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琼芳

作品数:56 被引量:488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主题

  • 27篇基因
  • 26篇小麦
  • 13篇转基因
  • 12篇染色体
  • 12篇偃麦草
  • 11篇中间偃麦草
  • 11篇黄矮病
  • 8篇染色
  • 8篇抗虫
  • 7篇原位
  • 7篇原位杂交
  • 7篇植物
  • 6篇育种
  • 6篇种质
  • 5篇新种质
  • 5篇蚜虫
  • 5篇杂交
  • 5篇转基因小麦
  • 5篇小麦种
  • 5篇小麦种质

机构

  • 29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中国科学院遗...
  • 5篇香港中文大学
  • 3篇鸟取大学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大阪大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吉林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甘肃省作物遗...
  • 1篇《江苏农业科...

作者

  • 49篇徐琼芳
  • 32篇辛志勇
  • 28篇马有志
  • 19篇李连城
  • 18篇陈孝
  • 17篇杜丽璞
  • 15篇徐惠君
  • 15篇林志珊
  • 13篇叶兴国
  • 11篇张增艳
  • 9篇郭三堆
  • 7篇何聪芬
  • 4篇崔洪志
  • 4篇倪万潮
  • 4篇邵鹏柱
  • 4篇刘艳
  • 4篇钱幼亭
  • 3篇张悦
  • 3篇安室喜正
  • 3篇富田因则

传媒

  • 7篇作物学报
  • 4篇遗传
  • 4篇云南大学学报...
  • 3篇Journa...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作物杂志
  • 1篇第五届全国农...
  • 1篇全国农业科技...
  • 1篇农业科技创新...
  • 1篇中国植物学会...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9篇2001
  • 3篇2000
  • 10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2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NA_2/bar双价基因转化小麦获得转基因植株的研究
1999年
徐琼芳李连城马有志辛志勇徐惠君陈孝郭三堆
关键词:转基因植株转化小麦双价基因作物育种栽培研究
携带抗黄矮病基因染色体的分离被引量:17
1999年
抗黄矮病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Z_2(2n=44)携带一对完整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用Z_2作母本与普通小麦品种中8601杂交,获得杂种F_1(2n=43=21Ⅱ+1Ⅰ).利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将F_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及后期I的呈单价体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分离出来,经去蛋白、Sau3AI酶切后,进行PCR体外扩增.结果表明利用激光显微切割可分离导入小麦的外源染色体,为进一步建立单条染色体的基因文库并从中筛选与抗黄矮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何聪芬马有志辛志勇徐琼芳钱红
关键词:小麦染色体DNAPCR扩增
植物染色体显微切割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4
1997年
植物染色体显微切割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马有志徐琼芳辛志勇(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TheAdvancesoftheTechniqueofPlantChromosomeMicrodisectionMaYouzhiXuQion...
马有志徐琼芳辛志勇
关键词:染色体显微切割
功能基因转化小麦的研究
小麦生产上受多种病虫害及干旱、盐的危害,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为创造抗病、抗逆新种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自1999年起,我们先后开展抗病毒、抗虫、抗逆及真菌病害等小麦转基因研究.
徐惠君杜丽璞叶兴国徐琼芳陈明马有志李连城辛志勇
关键词:基因转化新种质
文献传递
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及在植物染色体上的应用被引量:3
1997年
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及在植物染色体上的应用马有志徐琼芳辛志勇(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分子原位杂交(Insituhybridization,简称ISH)是把用生物素等标记物质标记的DNA片段做为探针(probe),与染色体DNA...
马有志徐琼芳辛志勇
关键词:植物染色体作物育种
小麦抗黄矮病、土传病毒病、蚜虫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小麦黄矮病、白粉病、土传病毒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蚜虫则是小麦最重要虫害。通过生物技术,培育抗黄矮病、白粉病、土传病毒病及蚜虫的小麦新品种,是防治这些病虫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生物技术课题组经十多年工作,已将偃麦草3个...
辛志勇徐惠君陈孝张增艳叶兴国徐琼芳马有志杜丽璞林志珊李连城
关键词:大麦黄矮病毒蚜虫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
两种编码杀虫蛋白质基因和双价融合表达载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全合成的编码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蛋白质的基因序列以及经过修饰的编码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基因序列;包含所说两种基因序列的双价融合植物表达载体;这种载体导入植物后,可产生对昆虫表现有高抗虫性的转基因植物及其后代和种...
郭三堆崔洪志徐琼芳倪万潮
文献传递
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中5”的外源染色体的鉴定被引量:15
1998年
应用染色体分带(C-带)-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对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 2n=42,E_1E_1E_2E_2XX)部分双二倍体“中5”(2n=56)的外源染色体进行了鉴定分析。染色体分带结果表明:“中5”的7对中间偃麦草染色体不显带或显示出与受体小麦亲本染色体相似的带型,单靠带型很难准确地鉴定出这7对外源染色体。分带处理后进行分子原位杂交鉴定出“中5”的7对外源染色体,并发现其中一对染色体发生了罗伯逊氏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表明染色体分带技术与分子原位杂交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大大提高染色体的鉴定水平。
马有志徐琼芳辛志勇富田因则中田升安室喜正福井希一
关键词:偃麦草小麦二倍体
全文增补中
GNA转优质小麦品种获得成功
以优质小麦品种高优503、扬麦158和郑州9405的幼胚作为基因枪转化的靶材料。转化雪花莲凝集素(Galanthus nigalis agglutinin GNA)基因通过含有选择培养基的筛选,获得13株有抗性的再生植株...
徐琼芳陈孝李连城杜丽璞马有志徐惠君辛志勇侯文胜郭三堆
关键词:BAR基因基因枪转化转基因小麦
文献传递
编码杀虫蛋白质的融合基因和表达载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全合成的编码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蛋白质的DNA序列;包含所说的DNA序列的融合基因构建体;用所说的构建体转化植物细胞、组织和整株植物的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植物昆虫表现有毒性的转基因植物及其后代和种子。特别是对...
郭三堆倪万潮徐琼芳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