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曙光

作品数:1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病理
  • 5篇宫颈
  • 3篇蛋白
  • 3篇子宫
  • 3篇病变
  • 3篇病理分析
  • 3篇病理检查
  • 2篇液基细胞学
  • 2篇液基细胞学检...
  • 2篇阴道
  • 2篇阴道镜
  • 2篇阴道镜检
  • 2篇上皮
  • 2篇上皮内
  • 2篇皮内
  • 2篇子宫内膜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学
  • 2篇细胞学检查
  • 2篇临床病理

机构

  • 13篇江门市妇幼保...
  • 1篇江门市五邑中...

作者

  • 13篇徐曙光
  • 4篇王丽丽
  • 4篇杨月兰
  • 3篇黄晖
  • 2篇章洁琳
  • 2篇许焕玲
  • 2篇岑红艺
  • 2篇林苏瑜
  • 1篇王和坤
  • 1篇练丽娟
  • 1篇覃钰纯
  • 1篇梁宝珠
  • 1篇梁晓阳
  • 1篇梁月华
  • 1篇邹群飞
  • 1篇朱坤仪
  • 1篇梁红玲
  • 1篇范利军
  • 1篇李彩玉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16 和Ki-67 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P16和Ki-67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50例经组织活检病理学诊断为慢性宫颈炎或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患者,其中将60例确诊为慢性宫颈炎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190例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均进行P16和Ki67检测及阴道镜检查,比较两组P16、Ki-67的表达情况及阴道镜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的P16总阳性率8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的P16阳性率78.79%明显低于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的96.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Ki-67总阳性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SIL患者的Ki-67阳性率77.19%(44/57)明显低于HSIL患者的98.50%(131/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阴道镜检查总阳性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SIL患者阴道镜检查阳性率77.19%(44/57)明显低于HSIL患者的98.50%(131/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和Ki-67检测有助于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判断,同时在高级别上皮内病变中表现更加显著。P16和Ki67联合检测可以作为诊断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有效指标,阴道镜检查对发现宫颈上皮内病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王丽丽徐曙光章洁琳林苏瑜
关键词:P16KI67阴道镜宫颈上皮内病变
乳管镜灌洗液液基细胞学检查与脱落细胞学检查的病理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对比分析乳头溢液患者脱落细胞学检查、乳管镜检查后灌洗液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病理活检结果。方法100例具有乳头溢液临床表现的患者,均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乳管镜灌洗液液基细胞学检查及病理活检。观察患者的病理活检结果,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脱落细胞学检查、乳管镜灌洗液液基细胞学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100例患者中,乳腺浸润性癌1例,乳腺原位癌1例,乳腺非典型增生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70例,乳腺良性病变(包括纤维腺瘤、纤维囊性乳腺病及普通型增生)22例,乳腺导管扩张症4例。乳管镜灌洗液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准确率及总准确率分别为85.71%、81.00%,均高于脱落细胞学检查的42.86%、4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查方法对乳腺浸润性癌、乳腺原位癌、乳腺非典型增生、乳腺良性病变及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头溢液应用乳管镜灌洗液液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显著提升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
王丽丽黄晖徐曙光许焕玲岑红艺
关键词:乳管镜液基细胞学脱落细胞学病理
纤维乳管镜检查与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具有乳头溢液表现的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纤维乳管镜检查与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具有乳头溢液表现的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100例具有病理性乳头溢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纤维乳管镜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和手术标本活检检查。对比纤维乳管镜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纤维乳管镜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手术标本活检检查的结果。结果手术标本活检检查结果显示:乳头状肿瘤70例,导管上皮增生6例,乳腺癌4例,乳腺其他良性病变20例。纤维乳管镜检查结果显示:乳头状肿瘤55例,导管上皮增生3例,乳腺癌2例,乳腺其他良性病变40例。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乳头状肿瘤53例,导管上皮增生2例,乳腺癌2例,乳腺其他良性病变43例。纤维乳管镜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乳头状肿瘤65例,导管上皮增生5例,乳腺癌3例,乳腺其他良性病变27例。纤维乳管镜诊断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乳头状肿瘤、导管上皮增生及乳腺癌)的符合率为75.00%(60/80)。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乳头状肿瘤、导管上皮增生及乳腺癌)的符合率为71.25%(57/80)。纤维乳管镜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乳头状肿瘤、导管上皮增生及乳腺癌)的符合率为91.25%(73/80)。纤维乳管镜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于纤维乳管镜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30、10.503,P<0.05)。结论纤维乳管镜与液基细胞学联合检查对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王丽丽黄晖徐曙光许焕玲岑红艺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检查乳头溢液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
CD138对慢性子宫内膜炎所致的复发性流产患者诊治价值探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膜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配体蛋白聚糖-1 (CD138)对慢性子宫内膜炎所致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13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检查项目不同分为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行子宫内膜活检,每例标本均行HE切片及CD138免疫组化染色,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将CD138阳性者纳入A组,对其进行抗炎及宫腔灌注治疗。对照组仅行子宫内膜活检,每例标本均行HE切片染色,不做CD138免疫组化染色。于A组治疗后,A组与对照组均计划妊娠,比较其妊娠成功率。结果研究组CD138阳性率高于HE阳性率(P <0.05);A组妊娠成功率为75.76%,高于对照组的54.00%(P <0.05)。结论 CD138在慢性子宫内膜炎致复发性流产患者诊治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为治疗提供有效指导,进而提高患者妊娠成功率。
梁宝珠吴晓明徐曙光练丽娟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
凋亡抑制蛋白Apollo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Apollon在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宫颈癌组织、20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H-CIN)、20例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L-CIN)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Apollon的表达情况。结果:Apollon在正常宫颈组织、L-CIN组织、H-CIN组织、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0.00%、(48.82±8.83)%、(88.49±7.79)%、(92.16±5.46)%,宫颈癌、H-CIN、L-CIN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H-CIN与L-C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宫颈癌与H-C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ollon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Apollon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林苏瑜徐曙光章洁琳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
江门市郊区农村妇女宫颈癌普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江门市郊区农村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情况,探讨用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方法开展宫颈癌普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传统宫颈刮片TBS分级报告法对10 412例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疾病筛查,对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了解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情况。结果:在10 412例官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中,阴性(NSIL)10 309例,细胞学异常103例,包括直接诊断为宫颈癌1例。进行阴道镜检查103例,病理诊断宫颈癌前病变24例,宫颈癌6例,炎症改变73例。结论:积极对农村妇女进行普遍性宫颈癌筛查可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并降低宫颈癌的发生;传统宫颈刮片TBS分类法检查无痛苦、无损伤、简便易行、价格低廉,可作为群体性宫颈癌普查的首选。
覃钰纯范利军徐曙光
关键词:宫颈癌普查宫颈刮片
穿刺病理诊断在乳腺乳头状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年
目的探究穿刺病理诊断在乳腺乳头状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乳腺乳头状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经穿刺病理确诊于4周内接受病变手术切除治疗。以切除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穿刺病理诊断结果。结果30例确诊患者的穿刺病理诊断结果显示:乳头状癌1例、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3例,乳头状瘤伴普通型增生6例,乳头状瘤伴间质硬化10例,乳头状瘤10例;切除病理诊断结果显示:乳头状癌2例(其中1例为乳头状瘤)、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3例,乳头状瘤伴普通型增生6例,乳头状瘤伴间质硬化10例,乳头状瘤9例。以切除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穿刺病理诊断的准确率为93.33%(28/30)。其中穿刺病理诊断将1例乳头状瘤误诊为乳头状癌,误诊率为3.3%。结论切除病理诊断方式虽然能够让病情更明确,但对患者创伤性较大;穿刺病理诊断则可让患者避免损伤过大,能够提示病变性质,但可能导致病情被低估。
王丽丽徐曙光黄晖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20例病理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病理特点及相关病因。方法回顾性研究20例新生儿肺透膜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为其临床特征,多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临床病死率高,X线胸部摄片为其重要辅助诊断。病理检查肺泡管壁及终末细支气管的内壁均附有嗜伊红性物质为确诊依据。结论早产儿、低体重儿最易发生肺透明膜病,应积极预防,加强孕妇保健。
徐曙光杨月兰
关键词:肺透明膜病病理检查新生儿
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SOX2蛋白表达水平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8年
目的:观察SOX2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96例宫颈鳞癌组织、75例宫颈CIN组织、44例正常宫颈组织行SP免疫组化法检测,观察SOX2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肿瘤分期、病理分化以及淋巴转移与SOX2-mRNA水平的关系。结果:宫颈鳞癌组织的SOX2-mRNA相对表达量为0.895±0.197明显高于CIN组织(0.453±0.068)和正常宫颈组织(0.218±0.0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a期宫颈鳞癌组织的SOX2阳性表达率为82.50%,显著高于Ⅰ期的51.79%,低分化宫颈鳞癌组织的SOX2阳性表达率94.44%,显著高于中分化(69.70%)和高分化(51.85%);有淋巴结转移宫颈鳞癌组织的SOX2阳性表达率84.21%,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50.34%,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X2蛋白可能参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在了解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胡幸徐曙光符青云
关键词:宫颈鳞癌SP免疫组化法
阴道镜与病理活检联合筛查宫颈病变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评价电子阴道镜与病理活检合用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电子阴道镜检查与病理活检合用对宫颈病变进行筛查,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电子阴道镜检查2915例,671例在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显示:宫颈癌13例(1.94%);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30例(4.47%),其中CINⅠ25例(3.72%),CINⅡ3例(0.45%),CINⅢ2例(0.3%);宫颈炎性病变628例(93.59%);其它5例,占0.75%。阴道镜诊断宫颈癌和CIN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8.42%(13/19)和68.18%(30/44),假阳性率为31.75%(20/63)。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与病理活检合用能及时发现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提高宫颈癌、癌前病变早期诊断率。
杨月兰徐曙光李彩玉
关键词:阴道镜检查病理活检宫颈病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