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彧
- 作品数:40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与汉坦病毒β3整合素受体结合的高亲和性多肽的筛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从噬菌体七肽展示库中筛选与β3整合素结合的多肽序列,并进行鉴定。方法以β3整合素为靶分子对噬菌体七肽展示库进行8轮亲和筛选,获得与β3整合素结合的噬菌体克隆,挑选结合力强的克隆进行DNA测序,推导出呈现的多肽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多肽序列分析和同源性分析。结果经8轮亲和筛选从噬菌体展示七肽库中挑选80个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TGVKGPG、LPLTPLP、KLTSSPT、SPVGPLP和DHRNHLV肽段有较高的重复机率,与汉坦病毒囊膜糖蛋白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通过对噬菌体展示肽库的淘筛,获得与β3整合素结合的高亲和性多肽,为进一步设计和获取高活性的抗汉坦病毒短肽提供参考资料。
- 杨栋强于海涛蒋伟潘蕾张野李彧王伟白露苏雯静杜虹王珏白雪帆
- 关键词:汉坦病毒Β3整合素
- Notch信号通路与Toll样受体4的相互作用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14^+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Notch信号通路分子和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变化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对CD14^+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10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24例和健康志愿者10名,分选CD14^+单核细胞,应用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DAPT刺激或使用TLR4siRNA转染CD14^+单核细胞,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Notch1、Notch2、Hes1和Hes5mRNA的水平,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LR4蛋白水平和NF-κB的磷酸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D14^+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配对t检验。结果Notch1mRNA相对表达量(3.97±2.03对比0.91±0.76,P<0.01)和Notch信号通路下游分子Hes1mRNA相对表达量(5.96±2.31对比0.99±0.45,P<0.01)、Hes5mRNA相对表达量(4.31±1.05对比0.84±0.20,P<0.01)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14^+单核细胞中的表达较健康志愿者亦显著升高。TLR4mRNA相对表达量(5.14±1.09对比1.27±0.39)和蛋白水平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14^+单核细胞中的表达较健康志愿者显著升高(P<0.01)。应用DAPT抑制Notch信号通路可降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14^+单核细胞中TLR4mRNA相对表达量(2.58±1.36对比4.34±1.88,P<0.05)和蛋白的表达和NF-κB的磷酸化,其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94.32±23.59)pg/ml对比(64.07±9.39)pg/ml,P<0.01]和白细胞介素-8[(12.54±4.89)pg/ml对比(7.92±3.01)pg/ml,P<0.05]的水平亦显著降低。TLR4siRNA转染可降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14^+单核细胞中Notch1mRNA的表达[2.09±1.72对比3.73±1.75,P<0.05],亦可降低Hes1mRNA(2.87±0.84对比5.54±0.97,P<0.01)和Hes5mRNA(2.89±0.93对比4.51±1.54,P<0.01)的表达。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Notch信号通路与TLR4存在相互作用,可促进CD14^+单核细胞的功能。
- 李彧李连香张先娇袁丽洁奚逢瑜张鸿张利侠
- 关键词:NOTCH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4CD14^+单核细胞
- EB病毒感染所致肝脏损伤患者病毒特异性CD4^(+)T细胞和CD8^(+)T细胞功能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分析EB病毒(EBV)感染者中发生肝脏损伤和未发生肝脏损伤患者病毒特异性CD4^(+)T细胞和CD8^(+)T细胞功能的差异。方法入组45例EBV感染者,28例发生肝脏损伤,17例未发生肝脏损伤。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纯化CD4^(+)T细胞和CD8^(+)T细胞,使用重组EBV核心抗原2(EBNA2)刺激培养96 h。细胞技术试剂盒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CD4^(+)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和CD8^(+)T细胞分泌毒性分子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D4^(+)T细胞亚群转录因子mRNA水平和CD8^(+)T细胞中毒性分子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中免疫检查点分子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检验。结果重组EBNA2刺激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例在EBV感染无肝脏损伤组和EBV感染致肝脏损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EBNA2刺激后CD4^(+)T细胞分泌相关细胞因子比例和转录因子mRNA水平在EBV感染无肝脏损伤组和EBV感染致肝脏损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EBNA2刺激后EBV感染致肝脏损伤组CD8^(+)T细胞分泌穿孔素[(75.51±23.33)pg/ml对比(58.99±18.39)pg/ml,P=0.017]和颗粒酶B[(117.8±44.55)pg/ml对比(90.22±34.21)pg/ml,P=0.034]的水平高于无肝脏损伤组,EBV感染致肝脏损伤组CD8^(+)T细胞中Fas配体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mRNA水平较无肝脏损伤组分别升高约1.5倍和1.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CD8^(+)T细胞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表达比例在EBV感染无肝脏损伤组和EBV感染致肝脏损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V感染致肝脏损伤患者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毒性作用增强,可能介导EBV诱导的肝脏损伤。
- 李彧奚逢瑜张维华高瑛
- 关键词:EB病毒
- RhoA/Rock激酶在TNF-α刺激HTNV感染细胞高通透性中的作用
- 目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汉坦病毒(HTNV)感染致血管渗透性升高的重要因子。TNF-α可以通过RhoA/Rock激酶途经调节肌球蛋白轻链MLC磷酸化(p-MLC)表达升高为主的细胞骨架重构,进而影响内皮细胞(EC...
- 王伟潘蕾于海涛白露王平忠李彧张野蒋伟杨栋强刘博苏雯静白雪帆
- 关键词:感染细胞TNF
- 文献传递
- 汉坦病毒感染对β3整合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汉坦病毒(HV)感染后β3整合素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变化及其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对象,应用黏附试验、Transwell技术及流式细胞技术,观察HV感染后HUVEC黏附和迁移能力的变化,分析β3整合素与VEGFR2在其中的作用及二者表达数量的变化。结果 HV明显抑制HUVEC黏附和迁移能力(P<0.05)。VEGF促进内皮细胞的黏附和迁移的能力可被β3整合素拮抗剂或HV感染所阻断(P<0.05),VEGF促进β3整合素表达的作用也可被HV抑制(P<0.05)。HV可以促进β3整合素及VEGFR2的表达(P<0.05),且二者呈密切正相关(r=0.846)。结论 HV感染对β3整合素、VEGFR2的功能及表达数量的影响可能是其致病机制之一。
- 王伟李彧王平忠潘蕾张野白露蒋伟于海涛杨栋强苏雯静白雪帆
- 关键词:汉坦病毒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Β3整合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Notch信号通路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8^+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观察Notch信号通路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8^+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初步阐释Notch信号通路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8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38例和健康志愿者17例,分选CD8^+T淋巴细胞,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D8^+T淋巴细胞中Notch1和Notch2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应用直接接触培养系统和间接接触培养系统将从HLA-A2限制性丙型肝炎患者分选的CD8^+T淋巴细胞与HCV感染的Huh7.5细胞共培养,加入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DAPT,通过检测乳酸脱氢酶和细胞因子水平分析CD8^+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和非细胞毒性功能的变化。2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Notch1和Notch2 mRNA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8^+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志愿者均显著升高,分别升高约10倍和4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63、18.88,P值分别为0.003、<0.001)。抑制Notch信号通路可增加直接接触培养系统中细胞死亡的比例[(26.41±4.76)%vs(13.65±4.65)%,t=3.32,P=0.029];但抑制Notch信号通路对间接接触培养细胞中CD8^+T淋巴细胞毒性无明显影响。抑制Notch信号通路后,IFNγ的表达在直接接触培养系统[(52.19±12.38)pg/ml vs(18.62±5.66)pg/ml,t=4.27,P=0.013]和间接接触培养系统[(18.86±3.09)pg/ml vs(5.52±2.52)pg/ml,t=5.79,P=0.004]中均显著升高。TNFα的表达在抑制Notch信号通路后仅在直接接触培养系统中显著升高[(1296.0±293.3)pg/ml vs(585.3±32.62)pg/ml,t=4.17,P=0.014],而在间接接触培养系统中无明显变化[(297.3±175.4)pg/ml vs(273.7±105.9)pg/ml,t=0.20,P=0.851]。结论抑制Notch信号通路可增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CD8^+T淋巴细胞的细胞杀伤和非细胞杀伤功能,Notch信号通路在慢性HCV感染中可能通过抑制CD8^+T淋巴细胞功能发挥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
- 李彧张鸿李竹刘清娥王璐张丹曹宁家苏莉
- 关键词:CD8阳性T淋巴细胞信号传导
- 基于索磷布韦方案治疗HC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和安全性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基于索磷布韦方案治疗HC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8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例HC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接受基于索磷布韦方案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估治疗结束1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治疗过程和治疗结束肝肾功能、尿蛋白的变化和安全性。结果 5例患者纳入研究,年龄27~81岁;4例男性,2例合并肝硬化;4例基因1b,1例基因2a。2例患者进行肾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分别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接受索磷布韦+利巴韦林(n=2)、雷迪帕韦/索磷布韦(n=2)和索磷布韦/维帕他韦(n=1)治疗12或24周。5例患者均取得SVR12。与基线相比,治疗结束和随访12周ALT明显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伴有血清白蛋白水平的轻度升高,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改善或维持不变。仅有1例患者出现利巴韦林相关的消化道副作用。结论 基于索磷布韦的无干扰素方案治疗HC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有效且耐受性良好。需要长期随访患者以明确HCV清除后肾脏疾病的长期预后。
- 贺彩妮李彧葛蘅魏伏马晓桃王文俊高宁段朝阳纪泛扑
- 关键词:肝炎病毒属肾小球肾炎抗病毒药
- TLR4介导汉滩病毒感染的血管内皮细胞转录因子NF—κB和IRF-3的细胞核移位
- 2010年
- 目的观察汉滩病毒(HTNV)感染的TLR4基因沉默的EVC304细胞(TLR4-EVC304)转录因子NF-κB和IRF-3的细胞核移位情况,为抗HTNV固有免疫及其信号转导研究提供新资料。方法用汉滩病毒76.118株分别感染TLR4-和TLR4+EVC304细胞,同时以LPS作为阳性对照组,无任何刺激作为阴性对照组,6h后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NF—κB和IRF-3的细胞核移位现象。结果汉滩病毒76—118株刺激6h后,在TLR4+EVC304细胞中,NF—KB和IRF-3发生细胞核移位,而在TLR4-EVC304细胞中未出现细胞核移位现象。结论TLR4可能介导了HTNV感染的EVC304细胞中NF—κB和IRF-3的细胞核移位。
- 于海涛王平忠白雪帆张颖张野南雪平姜泓李彧
- 关键词:汉滩病毒
- Notch信号通路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CD4^(+)CD25^(+)CD127^(dim/-)调节性T细胞的调控作用
- 2022年
- [目的]观察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患者外周血Notch信号通路分子表达和CD4^(+)CD25^(+)CD127^(dim/-)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水平,评估Notch信号通路对B-ALL患者Treg活性的影响。[方法]入组31例B-ALL患者和20名对照者,分选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纯化CD4^(+)CD25^(+)CD127^(dim/-)Treg。实时定量PCR法检测PBMC中Notch1~4、Hes1、Hes5 mRNA相对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CD127^(dim/-)Treg比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IL-35水平。使用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GSI刺激B-ALL患者分选的PBMC,检测细胞增殖、Treg比例、IL-10和IL-35表达变化。使用GSI刺激BALL患者纯化的Treg,与自体PBMC以1∶10比例共培养,检测细胞增殖、IL-10、IL-35、干扰素-γ水平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t检验。[结果]B-ALL患者PBMC中Notch受体(包括Notch1、Notch2、Notch3、Notch4)和Notch下游信号分子Hes1、Hes5 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对照者升高(P<0.001)。B-ALL患者CD4^(+)CD25^(+)CD127^(dim/-)Treg比例高于对照者(8.90%±2.41%vs 4.68%±1.01%,P<0.001)。B-ALL患者外周血IL-10和IL-35水平均高于对照者(P<0.05)。GSI刺激后B-ALL患者PBMC增殖水平与无GSI刺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9),但GSI刺激后Treg比例和IL-10、IL-35水平均较无GSI刺激组降低(P<0.05)。使用GSI刺激Treg后与自体PBMC共培养,其抑制PBMC增殖的能力减弱(P<0.001),IL-10和IL-35水平减少(P<0.05),但干扰素-γ水平增加(P<0.001)。[结论]B-ALL患者外周血中Notch受体表达升高可能诱导CD4^(+)CD25^(+)CD127^(dim/-)Treg数量增加和免疫抑制活性增强。
- 高瑛李岚张维华李彧
- 关键词:NOTCH信号通路调节性T细胞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的特征及HLA-G的变化
- <正>目的探讨NK细胞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过程中表型及功能的变化。方法以唐都医院传染科2011-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外周血并分离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P...
- 于海涛景丹李媛刘清泉蒋伟杜虹张野李彧王军宁王平忠白雪帆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