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军
- 作品数:84 被引量:457H指数:12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一种用于测定不同层次根系功能的断根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定不同层次根系功能的断根装置,包括圆柱筒、若干个有孔塞、若干条带齿钢丝绳和手拉环,圆柱筒从上到下设置有若干个孔,有孔塞安装在圆柱筒的孔中,带齿钢丝绳通过有孔塞中间的孔贴近圆柱筒的内壁,手拉环安装...
- 曹玉军吕艳杰王永军姚凡云魏雯雯吴杨王洪君刘春光王楠陈小民杨慧张磊于雷
- 文献传递
- 不同氮肥对东北春玉米农田温室气体周年排放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9年
- 为探明不同氮肥条件下高纬度农田土壤的温室气体排放特性,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常规施氮(CN)、施用缓释肥(SLN)、尿素添加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NIUI)、不施氮肥(NN)对东北春玉米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CN、SLN和NIUI处理产量分别为9618、9376和9645 kg·hm^(-2).与CN处理相比,SLN促进了玉米生长季土壤N_2O的排放,降低了非生长季土壤N_2O的排放;NIUI处理N_2O累积排放量比CN降低了39.0%;各处理土壤CO_2周年累积排放通量无显著差异;东北春玉米田是大气中CH_4的弱汇,NIUI处理较CN促进了玉米生长季土壤对CH_4的吸收.综上,尿素添加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可以在实现玉米高产的同时有效减少土壤温室气体排放.
- 姚凡云王立春多馨曲刘志铭吕艳杰曹玉军魏雯雯王永军
- 关键词: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氮肥周年
- 我国北方40个高产春玉米品种的磷素利用特性
- 为探明我国北方目前主推高产春玉米的磷素利用特性,本研究选择该区域高产品种40个,采用盆栽试验,依磷素利用效率划分其类型,分为磷高效利用型(Ⅰ)、磷中效利用型(Ⅱ)、磷低效利用型()及磷超低效利用型(Ⅳ).其中,磷低效利用...
- 王晓慧曹玉军魏雯雯刘春光吕艳杰王永军王立春边少锋
- 关键词:高产春玉米
- 施钾量对甜玉米穗位叶蔗糖合成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试验以甜玉米东甜3号、东甜4号为材料,研究钾素用量对甜玉米穗位叶蔗糖形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吐丝后穗位叶蔗糖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两个品种均以施钾肥150kg/hm2处理蔗糖含量最高,不施钾肥最低;穗位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变化与蔗糖含量变化一致;蔗糖合成酶(合成)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的时期因品种而异,不同钾肥处理间酶活性高低不同。
- 曹玉军刘春光王晓慧赵宏伟
- 关键词:甜玉米施钾量蔗糖
- 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 <正>【研究背景】吉林省不仅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也是我国花生产业发展最具潜力和活力的地区之一。玉米/花生间作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光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生产力,而且符合我国对种植结构优化和调整的要求。但是,不同间作...
- 姚凡云多馨曲曹玉军吕艳杰魏雯雯吴杨刘志铭王永军
- 关键词:间作模式土地当量比
- 文献传递
- 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 吉林省不仅是中国玉米主产区,也是中国花生产业发展最具潜力和活力的地区之一.玉米/花生间作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光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生产力,而且符合中国对种植结构优化和调整的要求.但是,不同间作模式会对玉米和花期...
- 姚凡云多馨曲曹玉军吕艳杰魏雯雯吴杨刘志铭王永军
- 关键词: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土地当量比作物产量
- 长期水分亏缺对吉林省不同年代玉米品种光合及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 曹玉军路明吕艳杰姚凡云魏雯雯刘志铭王永军
- 关键词: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生产
- 一种根系伤流液的收集分离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根系伤流液的收集分离装置,包括吸收管,吸收管的上端部连接设有吸盘,吸收管上设有固定环,固定环上设有固定扣,吸收管的下端部连接设有至少两个分流管,分流管通过瓶塞上设置的管孔伸入到三角瓶中,三角瓶中设有漏斗...
- 曹玉军王永军吕艳杰姚凡云魏雯雯王晓慧刘春光王洪君王楠陈小民张磊于雷
- 文献传递
- 秸秆覆盖新式耕整地、免耕补水播种保苗综合栽培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秸秆覆盖新式耕整地、免耕补水播种保苗综合栽培方法,涉及农业耕作栽培技术领域,能够在干旱条件下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保苗率,且能节省肥料和水资源;该栽培方法步骤包括:S1、秸秆粉碎覆盖地表;S2、碳氮比例调控;S...
- 陈宝玉王立春王洪君曹铁华王楠梁烜赫代永刚孙孟琪赵鑫金涛李素琴闫伟平曹玉军栾天浩侯云鹏于雷刘春光栾天宇梁晓斐栾丽
- 文献传递
- 作物模型在我国玉米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6
- 2018年
- 作物模型在我国发展与应用日趋完善,已成为农业科研领域重要的研究工具,在区域化模拟、农业预测与风险分析、宏观农业决策制定、未来气候情景模拟、优化栽培措施及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对当前国内作物模型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6个生长模型概况和在玉米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及具体条件选择适宜的作物模型进行应用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作物模型在我国玉米科研与生产中的应用水平。对现有主要模型存在问题及今后需开展的工作进行阐述。
- 陈小民陈小民刘志铭刘志铭魏雯雯姚凡云曹玉军曹玉军吕艳杰
- 关键词:玉米作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