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培飞
-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东交通大学基础科学学院化学化工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用改良硫酸法从油茶壳中提取糠醛的响应面法优化被引量:12
- 2011年
- 研究了用改良硫酸法从油茶壳中提取糠醛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法考察了液料比、水解反应时间、水解反应温度3个因素对糠醛提取率的影响,并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5.96 mL/g;水解反应时间3.33 h;水解反应温度140℃。在此条件下,糠醛提取率的预测值为1.78%,验证试验值为1.93%,说明响应面法优化油茶壳中提取糠醛的工艺可行。
- 杨小敏刘建平李倩倩徐培飞胡林
- 关键词:糠醛响应面法
- 稀土固体超强酸S2O82-/ZrO2-La2O3的制备及其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 固体超强酸克服了液体酸催化剂的许多弊端,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其中, 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由于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对环境污染小、不腐蚀设备等优点而成为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通过稀土元素镧的负载和用S2O...
- 徐培飞
- 关键词:酯化反应
- 文献传递
- 聚甲基丙烯酸十六酯的合成及其吸油性
- 2010年
- 以甲基丙烯酸、十六醇为反应物,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合成了甲基丙烯酸十六酯。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通过溶液聚合得到聚甲基丙烯酸十六酯树脂。以树脂吸收甲苯的质量为考察指标得出最佳合成条件:交联剂用量为0.8 phr,引发剂用量为1.0 phr,反应温度为80℃。此条件下得到的树脂吸油倍率可达14.1g/g。树脂经过甲苯洗涤后的二次吸油倍率可提高到21.4g/g,吸油速率变化不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树脂中不再含有单体中的碳碳双键。
- 刘建平杨小敏李倩倩徐培飞胡林
- 关键词:高吸油性树脂甲基丙烯酸十六醇
- TMA-APEG-AMPS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制备被引量:2
- 2013年
-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以酒石酸改性的马来酸酐(TMA)、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共聚单体,合成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PTAA。以净浆流动度为考查指标,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A为0.01 mol、n(APEG)∶n(AMPS)=2.28、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的用量为单体总量的3%、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3 h时,所合成的减水剂在用量为1.0%时,其净浆流动度可达288 mm。
- 刘建平徐培飞
- 关键词:酒石酸马来酸酐烯丙基聚乙二醇减水剂
- 稀土固体超强酸S_2O_8^(2-)/ZrO_2-La_2O_3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被引量:8
- 2015年
- 以柠檬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在稀土超强酸S2O82-/Zr O2-La2O3的催化下合成柠檬酸三丁酯。通过XRD和红外光谱确定了稀土元素La的掺量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用正交优化实验优化了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对酯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a掺量为0.07 mol·L-1所得催化剂性能最佳,柠檬酸三丁酯最优催化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75℃,醇酸摩尔比4.0∶1,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2.0%,反应时间180 min,酯化率可达98.27%。催化剂可循环使用5次而不会明显降低活性。经折光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测定,所合成产物为柠檬酸三丁酯。
- 刘建平吴丽丽张俊俊徐培飞
- 关键词:柠檬酸三丁酯稀土固体超强酸酯化率
- 基于AIBA引发体系的聚丙烯酰胺合成与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以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与过硫酸铵(APS)组成复合引发体系,采用分段引发法,在水溶液中聚合出了聚丙烯酰胺。以单体浓度、引发剂配比、初引发温度和尿素用量为实验因素,以分子量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单体浓度40%,APS∶AIBA为1∶2,初引发时间为1 h,尿素占单体为0.05,合成出的PAM分子量达到550.6万。絮凝性实验表明分子量越高絮凝效果越好,溶解性实验说明合成时加入尿素会有效缩短溶解时间。
- 刘建平王雪芳杨小敏徐培飞
-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