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泉
- 作品数:25 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生物学更多>>
- 县域三维城市建设方法探讨
- 2015年
- 以某县域三维城市建设为例,介绍了县域三维城市建设的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等内容,并对本文提出的技术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县域三维城市建设提供合理的实用性意见。
- 刘广辉梁爽李海泉刘榜真
- 关键词:县域
- 大批量DEM数据整合处理
- 2013年
- 为了确保某项目数字线划图、数字正射影像图和数字高程模型3种数据能在虚拟三维系统中完整地表现地理景观及地形特点,针对大批量DEM数据格式不统一、不同期生产、数据换带和数据不满幅等处理难点,提出DEM整合处理思路,并通过编写DEM处理程序包,很好地解决了DEM数据格式转换、接边检查和裁切检查等难点问题。
- 王永红李海泉李伟
- 关键词:数据格式转换DEM
- 基于ArcGIS平台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辅助工具集的设计和实现被引量:6
- 2015年
-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中涉及大量耗时、重复性的工作环节,为了提高作业效率,依据地理国情上交数据的格式,基于Arc GIS平台开发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辅助工具集。介绍工具集开发技术路线、总体架构设计及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李海泉梁爽刘广辉徐建王瑞锋
- 关键词:地表覆盖
- 陕西省明长城文物保护监测被引量:2
- 2015年
- 结合地理国情普查试点工作的技术和方法,详细阐述了陕西省明长城文物保护监测生产过程中地理国情要素信息提取方法,获取明长城监测数据,对监测成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明长城文物保护监测生产技术方法,并提出保护明长城的建议。
- 南竣祥李海泉杨啸宇李俊周磊
- 无人机航摄系统在复杂地形应用的关键技术试验被引量:31
- 2017年
-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对于大比例尺地形图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航测技术在生产效率和精度上都无法满足要求。在本次试验中,通过研究GPS实时动态差分技术和数据后处理等关键技术,提高了数据精度。实现了固定翼无人机航摄系统在山区丘陵和城区居民地两种复杂地形的1∶500大比例尺DOM和DEM的制作,通过精度检查表明,其精度完全满足1∶500大比例尺DOM和DEM的要求。同时摆脱了传统航摄影像制作时需要外业像控测量的作业模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 周磊梁爽李海泉南竣祥
- 关键词:DEMDOM
- 多测绘技术手段与遗址保护被引量:3
- 2017年
- 采用全站仪离散点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拍对大型古遗址进行数据采集,分析了各种测绘手段的作业方法及流程,得到一系列测绘成果,并利用三维浏览软件实现遗址的三维展示,为遗址修缮与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持。
- 南竣祥梁爽李海泉周群强
- 关键词:激光扫描遗址
- 基于地理国情地表覆盖监测的文物保护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地表覆盖遥感监测技术手段,按照整体性保护观念,研究大遗址内地表覆盖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阐述历史影像正射纠正和历史地表覆盖数据采集等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提出基于成果统计方法研究监测区域内文物的分布特征和影响文物保护因素的变化趋势。
- 李海泉梁爽刘广辉
-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文物保护统计分析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制作不可移动文物本体测绘图方法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全自动高精度立体扫描测绘技术,可以连续、自动、快速获取大量目标地物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具有获取数据量大、精度高、不接触、全天候工作等优势。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不可移动文物本体测绘图制作方法进行研究,以期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可行的技术路线。
- 梁爽谭龙李海泉周群强
- 关键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不可移动文物
- 基于Flex技术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通过与陕西省文物局合作,以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古塔为例,利用FLEX技术建立基于B/S架构的Web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跨平台的文物数据存储和管理,利用自身优势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 周磊梁爽李海泉李俊南竣祥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FLEX文物保护
- 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神木县石峁遗址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以神木县石峁遗址为例,探讨了应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数字化测图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三维虚拟仿真技术等多种信息化测绘技术手段,获取神木县石峁遗址本体及周边的多种测绘数据,构建展示平台,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文物本体模型,旨在为神木县石峁遗址的保护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 梁爽李海泉南竣祥李俊徐健
-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GIS大遗址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