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翔

作品数:4 被引量:5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光学
  • 1篇上积
  • 1篇温盐
  • 1篇温盐结构
  • 1篇西北航道
  • 1篇混合层
  • 1篇极冰
  • 1篇光场
  • 1篇海冰
  • 1篇航道
  • 1篇北极冰
  • 1篇北极海冰
  • 1篇变暖
  • 1篇冰下

机构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4篇李翔
  • 4篇赵进平
  • 3篇李涛
  • 3篇李淑江
  • 1篇苏洁
  • 1篇徐栋

传媒

  • 3篇极地研究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北极加速变暖条件下西北航道的海冰分布变化特征被引量:51
2010年
近年来北极的加速变暖使西北航道的通航成为可能。利用AMSR-E的6.25km分辨率日平均海冰密集度卫星数据,研究了2002—2008年北极西北航道的海冰密集度变化特征。通过统计分析沿西北航道各条线路冰障流段代表站点的融化期、轻冰期、无冰期、无冰天数和轻冰天数,以及海冰分布和变化的细节,加深了对西北航道海冰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特别是与通航相关的冰情信息的了解。研究指出西北航道南路比北路容易开通,航道上的海冰通常是从冰间湖及固定冰与流冰间的水道处开始融化,各线路冰障流段存在的时间呈减小趋势,整条线路无冰天数/轻冰天数呈增加趋势。讨论了研究区域海冰空间分布的特征和成因,提出了以整条线路无冰天数/轻冰天数作为衡量通航程度的指标之一,并初步分析了西北航道通航的影响因子。
苏洁徐栋赵进平李翔
关键词:西北航道
北极冰上积雪的光学衰减性质被引量:2
2010年
2007年11月-2008年2月在北极阿蒙森湾进行了冰上积雪的光学衰减性质的观测实验。该实验是在极夜条件下,通过人造光源研究波长313~875nm范围内的光在雪中传播的衰减性质。实验结果验证了可见光在冰上积雪传播过程中,其辐射强度随积雪厚的增长呈指数迅速衰减的规律特征,而且光在积雪中的衰减率远大于海冰中的衰减。根据不同雪厚的光学观测结果,计算出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雪中传播的衰减系数。结果表明,465~625 nm范围内的光在雪中衰减系数最小,并且随波长变化基本为常量,其平均值为20 m^(-1)。当波长在此范围之外,可见光的衰减系数迅速升高,衰减系数最高甚至超过30 m^(-1)。此外,根据观测初步分析了雪的密度变化对光在雪中的衰减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积雪密度的变化对不同波长光的衰减系数影响不同。入射光的波长越大,光的衰减系数受积雪密度变化的影响越大。本文还估算了积雪密度变化造成的光的衰减系数的误差率。
李淑江赵进平李翔李涛
北极海冰人造光源实验的光场结构和实验方案优化被引量:3
2008年
本文介绍了在北冰洋冬季进行人造光源海冰光学实验中光源所产生的辐射场结构及其特性。文章论证了光源最小允许尺度需要由仪器的视场参数和距光源的最大距离同步确定。对光源测试的结果表明,荧光灯光源存在光源不稳定性、光场空间结构不均匀性、光场空间发散性、光源温度变化效应等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问题。文章仔细分析了上述问题可能引起的误差,在实验方案设计中采取三方面措施保证测量质量:光源的尺寸满足仪器的视场、现场定标、在有效测量区内测量。其中,现场定标是核心环节,是克服光场结构问题的关键。实践表明,光源形成的光场与实验方案必须非常协调才能取得理想的实验结果。本文利用获得的光场特性指导现场实验方案的制定,将光场结构产生的测量误差降低到最小。这次在北极开展的海冰人造光源实验没有先例,取得的经验对今后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赵进平李涛李淑江李翔
关键词:海冰光学
北极阿蒙森湾冬季冰下海水结构及对流混合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使用加拿大环北极冰间开放水道研究计划从2007年11月至2008年1月底整个极夜期间对北极阿蒙森湾的考察数据,研究了没有太阳加热条件下冰下海水的对流混合。结果表明,冬季冰下海水结构以对流混合为主要形式,混合层的深度达到数米至数十米。发生对流混合时并没有出现静力不稳定性现象,对流混合层密度小于下层水体密度,此处的对流混合不同于前人的发现,它是由于卤汁的不连续排放造成的。混合层的温度与海水的冰点非常接近,由结冰导致的密度对流所形成。跃层以下海水的温度也在持续下降,文中认为是通过跃层与上混合层交换热量导致的。在冬季的前期,混合层的厚度与混合层的盐度有很好的对应性,但晚冬两者有明显差别,混合层厚度趋于减小。通过对三个位置接近站位的观测结果表现对流混合层的演化规律,体现了对流混合层在整个冬季温度持续降低、盐度持续升高的特征。
李翔赵进平李涛李淑江
关键词:混合层温盐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