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洪娟

作品数:30 被引量:354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磁共振
  • 12篇肿瘤
  • 11篇成像
  • 7篇乳腺
  • 7篇波谱
  • 7篇磁共振成像
  • 6篇磁共振波谱
  • 5篇乳腺肿
  • 5篇恶性
  • 4篇腺肿瘤
  • 4篇X线
  • 4篇X线计算
  • 4篇X线计算机
  • 4篇病理
  • 3篇单体素
  • 3篇影像
  • 3篇质子磁共振
  • 3篇质子磁共振波...
  • 3篇乳腺肿块
  • 3篇乳腺肿瘤

机构

  • 17篇山东省立医院
  • 11篇山东大学
  • 10篇临沂市人民医...
  • 3篇山东省千佛山...
  • 2篇泰山医学院
  • 2篇兖州市人民医...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济南市传染病...
  • 1篇日照市人民医...
  • 1篇常州市妇幼保...

作者

  • 27篇彭洪娟
  • 14篇赵斌
  • 12篇蔡世峰
  • 4篇王光彬
  • 4篇姚其卫
  • 4篇高佩虹
  • 4篇于台飞
  • 2篇马凌云
  • 1篇戴威娜
  • 1篇李乐才
  • 1篇李慧华
  • 1篇于晓东
  • 1篇刘绍玲
  • 1篇刘绍玲
  • 1篇孙宪昶
  • 1篇赵子凤
  • 1篇马睿
  • 1篇李吉昌
  • 1篇赵宁
  • 1篇何敬振

传媒

  • 12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全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5
  • 4篇200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上腺囊肿的CT、MRI诊断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囊肿的CT、MRI表现,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肾上腺囊肿的CT、MPI表现。结果:9例肾上腺囊肿,5例行CT检查:1例呈圆形,2例呈椭圆形,2例呈分叶状。平扫囊肿密度均匀,CT值15~35HU,3例囊壁有钙化;增强扫描囊内均无强化,2例囊壁呈环形强化,3例囊壁无强化。4例行MR平扫:均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并且囊内可见分隔,分隔与液体相比呈短T1短T2异常信号,厚薄均匀,边缘光滑。结论:CT、MRI是肾上腺囊肿定位、定性诊断较为可靠和准确的方法。
彭洪娟赵斌马凌云蔡世峰
关键词:囊肿肾上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1H MRS在脑肿瘤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5年
1HMRS能无创性的提供脑肿瘤的生化信息 ,是传统影像学方法所不能获得的。本文主要综述了1 HMRS在不同脑肿瘤中代谢物的变化及其对脑肿瘤诊断、鉴别诊断、肿瘤转归、穿刺活检定位等方面的应用。
彭洪娟蔡世峰赵斌
关键词:质子磁共振波谱脑肿瘤
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分析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病灶单发18例,多发7例,共37个病灶,其中幕上33个,幕下4个。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MRI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均见肿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瘤周多为轻、中度水肿。结论:原发性脑淋巴瘤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与其它颅内病变有重叠及类似之处,认真分析其特点,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黄霞彭洪娟李丕敬蔡世峰
关键词:脑淋巴瘤影像磁共振成像
对比剂优化注射在双源CT急性胸痛筛查中的价值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对比剂优化注射在双源CT(DSCT)在急性胸痛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72例急性胸痛患者行胸痛三联筛查,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6例),采用对比剂分段优化注射;对照组(36例),采用全剂量注射;分别测量降主动脉、肺动脉及冠状动脉平均强化CT值及图像质量评分并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全部患者图像质量均能达到诊断要求,两组间降主动脉、肺动脉及冠状动脉平均强化CT值及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剂分段优化注射可以保证图像质量,减少对比剂用量。
刘培政刘红彭洪娟曹慧芳
关键词:对比剂剂量
MSCT增强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在下咽癌诊断及术前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下咽癌发病率较低,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3%,肿瘤的位置及其对周围结构的侵犯情况对于手术计划的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日照市人民医院2002年1月-2011年5月的下咽癌25例,旨在探讨MSCT三期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组(multiplanereformation,MPR).
曹汉海邵江彭洪娟姚其卫马健
关键词:咽肿瘤X线计算机
^1HMRS基本原理及成像技术被引量:17
2004年
磁共振波谱作为无创性地检测人体生化代谢的唯一手段 ,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开始应用于临床。原理包括化学位移和自旋耦合。正确的定位是测量准确的关键 ,目前最常用的空间定位技术有STEAM和PRESS序列。1HMRS的敏感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如原子核的自然丰度、固有的敏感性、机器的性能指标及其序列参数、体素的位置及大小、磁场强度、对比剂等。总之 ,MRS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应予综合考虑。本文对1HMRS的基本原理、空间定位技术及影响因素加以综述。
彭洪娟赵斌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定位技术影响因素
乳腺肿块动态增强及高分辨MRI表现与病理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8
2005年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和高分辨MRI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形态学及血液动力学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其相关性.方法:31例女性患者,年龄21~66岁,平均44.6岁.所有病例均行动态增强和高分辨MRI扫描,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速率2.5ml/s.评价病灶增强图像形态学特点,并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31例患者MRI共发现51个病灶.其中恶性12例20个病灶,良性19例31个病灶.以形态不规则、毛刺征、环形强化作为诊断乳腺癌标准,敏感性分别为60%、70%、80%,特异性83.9%、100%、93.5%,准确率74.5%、88.2%、88.2%.纤维腺瘤或纤维腺瘤样增生特征性表现有分叶状、压脂T2WI及增强后低信号分隔,敏感性分别为68%、60%、72%,特异性分别为92.3%、92%、96.2%,准确率80.4%、76.5%、84.3%.早期增强率和时间信号百分比曲线类型分布在良恶性病灶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以Ⅱ型、Ⅲ型曲线作为诊断乳腺癌的标准,敏感性90%,特异性86.6%,诊断准确率88%.结论:乳腺癌的特征性表现有形态不规则、环形强化和毛刺征.纤维腺瘤特征性表现有分叶状、T2WI及强化后可见低信号间隔.动态增强扫描中乳腺病变的时间-信号强度百分比曲线对鉴别良、恶性病变有较大意义,但是部分良、恶性病灶的曲线有重叠表现.
高佩虹赵斌蔡世峰王光彬彭洪娟
关键词:乳腺疾病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MR低信号分隔征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评价MR低信号分隔征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12例20个乳腺癌和14例25个纤维腺瘤的MR表现特点,分析低信号分隔征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乳腺癌和纤维腺瘤在MR抑脂T2 WI信号可为等、高信号,低信号,混杂信号,3种信号在乳腺癌分别为5、11、4个,在纤维腺瘤分别为11、10、4个,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64,P=0.414)。病灶形状可分为不规则形、类圆形和分叶状,3种形状在乳腺癌和纤维腺瘤分别为12、7、1个和1、7、1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262,P=0.000)。纤维腺瘤特征性表现分叶状、抑脂T2 WI及增强后低信号分隔征,诊断纤维腺瘤的敏感度分别为68%(17/25)、52%(13/25)、72%(18/25),特异度分别为95%(19/20)、90%(18/20)、95%(19/20)。结论低信号分隔征是诊断乳腺纤维腺瘤较特异的征象之一。
高佩虹赵斌蔡世峰王光彬彭洪娟刘绍玲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双侧肾上腺巨大囊肿1例
2004年
彭洪娟赵斌蔡世峰
关键词:肾上腺囊肿
乳腺癌影像学表现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超声、数字化X线摄影、MRI的影像学特征表现,提高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选取经临床及影像综合诊断为乳腺恶性肿瘤,最终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病例156例,对其超声、数字化X线摄影、MRI影像资料中的肿块大小、形态、边缘、肿块内钙化形态等表现综合分析。结果156例乳腺癌的超声学表现,其中,肿块大小:>3 cm 34例(21.8%)、<3 cm 122例(78.2%);形态不规则:140例(89.7%);边界欠清楚:126例(80.7%);内部回声不均匀,低回声:136例(87.1%);低回声区后的衰减:92例(58.9%);动静脉存在血流信号:126例(82.7%)。40例乳腺癌的数字化X线摄影表现,其中,泥沙型钙化18例(45.0%),簇状钙化9例(22.5%),颗粒性钙化6例(15.0%),毛刺肿块4例(10.0%),分叶肿块3例(7.5%),阳性导管征1例(2.5%),彗星尾征1例(2.5%)。23例乳腺癌的MRI表现,其中,肿块形态毛刺状6例(26.0%),分叶状3例(13.0%),星芒状2例(8.6%),增强扫描T1WI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12例(52.2%),11例强化曲线为快进快出型。结论乳腺癌的超声、数字化X线摄影、MRI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病史并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该病的早发现和早期治疗。
高敏彭洪娟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检查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