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斌
- 作品数:10 被引量:44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负荷与颈动脉硬化关系的探讨被引量:5
- 2003年
- 孙华毅李文斌戴丽关望田巍
-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动态血压负荷颈动脉硬化
- 原发性高血压不同类型与窦性心率震荡关系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特点,评估窦性HRT指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10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46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根据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将高血压组分为杓型高血压组38例、非杓型高血压组53例及反杓型高血压组16例,分别比较各组HRT和心率变异性(HRV)各项指标,并分析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与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T0、TS、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高血压组及反杓型高血压组TO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俗则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杓型高血压组T0、TS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非杓型高血压组和反杓型高血压组的TO明显高于杓型高血压组,TS则明显低于杓型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O与平均心率和年龄呈正相关(SpearlTlan等级相关系数=0.265,P=0.004;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0.217,P=0.018),与SDNN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0.287,P=0.002;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0.179,P=0.049)。TS与平均心率和年龄呈负相关(r=-0.335,P=0.015;r=-0.238,P=0.009),而与SDNN和LVEF呈正相关(r=0.540,P=0.001;r=0.432,P=0.001)。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窦性HRT减弱或消失,提示窦性HRT在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方面有一定价值。
- 张虹马旃孙华毅徐新娜李文斌
- 关键词:高血压心率震荡
- 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基层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评价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为基层社区医疗提供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评估的依据。方法选择我院老年科门诊及社区门诊随诊的冠心病患者135例,动态心电图呈缺血型ST段压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将造影结果与动态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定冠心病患者110例,诊断正确率为81.5%。动态心电图检出的ST段压低程度、持续时间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能够较准确地评价老年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及时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可作为是否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治疗的筛查依据,对有创检查有顾虑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尤为重要。
- 楚卡琳张萍李文斌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电描记术冠状动脉造影老年人
- 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心率震荡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2012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心肌病(DC)患者心率震荡(HR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DC患者33例及对照组30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患者TO及TS均值,并对TO、TS与24h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EVD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DC组的TO值高于对照组[(-0.38±0.12)%与(-1.88±0.13)%;t=7.38,P=0.01],TS值低于对照组[(2.02±0.82)ms/R-R与(9.72±1.18)ms/R—R;t=18.69,P=0.02];TO与SDNN及LEVDD有相关性(r=-0.35,P=0.02;r=0.68,P=0.01),TS亦与SDNN及LEVDD有相关性(r=0.45,P=0.01;r=-0.39,P=0.03)。结论DC患者HRT现象明显受损。
- 徐新娜孙华毅赵兴山李文斌
- 关键词:窦性心率震荡糖尿病心肌病室性早搏
-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与肺炎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47例 ,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 5 2例 ,健康对照组 41例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 Ig M和Ig G水平。结果 各组均未见 Ig M升高 ;Ig G阳性率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为 70 .2 1% ,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组为3 8.46% ,对照组为 2 8.13 %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组差异显著 (P=0 .0 0 2 ) ,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组及对照组比较 Ig G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显著 (P=0 .0 0 1)。
- 孙华毅戴丽关望李文斌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不稳定型心绞痛酶联免疫吸附法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与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率震荡(HRT)及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心衰患者82例及对照组36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检查及CA125测定,比较2组患者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髑)及CA125水平的差异,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下的TO、TS值及CA125水平并分析TO、TS及CA125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心衰组的TO值高于对照组[(-0.31±0.07)%比(-1.31±0.13)%],偈值低于对照组[(2.05±0.21)ms/R-R间期比(7.76±1.86)ms/R-R间期],CA125高于对照组[(80.2±9.8)U/ml比(21.3±5.3)U/ml,均P〈0.05];按照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分级水平越高,TO值越高、TS值越低、CA125水平越高;TO、TS及CA125与LVEF显著相关。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受损,CA125表达明显增多,并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
- 徐新娜孙华毅赵兴山李文斌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窦性心率震荡糖类抗原125
- 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与窦性心律震荡关系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关系。方法 14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室重量指数(LVMI)分为左室肥厚组及单纯高血压组,46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计算HRT和心率变异性(HRV)各项指标,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并分析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与LVMI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左室肥厚组及单纯高血压组均显示TO升高、TS降低,左室肥厚组变化明显(P均<0.05)。TO与LVMI呈负相关(r=-0.387,P=0.015),TS与LVMI呈正相关(r=0.626,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内自主神经功能失衡,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损害参与了高血压的左室重构机制,且其损害程度可能伴随左室重构过程而加重。
- 张虹马旃赵兴山徐新娜李文斌
-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肥厚心率震荡心率变异性
- 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比较舒普深治疗老年阴性菌下呼吸道感染
- 2000年
- 本文对我院 1997年至 1998年收治的老年革兰氏阴性菌下呼吸道感染 59例患者 ,进行了氧氟沙星序贯疗法与舒普深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力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氧氟沙星序贯疗法组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82 1%和 70 6 % ,与舒普深组无显著性差异。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是一种有效的单药治疗方法 ,一方面缩短了静脉注射时间 ,另一方面提高了病人治疗的依从性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孙华毅戴丽李文斌
- 关键词:氧氟沙星序贯疗法舒普深下呼吸道感染
- 心率震荡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HRT)的变化及其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心力衰竭患者(83例)及对照组患者(36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2组患者TO及TS均值;并比较不同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心功能分级下的HRT。结果心力衰竭组的TO值高于对照组[(-0.31±-0.17)%与(-1.63±-0.23)%,P〈0.01)],髑值低于对照组[(2.24±1.42)ms/R-R与(8.73±3.68)ms/R-R,P〈0.001)];在心力衰竭组,存在肢端水肿、颈静脉怒张、肺淤血、心胸比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腔扩大、心率增快和心率变异异常的患者,其TO值明显升高,偈值明显降低(P均〈0.05);按照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分级水平越高,TO值越高、而TS值越低。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受损;心率震荡的减弱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徐新娜孙华毅赵兴山李文斌马旃柯燕
- 关键词:心率震荡心力衰竭室性期前收缩
- 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负荷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探讨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负荷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B型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硬化斑块指数。检测105例患者,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患者95例。分为4组,0期组23例,Ⅰ期组23例,Ⅱ期组28例,Ⅲ期组21例。正常血压(对照组)16例。分别测定24b、白昼、夜间血压负荷及分级血压负荷(分为1—3级)。结果高血压颈动脉硬化0期组的血压负荷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0期、Ⅰ期组昼夜血压负荷差大,Ⅱ、Ⅲ期组夜间血压负荷明显上升。0期、Ⅰ期组分级血压负荷主要集中在1级血压负荷,Ⅱ、Ⅲ期组中的2、3级血压负荷依次递增,负荷脉压差增大。结论夜间血压负荷的增加致昼夜节律异常,分级血压负荷的升高,负荷压差的增加均对高血压颈动脉硬化的综合评价起重要作用。
- 关望孙华毅李文斌田巍
-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颈动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