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梅 作品数:22 被引量:119 H指数:6 供职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讨论式教学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讨论式教学联合病例式教学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肿瘤内科转科实习的80名肿瘤学专业的研究生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讨论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比较两组的考试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各项考试成绩及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提高自学能力、促进知识掌握、培养临床思维、增强团队协作精神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学临床教学中讨论式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其临床思维,并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值得推广应用。 李玉梅 汪蕊关键词:讨论式教学 肿瘤学 临床教学 PBL联合CBL在本科生肺癌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基于案例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本科生肺癌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6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见习的临床医学本科生64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名。观察组采用PBL联合CBL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基于授课的教学法带教。见习结束后,通过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考核和问卷调查进行教学评估。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86.81±6.01)分]、病例分析[(82.69±7.35)分]、病例书写[(84.69±6.27)分]和总成绩[(84.94±4.08)分]均高于对照组[(82.81±6.42)分、(76.75±7.27)分、(79.34±6.25)分、(79.95±4.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自我评价问卷方面,观察组学生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加强理论知识掌握、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6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满意度调查显示,观察组学生对总体教学、教学方法和带教教师更满意(均P<0.05)。结论在肺癌见习带教中,PBL联合CBL可改善临床见习效果,促进肿瘤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刘静 刘杨 李玉梅 石默晗 王明喜 周争光 杨燕关键词:肺癌 见习 PEG-rhG-CSF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间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间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因化疗导致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n=36)使用PEG-rhG-CSF皮下注射方案;对照组(n=40)使用rhG-CSF皮下注射方案。比较用药后第7~14天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第7~14天的躯体、角色、情绪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提高(P<0.05),疲倦、疼痛、失眠和食欲丧失症状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认知、社会功能、恶心呕吐、气促、便秘、腹泻和经济困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rhG-CSF对恶性肿瘤化疗后发生Ⅲ~Ⅳ级骨髓抑制患者化疗间期的生活质量可能有改善作用。 汪蕊 郭园园 李玉梅 刘静 苏方 杨燕 周争光关键词: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髓抑制 肿瘤 复方灵芝孢子胶囊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复方灵芝孢子胶囊联合化疗治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59例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采用紫杉醇+顺铂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口服复方灵芝孢子胶囊,对照组在化疗基础上加服安慰剂,6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012,P=0.025)。观察组临床稳定率高于对照组(χ2=4.230,P=0.040);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CD8+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率、胃肠功能异常率低于对照组(χ2=5.732,P=0.017;χ2=4.768,P=0.029)。两组肾功能异常率、肝功能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灵芝孢子胶囊联合紫杉醇+顺铂治疗非NSCLC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减轻骨髓毒性、消化道反应等,值得临床推广。 赵福友 吴穷 李玉梅 汪蕊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免疫功能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3周方案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2例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病人予以二线治疗:伊立替康180 mg/m^2,静脉滴注1 h,第1天;雷替曲塞3 mg/m^2,静脉滴注15 min,第2天;21 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结果:22例病人均可评价近期疗效,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4例,疾病稳定11例,疾病进展6例,客观有效率为22.7%,疾病控制率为72.7%,病人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5.0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11.8个月。严重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发生率分别为13.6%和4.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在晚期结直肠癌的二线化疗中,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能够耐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李玉梅 刘静 赵福友 周争光 吴穷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雷替曲塞 伊立替康 化学治疗 环磷酰胺节拍化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移植瘤裸鼠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本研究观察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A)节拍化疗(metronomic chemotherapy,MET)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Endostar)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维持治疗的疗效和抗血管形成机制,探索一种新的晚期NSCLC维持治疗模式。方法:建立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以最大耐受剂量(maximum tolerated dose,MTD)CPA化疗4个周期后随机分组,转换成以下治疗:生理盐水(control组)、MET CPA维持治疗(MET CPA组)、Endostar维持治疗(Endo组)和MET CPA联合Endostar维持治疗(MET CPA+Endo组)。记录模型动物的移植瘤体积和总生存期。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和存活的CECs(viable CECs),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管周细胞覆盖率。结果:在维持治疗第6周时,MET CPA和Endo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control组(P<0.05),MET CPA+Endo组肿瘤体积又显著小于单药维持治疗组(P<0.05)。MET CPA和Endo组小鼠生存期显著长于control组(P<0.05),MET CPA+Endo组小鼠生存期则进一步延长(P<0.05)。与control组比较,MET CPA和Endo组显著下调了外周血CECs和存活CECs水平(P<0.01),并降低了移植瘤MVD(P<0.01)。Endo组显著下调了移植瘤血管管周细胞覆盖率(P<0.05)。在上述血管形成相关指标上,MET CPA+En-do组又显著低于单药维持治疗组(P<0.05)。结论:MET CPA联合Endostar用于NSCLC肺腺癌维持治疗能延缓移植瘤生长,改善荷瘤鼠生存期,这可能与联合用药具有抗血管形成的增效作用有关。本研究为晚期NSCLC维持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值得进行临床研究。 汪蕊 秦叔逵 陈余清 吴穷 杨燕 李玉梅 汪子书 郑荣生关键词:节拍化疗 环磷酰胺 血管内皮抑制素 PTEN和p5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gene of 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方法测定70例HCC组织和40例相应的癌旁组织中PTEN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两个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TEN在HC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7.1%,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95.0%(P<0.01)。在肿瘤分期晚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PTEN表达均降低(P<0.01)。p53蛋白在HCC组织中表达率为60.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5.0%(P<0.01)。在肿瘤大小、病理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上,p53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与p53蛋白表达在HCC组织中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PTEN低表达与HCC进展有关,有可能作为评价肝癌预后的指标。 李玉梅 汪蕊 欧玉荣 吴穷 侯鑫 钱秀娟 汪子书 杨燕 谈燚关键词:P53 培美曲塞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分析晚期NSCLC一线化疗病人46例,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组22例(培美曲塞组),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组24例(吉西他滨组)。比较2组病人的近期疗效、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培美曲塞组和吉西他滨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36.4%和29.2%,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2.5%和45.8%,中位PFS分别为6.5个月和6.0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不良反应均可耐受。培美曲塞组和吉西他滨组粒细胞减少分别为36.4%(8/22)和66.7%(1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相似,但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减低,病人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李玉梅 刘静 周争光 汪蕊 吴穷关键词:肺肿瘤 培美曲塞 吉西他滨 MDM2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12年 MDM2为鼠双微体基因,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新的癌基因,对细胞生长具有调节作用。MDM2主要通过与p53蛋白结合形成MDM2-p53负反馈环,发挥p53依赖活性。另外,MDM2还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多条通路,发挥p53非依赖的作用。MDM2基因异常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其异常表达有可能是疗效和预后的预测指标。MDM2可以作为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潜在靶点,若干种小分子化合物正处在临床前和早期临床试验中,这种干预MDM2-p53相互作用的策略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前景。 李玉梅 吴穷 秦叔逵关键词:MDM2 P53 恶性肿瘤 缝隙连接蛋白26在肝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缝隙连接蛋白26(Cx26)在人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程度及定位,探讨该基因在HCC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59份肝脏石蜡包埋组织中Cx26蛋白的表达和定位,其中正常肝组织20份、肝炎30份、肝硬化33份,HCC76份。另在体外使用人正常肝细胞株L02和肝癌细胞株SMMC-7721,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Cx26蛋白表达和定位,细胞接种荧光示踪法检测缝隙连接功能。结果:与正常肝组织比较,肝炎、肝硬化和HCC组织中Cx26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下降(均P〈0.05)。Cx26蛋白表达强度在HCC中明显高于非癌肝组织(均P〈0.05)。非癌肝组织Cx26多呈轻中度表达,主要定位于相邻细胞间相互接触的细胞膜上,偶见于细胞质;而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的Cx26染色多较强,且多数定位于细胞质,偶见于细胞膜。Cx26蛋白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病理分级、TNM分期、伴肝炎肝硬化、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癌栓无明显相关(均P〉0.05)。体外实验进一步证实,与L02细胞比较,sMMC-7721肝癌细胞存在Cx26蛋白表达降低及分布异常,并且功能性缝隙连接明显下调。结论:Cx26蛋白的表达及定位异常可能与HCC的发生有关,HCC中残存的缝隙连接可能成为抗肝癌治疗新靶点。 杨燕 李玉梅 张娜 李皖云 欧玉荣 汪蕊 赵福友 吴穷关键词: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