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咯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7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咯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10d为1个疗程。结果: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第5天、10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咯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疗效显著。
- 张舸
- 关键词:丁咯地尔依达拉奉脑梗死
- 纤溶酶治疗超出溶栓时间窗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纤溶酶治疗超出溶栓时间窗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2例发病超过6 h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及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纤溶酶静脉滴注,100 U/(次.d),14 d为1个疗程。结果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第7天、第14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溶酶治疗超出溶栓时间窗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 张舸
- 关键词:纤溶酶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 脑微出血患者血清Aβ1-40、Aβ1-42检测及其意义
- 2017年
- 目的探究对脑微出血患者进行血清Aβ1-40、Aβ1-42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洛阳东方医院收治的36例脑微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河南科技大学附属洛阳东方医院接受检查的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Aβ1-40和Aβ1-42水平,比较其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Aβ1-40水平较对照组高,而Aβ1-42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微出血患者血清Aβ1-40、Aβ1-42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对其进行检测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 张舸朱晓临
- 自由基清除剂与亚低温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亚低温联合自由基清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88例患者,按照双盲法分2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自由基清除剂联合亚低温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效果分别为72.73%和9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乳酸和血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并发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亚低温联合自由基清除剂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减少了神经细胞受损,降低致残率与病死率。
- 张舸朱晓临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亚低温自由基清除剂
- 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将80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7d为1个疗程。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
- 张舸
- 关键词:纤溶酶依达拉奉短暂脑缺血
- 纤溶酶联合丁咯地尔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纤溶酶联合丁咯地尔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8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及对照组(44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纤溶酶联合丁咯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14d为1个疗程。结果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7、14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溶酶联合丁咯地尔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疗效显著。
- 张舸
- 关键词:纤溶酶丁咯地尔脑梗死疗效观察
-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 2017年
-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抽签方式,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而对于观察组的30例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方式治疗两周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同时,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优,并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尤瑞克林与依达拉奉联合使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可靠且疗效较为显著的,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应用与推广。
- 张舸朱晓临
- 关键词:尤瑞克林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
- 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 2012年
- 目的观察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与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14 d为1个疗程。结果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7、14 d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 张舸
- 关键词:纤溶酶依达拉奉脑梗死疗效观察
- 脑梗死后炎性因子的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脑梗死后炎性因子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03—2016-04我院收治的脑梗死42例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4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不同时间点2组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研究组各个时间段的IL-6水平较高(P<0.05),IL-6水平在1周时间段达到巅峰;相比研究组,对照组各个时间段TNF?α水平相对较低(P<0.05),在发病3d后TNF?α水平达到顶峰,然后呈递减趋势;不同时间段,研究组与对照组IL-10水平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周后,IL-10水平达到巅峰,然后呈递减趋势。结论脑梗死患者IL-10、TNF?α和IL-6水平在血清中相对较高,动态变化有一定规律,可为今后治疗该病提供依据。
- 张舸朱晓临
- 关键词:炎性因子脑梗死
- 超声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初步疗效观察
- 2006年
- 朱晓临张舸任琳李保国
- 关键词:帕金森病超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