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脑出血
  • 5篇出血
  • 4篇急性
  • 3篇血清
  • 3篇颅脑
  • 2篇蛋白
  • 2篇醒脑
  • 2篇醒脑静
  • 2篇醒脑静注射液
  • 2篇血管
  • 2篇血清C反应蛋...
  • 2篇预后
  • 2篇三叉神经
  • 2篇三叉神经痛
  • 2篇神经痛
  • 2篇神经元
  • 2篇手术
  • 2篇球囊
  • 2篇注射

机构

  • 8篇江苏省中西医...
  • 5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南京鼓楼医院

作者

  • 13篇朱春然
  • 6篇李伟
  • 5篇张勇
  • 2篇陈锦景
  • 2篇余万
  • 2篇张旸
  • 2篇贾维建
  • 1篇徐重白
  • 1篇徐武
  • 1篇王晶
  • 1篇施建丰
  • 1篇梁维邦
  • 1篇陶轶

传媒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S100B和NSE联合检测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检测对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2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格拉斯哥评分(GCS)分为3组,伤后1个月予GOS评分;选择健康体检人员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100B、NSE水平。结果:不同组间血清S100B和NSE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损伤各组较之对照组血清S100B和NSE含量明显升高(P<0.01)。重症组患者血清S100B水平与NSE水平呈正相关(P<0.01)。脑损伤各组较之对照组血清S100B和NSE的阳性率明显升高(P<0.001)。重症组血清NSE阳性率明显高于轻度组及中度组(P<0.001)。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S100B、NSE对颅脑损伤均敏感,S100B、NSE均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效能。NSE与S100B联合检测,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74%,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S100B、NSE对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锦景张旸朱春然余万
关键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颅脑损伤预后
早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变化在预测脑出血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 探讨早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与急性脑出血(AICH)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本科室2014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住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60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两组.在不同时间点检测NLR,包括入院时(T1),入院24~48h(T2)和入院6~7d(T3).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和NLR的差异,分析NLR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脑出血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T2和T3时间内预后不良组患者NLR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NLR(T2)和NLR(T3)与出血量、ICH评分和mRS评分呈正相关,与GCS评分呈负相关(均P<0.001),Logistic回归显示NLR(T2)和NLR(T3)是急性脑出血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入院后早期的NLR的变化对预测AICH预后不良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贾维建陈锦景朱春然
关键词:脑出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预后炎症
二维钛网数字化塑形技术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二维钛网数字化塑形技术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将患者薄层CT的DICOM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后,建立颅骨缺损的原始石膏模型和修复体的数学模型,将数学模型传输到数字化成型设备上,对二维钛网进行无模压制、成型。术前将塑形钛网与患者缺损区进行嵌对后进行颅骨修补。随机抽取以往采用传统三维钛网颅骨修补术的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钛钉使用数、恢复时间、积液感染率、引流量、术后塑形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7±0.4)h,钛钉平均使用数量为(15±0.7)枚,术后平均恢复时间为(7.2±1.2)d,积液发生率为4.85%,感染发生率为0,切口引流量(70±8)ml,外形满意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2.7±0.6)h,(21±0.8)枚,(910.3±1.4)d,29%,12%,(180±13)ml,67%。两组手术时间、钛钉数、恢复时间、积液感染率、引流量、外形满意度相比,P<0.05。结论应用数字化塑形二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恢复时间短,费用较少,术后并发症少,缺损区外观修复满意,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张勇李伟朱春然贾维建
关键词:数字化塑形颅骨修补术
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术后颅内感染2例被引量:1
2023年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短暂、剧烈、电击样、烧灼样、或刀绞样疼痛[1~3]。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为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具有较经典的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创伤少,手术风险小。
种玉龙朱春然徐武王晶姜成荣胡璟雯梁维邦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手术风险术后颅内感染
脑出血急性期并发肾功能不全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并发肾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81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肾功能不全与患者年龄、既往有无糖尿病病史、GCS评分、甘露醇用量有相关性(P均〈0.05)。结论年龄、既往有无糖尿病病史、GCS评分、甘露醇用量是脑出血急性期并发肾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
朱春然施建丰陈景锦李伟
关键词:脑出血肾功能不全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hs--CRP、IL--6变化及醒脑静注射液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的影响,阐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可能机理,为脑出血患者提供一种可能有效的脑保护剂。 方法:选择发病后24小时内入院的证属...
朱春然
关键词:脑出血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邦亭在颅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邦亭在治疗颅脑创伤中的止血作用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颅脑创伤的患者随机分为邦亭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邦亭组给予邦亭1U,2次/d,静滴2~3d,对照组给予氨甲环酸1g,2次/d,静滴2~3d,观察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邦亭组止血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邦亭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邦亭在治疗颅脑创伤中止血效果良好,安全性好。
朱春然李伟张勇
关键词:邦亭颅脑创伤氨甲环酸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胎鼠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诱导被引量:6
2008年
背景:神经元是中枢神经系统起主导功能的细胞,培养干细胞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相应表型的神经元,从而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但以往相关文献显示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不到30%。目的: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作为诱导分化剂,观察其对胎鼠源性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6-06/2007-08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孕14~17d的sD大鼠10只,诱导分化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为Peprotech产品,胎牛血清为杭州四季青产品。方法:孕鼠处死后取出胚胎,剪碎后机械法体外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锥虫蓝染色计数,调整细胞密度为2×10^6,添加B27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置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恒温箱中原代培养,待细胞克隆球明显增大、中央变瞎时传代扩增。将培养所得的干细胞克隆球分为2组,诱导组添加体积分数为0.01的胎牛血清+20ug/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共培养,血清对照组仅添加体积分数为0.01的胎牛血清。主要观察指标: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贴壁和分化情况。诱导分化5d后,行神经元免疫组化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元阳性细胞率。取原代培养未分化的神经干细胞及诱导分化3d的两组细胞,RT-PCR检测内源性bHLH基因MASH-1的表达。结果:原代培养可获得数十至数百个神经干细胞聚集在一起的神经克隆球,形态规则,立体感强;悬浮生长的克隆球经诱导分化后,逐渐失去其球状的立体外观,邻近克隆球发出的突起可相互连接,3d后即有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从克隆周围出现。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呈巢蛋白阳性表达,诱导分化后呈微管相关蛋白2阳性表达。与血清对照组比较,诱导组神经元阳性细胞�
张勇朱春然陶轶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分化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hs-CRP、IL-6的影响被引量:35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与脑出血患者的关系,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hs-CRP、IL-6的影响,阐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可能机理。方法将9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降颅压、止血药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滴,于治疗前,治疗第2、3、8、14d,取试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脑出血患者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电化学发光法检测IL-6。结果 hs-CRP、IL-6呈缓慢下降曲线,醒脑静注射液干预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0.01)。hs-CRP、IL-6值第3天组间比较P<0.05,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能是一种有效的CRP、IL-6抑制剂和神经保护剂。
朱春然徐重白
关键词:脑出血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醒脑静注射液
第四脑室纤维型星形细胞瘤1例报告
2011年
患者,男性,22岁,因"反复头痛、呕吐5个月伴双下肢乏力"于2009年8月6日入院。5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头痛呕吐,伴双下肢乏力,无四肢抽搐、发热、
张勇李伟朱春然贾维建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第四脑室髓母细胞瘤免疫组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