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伟
- 作品数:24 被引量:16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口服霍乱微球疫苗的制备及其靶向分布被引量:5
- 1999年
- 采用可生物降解的合成高分子聚DL-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包封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Inaba569B株的外膜蛋白后,制备成口服高分子霍乱微球疫苗。微球粒径<5μm,微球中外膜蛋白有效包封率为15.3%。动物口服微球后,微球主要分布在体内肝。
- 张文彬贾文祥贾文祥张再蓉刘聪邓先模张再蓉熊成东刘莉刘莉
- 关键词:外膜蛋白靶向分布
- 免疫球蛋白G在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胶乳微球上的吸附行为
- 1992年
- 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胶乳微球有着极好的表面性能,可按希望模式大量吸附免疫球蛋白G,因而可用作免疫诊断试剂。本文讨论了抗人绒膜促性腺素免疫球蛋白G(Anti-HCG-IgG)在磺酸基胶乳微球上的影响因素,及其吸附机理实验证明,免疫球蛋白在磺酸基胶乳微球上的吸附受缓冲溶液的极性、浓度、pH、离子强度的影响。微球表面的电荷密度对吸附量及吸附模型产生影响。微球对免疫球蛋白的吸附有两种:(1)疏水基团间相互作用;(2)离子间相互作用,但以第一作用为主。本文对研究为制备免疫胶乳诊断试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李雄伟严昌虹吴大蓉
-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G诊断剂胶乳
- 一种高分子微球及其制法和用途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高分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微球基质成分为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共聚物。以聚乙烯醇-聚乙二醇(PVA-PEG)混合溶液为分散介质,通过乳液分散溶剂蒸发法,在机械搅拌作用下制备出该微...
- 李雄伟肖锦王红礼邓先模
- 文献传递
- ^(131)I-MMC-GM抗肿瘤微球肝动脉栓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1991年
- 本文报道了一种能浓集丝裂霉素C和^(131)I的明胶微球(^(131)I-MMC-GM),GM平均直径65μm,体外实验证实其有较好的药物缓释功能。使用GM在6只犬中施行了肝动脉插管栓塞术,术后观察犬分别为4天(1只)、7天(1只)、14天(2只)和28天(2只)。γ-照相可见放射性浓集于肝区,血和甲状腺区始终处于极低水平;病理检查示GM充填在肝的中小动脉内,14天后逐渐由异物巨细胞吞噬清除,血管腔由肉芽组织填塞。提示^(131)I-MMC-GM具有定向化疗,同位素内照射和血管栓塞三重抗肿瘤效应,有希望成为一种治疗肝癌的新方法。
- 陈晓理钟大昌王丹青谭天秩严昌虹李雄伟
- 关键词:微球肝动脉栓塞
-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微球接载蛋白研究被引量:4
- 1998年
- 以可生物降解高分子聚酯-醚嵌段共聚物聚-D,L-乳酸-聚乙二醇(PLA-PEG)为基质材料,采用水/油/水复合乳液溶剂蒸发技术制备载蛋白的微球(MS)。蛋白的加入改变了共聚物微球的结晶性能,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反映出结晶度下降及多重结晶状态。采用溶剂萃取法及紫外吸收对微球中蛋白含量作定量分析,表明蛋白携载量与蛋白性质及蛋白加入量有关。适当加入表面活性剂可改善微球对蛋白的包接性能。
- 李雄伟肖锦熊成东邓先模贾文祥孟丽郑镇西
- 关键词:生物降解高分子微球疫苗
- 载α-干扰素的聚-L-乳酸片层粒子的制备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采用结晶性聚 - L-乳酸 ( PL L A)以非溶剂沉淀技术制得粒径均匀的片层粒子 (简称片粒 ) ,其粒径为 3~5 μm,呈菱形或阶梯状不规则外形。PL L A片粒在无任何表面活性剂、分散剂的条件下制得 ,表面清洁 ,不含有任何杂质 ,十分有利于以吸附方式携载蛋白 ,从而避开有害的有机溶剂环境及机械搅拌 ,有效地保护蛋白分子。以 α-干扰素 ( IFN- α)为模型蛋白 ,发现当 IFN与 PL L A片粒的质量比小于 1%时 ,IFN的吸附效率可超过 95 %。所携载IFN的释放可延续 10 d以上 ,释放的 IFN完好地保留了原有的生物活性。PL L A片粒具有易被巨噬细胞吞噬的特性 ,该特性对于激活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 。
- 李雄伟陈晓理刘佳林曹伟民
- 关键词:Α-干扰素生物活性药物载体
- 结合^(131)I和丝裂霉素C的明胶微球瘤内注射对小鼠实验性肝癌的治疗效果被引量:8
- 1992年
- 本文实验观察了结合^(131)I和丝裂霉素C的明胶微球(^(131)I-MMC-GM)瘤内注射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_(22))的治疗效果。载瘤BALB/C小鼠74只,随机分组后按下式给药(A)^(131)I-MMC-GM,(B)^(131)I,(C)MMC,(D)未治疗。结果A、B、C组和D组对照的肿瘤抑制部分别为58、7%、23、9%和25.4%。A、B、C、D四组的平均生存期为40.5、25.5、24.5和17.1天。A组体内分布的γ计数证实^(131)I主要集中在肿瘤区。病理观察示A组肿瘤大部坏死。实验证明^(131)I-MMC-GM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瘤内注射剂。用^(131)I-MMC-GM瘤内注射可能成为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方法。
- 陈晓理钟大昌李林严昌虹李雄伟
- 关键词:明胶微球丝裂霉素C肝脏肿瘤
- 壳聚糖胰岛素微球在糖尿病大鼠中的降糖作用研究被引量:12
- 2001年
- 我们观察了壳聚糖为载体的胰岛素微球的口服制剂对链脲菌素致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用扫描电镜观察正常大鼠管饲壳聚糖胰岛素微球后 1、2、3、7d微球在大鼠体内的分布。 18只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被随机分成 3组 :壳聚糖胰岛素微球管饲组 (12 0 U/kg,n=6 ) ;诺和灵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组 (2 4U/kg,n=6 ) ,空白对照组 (管饲等容积的蒸馏水 ,n=6 )。另有 5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 (管饲等容积的蒸馏水 ,n=5 )。分别测定 4组大鼠用药前后的血糖值 ,并做组间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1)壳聚糖胰岛素微球能通过大鼠的小肠吸收 ,并靶向分布于小肠、肝、脾等器官。 (2 )壳聚糖胰岛素微球管饲组在管饲微球后第 1天 ,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从 2 4.7± 3.2mm ol/L 下降至 16 .9± 5 .5 mm ol/L,第 2天降至最低 12 .1± 5 .7m mol/L,第 3天开始逐渐回升至用药前水平 ,血糖最大下降幅度为 5 0 .2 %。诺和灵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组注射胰岛素后 ,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从 2 5 .2± 3.8m mol/L下降至 10 .4± 5 .2 mm ol/L,第 2天开始逐渐回升至用药前水平 ,血糖最大下降幅度为 5 8.7%。两组下降幅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而空白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血糖无明显变化 ,但它们分别和前两组比较 ,具有统计学差异
- 黄慧田浩明李雄伟赵桂芝
- 关键词:糖尿病壳聚糖降糖作用
- 功能高分子微球研究无乳化剂乳液聚合法合成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胶乳微球被引量:21
- 1989年
- 在苯乙烯的无乳化剂乳液聚合反应体系中,引入少量(0~5.5×10^(-3)mol·L^(-1))的苯乙烯磺酸钠参加共聚合,使聚合条件及胶乳粒子性能均得到了改善。反应体系中加入电解质及增溶剂,调节体系的离子强度及粒子与溶剂的界面张力,有效地控制了粒径及粒子表面电荷密度。用电导滴定法准确地测量了胶乳粒子表面电荷密度。由该聚合体系制备出0.1~0.7μ的单分散性清洁胶乳粒子。
- 李雄伟严昌虹周成德孙宗华
- 关键词: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
- 一种核-壳结构的蛋白高分子微球及其制法
-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核壳结构的高分子微球。该微球分为以白蛋白为基质的核及以合成可生物降解高分子为基质的壳层两部分,微球的制备包括依次进行的两个步骤。即1、在水/油体系中制备白蛋白微球,粒径<3μm;2、在油/水体系中制备以白...
- 李雄伟肖锦邓先模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