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群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全球环境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生态人类学的现状和展望被引量:8
- 2008年
- 中国人类学研究一直关注民族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问题,而生态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应该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国外理论的翻译介绍大量出现,同时国内的研究成果也逐渐问世。尽管中国的生态人类学研究存在着学科建设尚待规范等问题,但中国生态人类学的发展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是一门方兴未艾的学科。
- 李继群和红灿
-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
- 本土知识与本土化——评《本土生态知识引论》被引量:1
- 2011年
- 中国生态人类学的发展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关于国外相关理论翻译和介绍的基础上,国内的学术界一方面充分探讨了生态人类学的学科属性和概念界定、内涵及其外延等,一方面积极开展了本土化的研究工作。尽管中国的生态人类学起步较晚,但不断涌现的研究成果昭示着学科发展的强劲势头。杨庭硕、田红的著作《本土生态知识引论》(民族出版社2010年9月版)正是本土化研究的另一新作。
- 李继群
- 关键词:生态知识本土化本土知识引论生态人类学
-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生态人类学丛书》书评被引量:1
- 2015年
- 2012年,由云南大学尹绍亭、何明主编的《生态人类学丛书》12本著作陆续出版。《丛书》作者均为近几年活跃于生态人类学领域的中青年学者,他们的研究以承袭前辈们深入开展田野调查的学术传统为基础,一方面继续了学科理论方法探讨、传统生态知识挖掘整理等经典研究主题,一方面开拓了灾害研究、气象研究、环境史研究、濒危物种的恢复及保护等新课题。研究者们还试图从全球化和地方—世界的角度看待和分析问题,实现了研究视角的转变。《丛书》研究充分体现了我国生态人类学研究的新进展。
- 李继群
-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生态知识
- 从丽江古城谈文化遗产地的文化保护与传承被引量:6
- 2010年
- 本文回顾了十余年来丽江在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后认为:学术研究是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基础;文化价值观的培育是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主要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的培养是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持有者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应该占有重要位置;对文化遗产地而言,文化遗产非核心部分的保护有利于遗产核心部分的保护。丽江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实践,不仅仅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借鉴意义,更重要的在于它为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 和红灿李继群
- 关键词:文化遗产文化保护文化传承
- 社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以保山百花岭村为被引量:1
- 2001年
- 社会经济是影响生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选择保山百花岭行政村 3个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不一致的自然村 ,进行农户社会经济抽样调查及相关访谈 ,并完成 9户 37个样方。对其资料进行整理后发现 :农户人口和户数的改变对土地资源管理造成影响 ;另外对经济结构与收入来源结构的分析 ,得知农业社区的经济发展与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变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农户种植变动原因的分析及作物管理方式的选择也说明了这一点。
- 李继群刀志灵郭辉军尹利伟段金刚
-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 旅游生境与文化调适——丘北县仙人洞村的调查研究
- 该论文提出“旅游生境”的概念,并以“生态环境与文化适应”的理论构架,考察分析了文山州丘北县仙人洞在旅游场景下的文化变迁过程.该论文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导论部分主要叙述了理论方法和田野的基本情况.第一部分是关于村落自然环境...
- 李继群
- 关键词:文化调适文化变迁人类学生态环境文化适应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