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东
- 作品数:60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冷却速度对12Cr2Mo1钢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 2019年
- 为了研究不同冷却速度对12Cr2Mo1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热膨胀法研究其相变特征,并通过快速相变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对微观组织与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钢的硬度值逐渐升高。这是由于12Cr2Mo1钢中的贝氏体含量逐渐增加,且向板条状转变造成的。该研究成果可为12Cr2Mo1钢的工业热处理工艺设计及应用提供参考。
- 王丽艳李兴东黄亮马新博
- 关键词:显微组织
- 汽轮机末级长叶片材料激光淬火组织与残余应力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针对05Cr17Ni4Cu4Nb汽轮机末级叶片材料,研究激光淬火后组织变化,确认硬化层深及沿层深残余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激光淬火后组织明显细化,晶粒度能达到6~7级,硬化层深度大于2mm,硬化层内两个方向都为残余压应力,压应力层为2mm左右。
- 翟玉琛李兴东
- 关键词:激光淬火晶粒细化残余应力
- 汽轮机抗燃油管路三通断裂分析
- 2007年
- 某电厂抗燃油管路三通在服役过程中发生断裂,材质分析结果表明,三通材料的金相组织中有暴露于内壁表面的杂质带,还有晶间腐蚀倾向。断口分析表明,三通的断裂性质为高周疲劳断裂,断面上可见贝纹线和疲劳辉纹,裂纹起源于三通管内壁的材质缺陷处,在振动应力作用下,导致疲劳断裂。
- 张小伍李兴东
- 关键词:振动应力
- 一种用于测量晶面弹性模量的四点弯曲试验夹具
- 一种用于测量晶面弹性模量的四点弯曲试验夹具,它涉及一种四点弯曲试验夹具。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四点弯曲试验夹具尺寸较大,导致探测器旋转角度小、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支撑座为长方体,支撑座的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第一通槽,支...
- 田宇李海霞赵龙飞王丽艳刘新新李明君李宇峰王梅英李兴东张小伍徐清泉
- 一种超超临界630℃二次再热660MW汽轮机
- 一种超超临界630℃二次再热660MW汽轮机,涉及一种二次再热660MW汽轮机。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的超超临界660MW等级火电汽轮机组进汽参数还有待提高的问题以及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缸前后分别布置第一轴承...
- 孙明哲赵英英鲍大虎谭艳青周新灵李兴东杨国栋赵胜军郑国志
- 文献传递
- 一种在500℃高温下使用的含钼球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在500℃高温下使用的含钼球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在500℃高温下使用的含钼球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铸钢材料的制造成本较高以及球墨铸铁材料使用温度较低的问题。产品:按质量分数由3%~4%...
- 彭建强张宏涛周立艳吴洋刘新新冯永志赵义瀚田宇李兴东冯天澍曹大庆王德彪周欢欢牟泽巍
- 热处理工艺对04Cr13Ni8Mo2Al钢逆变奥氏体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使用快速相变仪、X射线应力分析仪、光学显微镜、硬度计等研究了不同温度时效处理及时效后的低温处理对04Cr13Ni8Mo2Al钢中逆变奥氏体含量和该钢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的马氏体向奥氏体转变开始温度(Ac1)为620℃,马氏体全部转变成奥氏体的终了温度(A_(c3))为675℃;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试验钢中逆变奥氏体含量先基本不变,后迅速增加,再迅速减少,并在时效温度为620℃时达到最大,为35%(体积分数);当时效温度低于Ac1时,试验钢的维氏硬度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时效温度超过Ac1时,马氏体的形成导致维氏硬度略微增加,但当时效温度接近700℃时,维氏硬度又略微下降;时效处理后的试验钢经低温处理后,其维氏硬度增大,逆变奥氏体含量减少,且低温处理前后逆变奥氏体含量的变化量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杨晓辉李兴东张繁岳彩旭李海霞
- 关键词:逆变奥氏体维氏硬度
- 一种超超临界汽轮机用含B和N的马氏体耐热铸钢材料及制备方法
- 一种超超临界汽轮机用含B和N的马氏体耐热铸钢材料及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耐热铸钢材料及制备方法。耐热铸钢材料中Cr为8.5~9.5wt%,W为2.50~3.50%,Co为2.80~3.30%,不含RE;制备方法:首先称取原料...
- 吕振家彭建强鞠红霞王德彪刘新新庞庆李兴东徐佰明于洋赵义瀚张小伍冯天澍韩亮
- 一种超超临界空冷N+1支撑1000MW等级汽轮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超临界空冷N+1支撑1000MW等级汽轮机,属于发电设备汽轮机技术领域。汽轮机的高压转子的调端支撑在第一轴承上,高压转子的电端与中压转子的调端之间通过第二轴承支撑,高压缸通过设置在下半部的猫爪和定中...
- 周新灵鲍大虎孙明哲马义良魏红阳李兴东赵胜军郑国志
- 振动处理技术在汽轮机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振动消除残余应力是用机械方法调整残余应力的一种工艺,该工艺的主要特点是成本低、效率高、低能耗、生产周期短、清洁生产、低噪音、适用范围广。介绍了该技术在汽轮机等部件中的应用情况。
- 李兴东周新灵张小伍庄同信
- 关键词:振动时效技术汽轮机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