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纲华
- 作品数:20 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听神经元样细胞转化的研究
- 彭韬郭维维朱纲华陈勇谢鼎华
- 儿茶素对拟衰老大鼠耳蜗氧自由基生成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儿茶素对衰老大鼠动物模型耳蜗氧自由基生成的影响,初步探讨儿茶素对听觉老化的保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D-半乳糖(D-gal)建立大鼠衰老动物模型,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检测其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明确衰老动物听力减退情况,检测大鼠耳蜗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观察胃内灌注儿茶素后衰老动物模型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衰老模型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相比较,ABR阈值增高,耳蜗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增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儿茶素保护组大鼠耳蜗组织中MDA含量和SOD活性水平较对照组无变化(P>0.05),而与衰老模型组相比却逆转上述指标变化,并能提高听力(P<0.05)。【结论】氧自由基及其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参与了听觉老化过程,儿茶素可能通过提高SOD活性、减少MDA生成发挥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从而改善听觉功能。
- 葛圣雷朱纲华谢鼎华
- 关键词:耳蜗衰老儿茶素自由基
- 反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Nudt6基因在小鼠内耳的表达
- 2007年
- 【目的】探讨反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Nudt6基因在小鼠内耳的表达。【方法】采用初生乳鼠内耳组织提取总RNA,逆转录后获得小鼠内耳细胞cDNA,根据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PCR产物分析和DNA测序确定Nudt6是否在小鼠内耳细胞表达。【结果】采用小鼠内耳组织总RNA,RT-PCR扩增出Nudt6基因部分编码区,扩增产物测序证实小鼠内耳中有Nudt6基因的表达。【结论】Nudt6基因在内耳有表达,为Nudt6与bFGF蛋白在内耳的互作关系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Nudt6可能与bFGF在耳聋的预防、治疗中起作用。
- 朱纲华陈勇姚茂金谢鼎华
- 关键词:迷路基因表达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骨髓基质细胞对体外培养小鼠螺旋神经元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探讨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工程细胞的建立及其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螺旋神经元生长活性的影响。方法参照分子克隆技术成功构建BDNF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DNF,体外证实BDNF基因转染猿猴病毒40肝脏转化细胞(COS7)后正常表达,将骨髓基质细胞分离培养,体外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建立BDNF基因工程细胞,观察该基因工程细胞对体外培养小鼠螺旋神经元的生长活性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BDN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且建立了BDNF基因工程细胞;在体外BDNF基因工程细胞能促进螺旋神经元的生长,并保护螺旋神经元免受氧化损伤。结论建立的BDNF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对体外螺旋神经元生长、生存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内耳移植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 朱纲华葛圣雷谢鼎华
- 关键词:基因工程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螺旋神经元
- FGF、BMP、WNT信号通道对乳鼠耳蜗神经发育及谷氨酸钠耳毒性作用的影响初步研究
- 第一章乳鼠耳蜗信号通道基因表达
目的:不同的信号通道(FCF、BMP、WNT等)和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同时,FGF、BMP、WNT等对神经元的发育及存活及对神经元损伤后的修复起重要作用。目前对于信号通道...
- 朱纲华
- 关键词:谷氨酸钠神经元损伤
- 文献传递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对顺铂诱导的内耳毒性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研究豚鼠耳蜗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factor,NGF)在顺铂致耳中毒后的表达,并探讨其对内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豚鼠分成对照组、顺铂组,分别给生理盐水、顺铂腹腔注射,于注射后3、5、7天取豚鼠耳蜗行石蜡切片,进行BDNF和N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螺旋神经节BDNF和NGF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中BDNF几乎不表达,NGF呈中度阳性表达。顺铂组BDNF在3天时达到高峰,以后减弱;NGF在5天时达到高峰,以后减弱。结论正常豚鼠耳蜗有中度NGF的表达,表明NGF可能对内耳的正常生理功能起重要作用。顺铂干预后螺旋神经节BDNF和NGF出现高表达,提示BDNF和NGF对顺铂诱导的螺旋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 张青松葛圣雷谢鼎华朱纲华
- 关键词:顺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
- 改良鼻后神经切断术联合副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难治型变应性鼻炎的效果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难治性变应性鼻炎(intractable allergic rhinitis,iAR)在接受标准的药物治疗和/或特异性免疫治疗后,症状不能得到控制。外科手术为iAR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选择,手术方法包括翼管神经切断术和鼻后神经切断术(posterior nasal nerve neurectomy,PNNN)。但一些患者在术后出现复发或症状控制不理想的情况。为改善PNNN对iAR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改良PNNN(modified PNNN,mPNNN)手术方法并联合副鼻后神经切断术(accessory posterior nasal nerve neurectomy,aPNNN)治疗iAR,通过比较PNNN与mPNNN联合aPNNN(mPNNN-aPNNN)对iAR症状控制效果的差异,评估mPNNN-aPNNN对iAR的疗效和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mPNNN-aPNNN或PNNN手术的iAR患者。PNNN方法是选择性切除鼻后神经分支,在本研究中将其修改为切断蝶腭孔全部鼻后神经分支,并联合PNNN手术切断穿过腭骨垂直板的副鼻后神经分支。所有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第3、6、12和24个月分别进行日鼻部症状评分(Daily Nasal Symptom Scores,DNSS)、鼻炎用药评分(Total Rhinitis Medication Score,TRMS)、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ies of Life Questionnaires Scores,RQLQS),记录手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通过鼻部症状总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s,TNSS)评估手术总有效率和显效率。结果:140例iAR患者接受mPNNN-aPNNN或PNNN手术。将术中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和/或下鼻甲成形术及术后失访或随访资料不完整的患者排除。共96例纳入研究,其中62例接受mPNNN-aPNNN手术,34例接受PNNN手术。2组病例术后第3、6、12和24个月的DNSS、TNSS、TRMS及RQLQS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01),mPNNN-aPNNN组术后DNSS、TNSS及TRMS较PNNN组下降更明显(均P<0.001)。所有接受mPNNN-aPNNN术式的患者术后症状得到持续缓解,术后24个月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100%和83.3%。此外,术后
- 古韵芳子余本铨万鑫谷钰朱纲华肖自安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有效性安全性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相关实验技术体系建设概要被引量:6
- 2017年
- 感音神经性耳聋是由于内耳感觉细胞的损伤造成的,其治疗一直是耳科医生十分棘手的问题。近年来,利用干细胞修复内耳感觉细胞在国内外大量的研究中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特别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易分离、低免疫源性、无致瘤性等优点,极具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国内外各个研究小组从干细胞的制备,诱导到移植内耳的方法均有差异,未形成统一的流程,不利于其学术交流和实验结果大样本收集。本文集中介绍谢鼎华课题组在国家973项目干细胞治疗耳聋的实验技术体系标准制定课题的基础研究方法,并综述目前本领域国际最新动态,初步提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技术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的推荐方案,为最终临床安全、规范化运用干细胞治疗耳聋提供依据。
- 彭韬高水超周媛卿洁徐娟朱纲华杨仕明谢鼎华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耳聋
- 鼻咽癌原代培养细胞分泌性蛋白图谱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建立细胞分泌性蛋白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鼻咽癌细胞分泌蛋白图谱。方法:通过组织块法进行鼻咽癌细胞原代培养,收集细胞上清,超滤法脱盐并浓缩上清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建立细胞分泌性蛋白图谱。结果:鼻咽癌细胞原代培养取得成功,并初步建立了鼻咽癌细胞分泌性蛋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结论:建立了细胞分泌性蛋白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开展了鼻咽癌细胞分泌组学研究,为阐述鼻咽癌癌变机制提供了依据,也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 葛圣雷朱纲华陈主初谢鼎华
- 关键词:鼻咽癌蛋白质组学
- 食管异物致穿孔并发致死性大出血治疗的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总结分析食管异物致食管穿孔并发颈动脉或主动脉大出血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食管异物导致颈动脉和主动脉大出血患者的治疗经过,对异物类型、手术进路及方法和术后处理等进行总结。结果:24例颈段食管异物伴颈动脉大出血者,经食管镜或颈侧切开取出异物后,经颈部切口对动脉瘘口进行修补止血,19例治愈。23例胸段食管异物伴主动脉大出血者,均行开胸手术取异物,并对主动脉瘘口进行修复后,成功抢救3例,死亡20例。结论:对食管异物致食管穿孔损伤颈部动脉或主动脉者,最安全的治疗方式是经颈侧切开或开胸取出异物并进行血管修补和食管修复。对复发性颈总动脉出血者需行动脉结扎。对伴纵隔炎的患者,主动脉瘘口修复后,最好采用食管旷置以控制感染促进穿孔愈合。
- 胡鹏李友忠汪芹赖若沙杨新明朱纲华
- 关键词:食管颈动脉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