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威娜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结核
  • 1篇胆汁
  • 1篇胆汁反流
  • 1篇电子胃镜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搭桥术
  • 1篇动脉旁路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移植术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旋杆菌
  • 1篇肾脏
  • 1篇肾脏肿瘤
  • 1篇术后
  • 1篇双能量
  • 1篇双能量CT
  • 1篇髓内
  • 1篇体外循环

机构

  • 5篇武警总医院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作者

  • 5篇戴威娜
  • 2篇李天英
  • 2篇孙宪昶
  • 1篇彭洪娟
  • 1篇崔晓明
  • 1篇韩文娟
  • 1篇纪小龙
  • 1篇杨立
  • 1篇高建华
  • 1篇王凤林
  • 1篇舒清明
  • 1篇陈晓霞
  • 1篇李涛
  • 1篇刘洋

传媒

  • 2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脊髓内结核1例报道
本文就一例脊髓内结核病例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该病例的病理特征、病理诊断与治疗方案。脊髓结核多继发于其他部位结合,常见继发于脊柱结核或颅内结核。本病例是肺结核始终未治愈而最终经血运扩散而合并了脊髓内结核。对脊髓内结核病例...
李天英戴威娜舒清明
关键词:抗酸染色脊髓肿瘤
脊髓结核一例
2011年
患者,男,25岁,因走路不稳一年,加重2d于2010年5月23日入武警总医院骨科治疗。自诉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午后低热和咳嗽,在当地诊断为“肺结核”,之后未予系统治疗。一年前突然走路不稳,并伴高热,两天后即出现双下肢截瘫,MRI示:“胸8水平脊髓内占位,有环形强化,
李天英戴威娜舒清明
关键词:病例报告
64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通畅性的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使用64层多排螺旋CT(MDCT)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左内乳动脉(LIMA)桥血管和大隐静脉(SV)桥血管通畅性的变化。方法从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146例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和术后MDCT系列随访观察。比较早期(平均间隔5.2个月)与晚期(平均间隔21.6个月)的术后表现。共评价了143个LIMA桥血管和184个SV桥血管。结果在早期的MDCT中,LIMA和SV桥血管的通畅率分别是93.0%和92.9%。在晚期的MDCT中,LIMA和SV的通畅率分别是90.0%和87.5%。与早期MDCT相比,5例患者的5个LIMA桥血管(4支吻合到前降支,1支吻合到右冠)和8例患者的10支SV桥血管(4支吻合到对角支、3支吻合到右冠版图、1支吻合到钝缘支、2支序贯吻合到钝缘支和右冠版图)通畅性发生了恶化。对于LIMA桥来说,吻合到前降支和吻合到右冠通畅性的恶化没有区别(P=0.2)。对于SV桥来说,吻合到不同的靶血管,桥血管通畅性的恶化有接近统计学意义的区别(P=0.05),特别是吻合到对角支和钝缘支(P=0.02)。结论在系列MDCT检查中,LIMA和SV桥血管的通畅性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对于SV桥血管来说,吻合到对角支通畅性的恶化率最高。
李涛杨立崔晓明孙宪昶韩文娟戴威娜高建华陈晓霞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螺旋计算机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理诊断与胃镜诊断不一致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主要变化特征的胃黏膜慢性炎性反应,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CAG的发生除HP感染外,还与胆汁反流、宿主遗传性、获得感染时的年龄、宿主酸分泌状态以及高盐、低维生素饮食等有关。目前,主要诊断手段为内镜与病理相结合。内镜由于受图像清晰度和放大倍数的限制,常难以发现萎缩病变较轻的病例,加上萎缩性病变多呈散在性灶状分布,局部取材活检也难以反映全貌,以至于诊断准确性不高,因此,以病理诊断为CAG诊断的金标准。多年来,
戴威娜纪小龙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胆汁反流电子胃镜
低kV扫描技术在肾脏肿瘤CT检查中的应用探讨
2016年
目的利用双源CT对肾肿瘤患者增强扫描动脉期进行双能量扫描,对不同k V(千伏,kilovoltage)的图像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不同管电压对肾肿瘤动脉期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从而探讨肾脏肿瘤的低管电压CT扫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源CT扫描仪。随机选取肾肿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行增强扫描,动脉期均采用双能量扫描。高、低管电压分别采用100 k V和140 k V。对高、低管电压图像及融合图像的图像质量分别进行评价,两名医生采用5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采用威尔科克森(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0 k V、120 k V与140 k V三组图像的质量评分分别为46、41和126,100 k V与120 k V的图像质量相比,二者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100k V与120 k V的图像质量均优于140 k V的图像质量,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脏肿瘤的CT增强扫描采用100 k V的低管电压是可行的,能够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优质图像。
孙宪昶戴威娜刘洋彭洪娟王凤林
关键词:X线计算机双能量CT肾脏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