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艳萍

作品数:176 被引量:1,151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领域

  • 13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7篇疫苗
  • 53篇肝炎
  • 48篇免疫
  • 45篇乙型
  • 44篇乙型肝炎
  • 37篇乳腺
  • 30篇乳腺癌
  • 30篇腺癌
  • 26篇乙型肝炎疫苗
  • 22篇免疫原性
  • 21篇接种
  • 20篇病毒
  • 18篇安全性
  • 15篇肝炎病毒
  • 14篇抗体
  • 12篇乙肝
  • 12篇乙型肝炎病毒
  • 10篇预后
  • 9篇手术
  • 9篇母婴传播

机构

  • 57篇广西壮族自治...
  • 27篇广西壮族自治...
  • 26篇中国药品生物...
  • 25篇北京世纪坛医...
  • 14篇中国医科大学...
  • 13篇辽宁省肿瘤医...
  • 10篇中国疾病预防...
  • 10篇中国食品药品...
  • 9篇隆安县疾病预...
  • 7篇北京大学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江苏省疾病预...
  • 6篇柳州市疾病预...
  • 5篇复旦大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山东省疾病预...
  • 4篇北京生物制品...
  • 3篇四川省卫生防...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37篇李艳萍
  • 64篇李荣成
  • 27篇杨进业
  • 21篇龚健
  • 19篇农艺
  • 14篇梁争论
  • 13篇冯宇
  • 12篇李河民
  • 11篇吕淑贞
  • 10篇徐志一
  • 10篇王树声
  • 9篇刘崇柏
  • 9篇方孔雄
  • 9篇张斌
  • 8篇叶强
  • 7篇庄辉
  • 7篇张华远
  • 7篇高宏
  • 6篇吴小音
  • 6篇莫兆军

传媒

  • 1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0篇中国计划免疫
  • 9篇中国生物制品...
  • 8篇中国疫苗和免...
  • 5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山东医药
  • 4篇微生物学免疫...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国局解手术...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疾病监测
  • 2篇实用肿瘤学杂...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国外医学(肿...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家庭医学(上...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8篇2008
  • 10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1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式Pitanguy法治疗先天性乳头内陷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采用改良式Pitanguy法治疗女性重度先天性乳头内陷。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32例59侧重度乳头内陷患者,年龄18-42岁。采用改良式Pitanguy法进行矫正手术。结果 32例59侧乳头,术后乳头挺拔外突,有2例3侧乳头术后切口皮下有轻度血肿而延期愈合,其余病例均一期愈合。乳头外形正常,两侧对称,切口瘢痕不明显,感觉敏感,效果满意。术后随访6-72个月,没有复发病例,术前25例未育者中有6例生育并能够正常哺乳。结论改良式Pitanguy法治疗重度先天性乳头内陷方法可靠,技术成熟,与其他手术相比,并不增加新的创伤,是矫正乳头内陷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吕大鹏段志军李艳萍阿不力孜冯宇热扎克
关键词:乳头内陷手术
MF59-佐剂流感亚单位疫苗在中国老年人中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研究
2008年
目的 比较MF59-佐剂流感亚单位疫苗与传统的非佐剂流感亚单位疫苗在老年人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 采用随机、研究者设盲的对照研究,按照2:1的比例分别给予6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MF-59佐剂流感亚单位疫苗(复立达^TM,简称佐剂流感疫苗)和传统的非佐剂流感亚单位疫苗(爱阁力保,简称传统亚单位疫苗),观察接种日和接种后7天内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使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接种老年人免疫前后的血凝抑制抗体(HI)滴度,计算基线无免疫保护状态受试者的抗体4倍增长阳转率、免疫后HI抗体达到保护水平(≥1:40)的保护率以及抗体GMT值和增长倍数。比较两者在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差异。结果 两组疫苗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相似,但传统亚单位疫苗组(n=200)中注射部位的硬结相对常见(P〈0.05),而佐剂流感疫苗组(n=400)中注射部位轻度疼痛和发热则相对较常见。对于基线无免疫保护状态的受试者,免疫后针对A/H3N2病毒株的抗体阳转率,佐剂流感疫苗组显著高于传统亚单位疫苗组(P〈0.001);除A/H1N1病毒株外,与基线相比,两组疫苗的保护率均有显著提高,但针对A/H3N2病毒株的保护率方面,佐剂流感疫苗显著高于传统亚单位疫苗(P〈0.001);两组疫苗接种后的GMT均比基线明显增加(P〈0.001),但佐剂流感疫苗组明显高于传统亚单位疫苗组。结论 中国老年人对佐剂流感疫苗耐受性良好,佐剂流感疫苗诱导的免疫原性水平比传统亚单位疫苗高,可使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获益更大。
李荣成方捍华李艳萍刘幼平农艺黄贵彪
关键词:流感疫苗免疫原性安全性老年人
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被引量:11
1995年
用转基因细胞(CHO-C28)分泌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工程疫苗免疫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50例,观察其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随访12个月,在36例母亲为HBsAg和HBeAg均阳性的婴儿中仅1例为HBsAg阳性,其余婴儿均有保护性抗体,预防保护率为96.2%。14例母亲单独HBsAg阳性的所有婴儿抗HBs均阳转,保护率达100%。抗HBs阳性的婴儿均具有较高抗体水平,抗HBsGMT为11.156×105~13.134×105mIU/L。说明CHO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近期保护效果。
王树声李艳萍李荣成杨进业陈琨琳任贵方黎国形陈红王文叶世德张兴义张权一
关键词:基因工程疫苗母婴传播病毒传播乙型肝炎
肝癌高发区乙型肝炎疫苗的长期免疫效果观察被引量:2
1995年
肝癌高发区乙型肝炎疫苗的长期免疫效果观察李荣成,杨进业,王树声,龚健,李艳萍农远志,徐志一,刘崇柏,曹惠霖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和肝癌的关键是防止婴幼儿时期的乙肝病毒(HBV)感染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慢性携带(1),用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简称乙...
李荣成杨进业王树声龚健李艳萍农远志徐志一刘崇柏曹惠霖
关键词:肝癌高发区免疫效果观察保护率携带率乙型肝炎现患率
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人体免疫效果观察被引量:83
1999年
目的我国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于1995年开始生产,目前对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母婴传播阻断保护率和抗体应答水平尚不完全清楚。本次研究目的为评价国产重组酵母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方法应用3批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1批Mer-ck和1批Amgen进口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189名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进行了1年母婴传播阻断研究;同时对363名小学生进行了1年的免疫效果观察。免疫程序均为0,1,6月3针免疫。结果所有接种的新生儿和小学生中未发现严重副反应者。国产重组酵母疫苗母婴传播阻断保护率为85.97%,达到进口Merck(90.33%)和Amgen(86.59%)重组酵母疫苗的保护率水平。小学生完成3针免疫后1月(T7)时,接种各疫苗组的抗体阳转率均达90%以上。
梁争论李艳萍赵桂珍荆庆赵桂珍荆庆尹爱红时景璞李成明杨超美李河民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重组疫苗保护率抗体特异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后的免疫记忆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了解接种全程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的免疫记忆情况。方法1987-1989年出生时接种乙肝血源疫苗的1201名新生儿,以及1996-1999年出生时接种乙肝酵母重组疫苗的2484名新生儿,于2005年随访时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和核心抗体(抗- HBc),结果959名3项乙肝病毒(HBV)标志物均阴性,其中228名接种乙肝血源疫苗,731名接种乙肝酵母重组疫苗,于加强免疫1针乙肝酵母重组疫苗后15 d时检测其抗-HBs。此外,随机选择11名加强免疫后无应答和22名有应答者,应用酶免疫斑点法(ELISPOT)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有初次免疫后抗-HBs定量检测资料者190名,比较其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后抗-HBs水平。结果加强免疫后,79.82%接种乙肝血源疫苗者抗-HBs阳转,几何平均滴度(GMT)为325.69 mIU/ml;95.62%接种乙肝酵母重组疫苗者抗-HBs阳转,GMT为745.18 mIU/ml。加强免疫后所产生的抗-HBs水平与初次免疫后抗体滴度有关。加强免疫后抗-HBs阳转者的IL-2阳性率(40.91%)也高于无应答者(P<0.01)。结论在乙肝疫苗初次免疫后,抗-HBs转阴者中,大部分仍具有免疫记忆,仅少部分在长期随访中丧失免疫记忆。因此,在高流行地区,对丧失免疫记忆者应进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
李艳萍李荣成方孔雄李河民胡忠玉何鹏吴小音张瑞梁争论庄辉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免疫记忆加强免疫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地区1992~1993年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和血清学效果调查被引量:4
1999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在普遍推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为了解城市和农村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和血清学效果,于1994~1995年在南宁等5个城市和农村三类地区,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抽取1991年1月1日~1993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842人,调查乙肝疫苗接种率.结果5个城市均为100%,农村富裕地区为47.4o%,一般地区为39.3%,而贫困地区仅为18.1%.又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柳州等3个城市和5个地区,抽取1992年1月1日~1993年12月31日出生并全部接种了乙肝疫苗的儿童1459人,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执-HBs,用酶免疫法检测HBsAg和抗-HBc.结果1994年1~2岁儿童的HBsAg阳性率为1.7%,1986年的9.7%下降了82.5%。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乙肝疫苗的接种率,是降低乙肝病毒携带和传播的关键。
韦增良杨进业李荣成李艳萍农艺龚健陈琨琳黄月葵陆冠臣王树声
关键词:接种率HBSAG乙型肝炎乙肝疫苗
乳腺癌组织PD1、PDL1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93例,取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1、PDL1表达。分析PD1、PDL1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P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57%(74/93)、48.39%(45/93),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57%(74/93)、22.58%(21/93),二者比较P均<0.01。乳腺癌组织PD1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和肿瘤部位无关(P均>0.05),与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PDL1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肿瘤部位无关(P均>0.05),与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乳腺癌组织PD1、PDL1阳性表达者术后生存时间分别为(29.81±1.08)、(30.49±1.04)个月,PD1、PDL1阴性表达者分别为(34.74±1.23)、(34.05±1.37)个月;乳腺癌组织PD1、PDL1阳性表达者术后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46%(44/74)、60.81%(45/74),PD1、PDL1阴性表达者分别为94.74%(18/19)、84.21%(17/19)。乳腺癌组织PD1、PDL1阳性表达者术后生存时间和术后3年生存率均低于PD1、PDL1阴性表达者(P均<0.05)。结论乳腺癌组织PD1、PDL1高表达,其表达变化与肿瘤进展和不良预后有关。
吕淑贞李艳萍赵霞冯宇王丹丹
关键词: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肝癌高发区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的纵向和横向调查研究
1986年
已有资料提示,肝癌的高发可能与婴儿时期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有关。为此,我们于1981年11月至1983年11月对肝癌高发区0~3岁幼儿进行追踪2年的纵向观察。
丁正荣李一飞李荣成农远志黎朝作陈琨琳冯永贞李艳萍李燕超
关键词:肝癌高发区肝癌病人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携带者初检高滴度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前C及基本核心启动子突变与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关系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基因型和前C及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突变与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关系。方法采集江苏省16对乙肝疫苗阻断失败的母婴血清样本32份,以及88对阻断成功的母婴血清样本176份。以型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16对乙肝疫苗阻断失败的母婴和88例阻断成功的母亲血清样本中HBV基因型,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HBV前C/ BCP突变,采用Clustal W 1.8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在16例阻断失败的母亲中,15例(93.8%)为HBeAg阳性,且均为C型(15/15,100%);88例阻断成功的母亲中,51例(58.0%)为HBeAg阳性,其中C基因型占45.1%(23/51)。在HBeAg阳性母亲中,阻断失败组的C基因型检出率明显高于阻断成功组(X^2=14.3,P=0.003)。但在C基因型HBeAg阳性母亲中,阻断成功组与失败组的T1762/ A1764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3.3%和33.3%,P=0.4),且均无A1896突变。结论感染HBV基因C型的母亲可能更易导致乙肝疫苗阻断失败,而前C/BCP基因突变与阻断母婴传播无关。
王佳李杰庄辉刘社兰李荣成李艳萍梁争论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疫苗突变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