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雄
- 作品数:4 被引量:6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天然变性淀粉被引量:4
- 2006年
-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变性淀粉是淀粉工业的新增长点,应该引起国内的重视。本文对淀粉的生物合成过程、天然变性淀粉的特性及其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今后发展趋势做出探讨。
- 李伟雄黄立新
- 关键词:淀粉生物合成
- 天然变性淀粉
-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变性淀粉是淀粉工业的新增长点,应该引起国内的重视.本文对淀粉的生物合成过程、天然变性淀粉的特性及其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今后发展趋势做出探讨.
- 李伟雄黄立新
- 关键词:生物合成基因工程变性淀粉
- 文献传递
- 不同介质条件对银杏淀粉糊流变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6年
- 淀粉糊流变特性是影响淀粉类食品加工品质的主要因素。该文采用布拉班德尔黏度计,考察不同介质条件如浓度、pH值、蔗糖和食盐对银杏淀粉糊黏度特性的影响。银杏淀粉糊的布拉班德尔黏度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银杏淀粉糊浓度增加,其起糊温度降低,峰值黏度增高,热稳定性、冷稳定性下降,凝沉性增强;60 g/kg银杏淀粉糊黏度性质受酸碱介质的影响较大,在pH值中性7左右,其淀粉糊黏度热稳定性最好,凝沉性最强,但冷稳定性最差;食品介质蔗糖对60 g/kg银杏淀粉糊黏度曲线影响较大,其淀粉起糊温度、峰值黏度随蔗糖浓度增加而增加,淀粉糊黏度的冷稳定性、热稳定性均降低,凝沉性增强;而食盐影响较小。该结果对银杏淀粉类食品深加工开发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 白卫东王琴李伟雄
- 关键词:PH值蔗糖食盐
- 赤小豆淀粉性质的研究被引量:39
- 2006年
- 本文研究测定了赤小豆淀粉的各种结构特性,发现淀粉颗粒粒径范围为18~80μm,平均粒径为40.8μm;偏光十字明显,其X-光衍射图样属A型晶体结构,结晶度为40.5%。淀粉碘复合物可见光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18nm,链淀粉含量33.2%。赤小豆淀粉在水中的溶胀能力较玉米淀粉大,比木薯淀粉小。赤小豆淀粉糊属于假塑性流体,糊抗剪切能力和凝沉能力均比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强,其冷、热糊粘度稳定性较好,单甘酯对赤小豆淀粉糊的影响较为特别。
- 张元超李伟雄黄立新
- 关键词:赤小豆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