准确的分类,可以应用于不同厂家一清颗粒制剂的分类鉴别。
- 白雁李艳英龚海燕樊克锋李雯霞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法一清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