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书雯
- 作品数:98 被引量:44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核磁共振研究
- 目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发病率有逐年递增的趋势,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研究表明VD的危险因素包括人口因素(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种族等)、高血压、心脏...
- 陈伟平徐书雯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性痴呆核磁共振成像动脉超声
- 文献传递
- 老年急性脑梗塞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 本文主要研究老年急性脑梗塞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表明:从本研究中看来,存在饮水呛咳和(或)意识障碍的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对于存在饮水呛咳和(或)意识障碍的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应及早预防肺部感染。在临床工作中,积极预防...
- 徐书雯罗姝旖杨帆王宝萍
-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病理机制
- 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 Alzhei mer disease,SAD)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4-11—2005-10作者医院门诊及住院SAD患者43例,其中轻度痴呆18例,中度痴呆19例,重度痴呆6例。对照组35例为同期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外周血清BDNF水平。结果SAD组和对照组间性别(χ2=0.0042,P=0.9483)、年龄(t=0.38,P=0.7023)及血清BDNF水平(t=0.60,P=0.55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轻、中、重度SAD组及对照组间血清BDNF水平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F=0.89,P=0.4526)。结论SAD患者外周血清BDNF水平无明显变化,血清BDNF水平不能作为SAD诊断的标志物,也不能反映痴呆的严重程度。
- 高广生徐书雯李东风
- 关键词: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4157例神经科75岁及以上老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分析
- 目的:回顾性分析神经科≥75岁住院老人疾病规律及构成情况.方法:Excel统计分析2011-2014年我院神经科≥75岁住院患者一般资料、出院诊断、疾病类型分布等(疾病诊断按ICD-10标准诊断和分类).结果:≥75岁住...
- 徐书雯粱玲
-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高龄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的研究
- :评价高龄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远期疗效. 方法:19例椎动脉狭窄患者(男18例,女1例;平均年龄78.5±5.3岁)接受了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手术治疗.术前常规进行脑血管评估,行颈...
- 段金海徐书雯莫建伟肖豪向绍通
- 关键词:椎动脉狭窄脑血管疾病高龄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 影像学检查在痴呆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
- 痴呆是一类以智能减退和行为及人格改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其常见原因是Alzheimer氏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目前痴呆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PET检查、脑脊液检查及病理检查等。PET检查中...
- 徐书雯
- 文献传递
- 无症状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与脑血流灌注的关系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CI)患者认知障碍与脑血流灌注的关系。方法32例SCI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组分别完成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的评定及SPECT脑血流灌注检测,比较两组中轻度认知障碍(MCI)的发生率,并分析各组脑血流灌注的特点。结果SCI组中MCI的发生率为34.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28%(P<0.01)。SCI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在双侧颞叶、顶叶、额叶及基底节区明显减低(P<0.05,P<0.01),其中MCI组双侧颞叶、顶叶的脑血流灌注明显低于非MCI组。相关分析显示MCI组MMSE分值与双侧顶叶及左侧颞叶脑灌注呈正相关。结论SCI可以明显提高MCI的发生,脑血流灌注减低在MCI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何池忠刘新通徐书雯莫建伟王淑侠
- 关键词:无症状脑梗死SPECT轻度认知障碍
- 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 目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神经营养素家族一员,近几年研究认为BDNF与阿尔茨海默病(AD)有着密切关系,有研究结果表明BDNF基因启动子区C270T多态性是AD发病的危险因素,但研究结果很不一致,本研究检测汉...
- 高广生徐书雯李东风
- 文献传递
- 临床评估和影像学检查在痴呆鉴别与诊断中的应用
- 进行头颅MR(海马萎缩)或PET(颞叶代谢减低)对诊断AD有帮助,但是特异性不高,特殊示踪剂如11C-PIB(匹茨堡化合物B)能选择性与淀粉状蛋白斑结合,从而观察到AD患者的老年斑和NFT;并有助于AD与额颞叶痴呆的鉴别...
- 徐书雯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影像学检查
-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6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分析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方法对63例SA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AE组危险因素以高血压为主,均有神经局灶体征,较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多缓慢起病,临床症状呈阶梯样进展。58例CT扫描在双侧侧脑室周围白质区及半卵圆中心可见不同程度大致对称的低密度影,均合并腔隙性梗死。44例做MRI检查,T2加权像均表现为环绕侧脑室周围对称、大片融合的长T1、长T2异常信号,腔隙性梗死灶数目明显多于CT,呈点条状高信号影。结论SAE以高血压、较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常见卒中样发作为主要临床特征,CT及MRI表现为侧脑室周围广泛融合成片的脑白质病变,并有脑室周围白质的明显萎缩及双侧脑室对称性扩大。
- 高国栋莫建伟徐书雯
- 关键词: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