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毅强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月变化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水生
  • 1篇水生生物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汞
  • 1篇总汞
  • 1篇污染
  • 1篇污染评价
  • 1篇后向轨迹
  • 1篇甲基汞
  • 1篇海产
  • 1篇海产品
  • 1篇

机构

  • 3篇环境保护部华...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太原科技大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海南省环境科...

作者

  • 3篇张毅强
  • 3篇陈来国
  • 3篇刘明
  • 2篇孙家仁
  • 1篇许振成
  • 1篇祝玉杰
  • 1篇李杰
  • 1篇叶芝祥
  • 1篇何秋生
  • 1篇谢东海
  • 1篇高志强
  • 1篇雷育涛
  • 1篇赵伟

传媒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海南五指山大气气态总汞含量变化特征被引量:8
2015年
利用高时间分辨率自动测汞仪(Tekran 2537B)于2011-05~2012-05对五指山大气气态总汞(TGM)进行了连续1 a的观测.结果表明,五指山TGM含量为(1.58±0.71)ng·m-3,与全球大气汞背景值相当,表明五指山大气几乎没有受到明显的大气汞污染.TGM的月变化特征表现为2011年6~8月和2012年3~5月TGM含量较低,2011年9月~次年1月含量较高,热带季风是影响TGM月变化的主要因素.五指山TGM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小时均值最低值出现在09:00,峰值出现在19:00,白天TGM浓度低于晚上.日变化受汞长距离迁移和本地气象条件的共同影响.后向轨迹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汞从中国大陆的长距离迁移为五指山TGM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雷育涛刘明陈来国谢东海林道征赵明江张毅强孙家仁
关键词:月变化日变化后向轨迹
珠江入海口海产品中总汞与甲基汞含量特征及食用风险被引量:16
2015年
为了解珠江入海口不同种类海产品中汞和甲基汞的分布特征,并评估此区域内海产品的食用人群的暴露风险,于2015年春季在珠江入海口海域捕捞11 种不同种类的海产品,利用直接燃烧-原子吸收法和KOH/H2O 消解-气相色谱(GC)-冷原子荧光(CVAFS)法分别分析其肌肉中总汞(THg)和甲基汞(MeHg)含量.结果表明,THg 质量分数范围为27.1-231.4 μg·kg^-1(干质量,下同),MeHg 质量分数范围为21.7-197.0 μg·kg^-1(干质量,下同),不同种类的海产品THg 和MeHg 质量分数均值排序为:鱼类(152±75.1 μg·kg^-1,127±58.0 μg·kg^-1)〉甲壳类(87.7±44.2 μg·kg^-1,63.4±34.1 μg·kg-1)〉贝类(29.7±7.2 μg·kg-1,24.3±3.2 μg·kg-1),处于食物链不同营养层级解释了这种含量差异.与国内其它地区海产品相比,珠江入海口鱼类THg 和MeHg 明显高于其它地区野生捕捞或市售鱼,贝类THg 和MeHg 含量与其它地区相差较大,而甲壳类相差甚微.海产品中汞绝大多数以MeHg 形式存在,MeHg 占THg 的比例范围为70.2%-92.9%.同种类不同生物体内MeHg 和THg 的含量与其捕食水层有关,以中下层或底层生物为食的鱼类体内MeHg 和THg 含量明显高于以中上层生物为食的枪乌贼(Loligochinensis).所有海产品中MeHg 含量均低于国内外相关标准限值.通过对人群食用暴露风险评估表明,人群食用该区域内海产品MeHg 最大摄入量为0.20 μg·g^-1·d^-1 远低于美国EPA 颁布的MeHg 摄入量参考限值(1.1 μg·g^-1·d^-1)和WHO/FAO 制定的临时性周可承受摄入量(0.23 μg·g^-1·d^-1),食用人群的暴露风险在安全范围内.
高志强张毅强李杰陈来国刘明赵伟许振成
关键词:水生生物总汞甲基汞
西藏土壤汞的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解西藏地区土壤汞的污染水平与现状,采集西藏四区一市(拉萨、林芝、那曲、阿里、日喀则)耕地、冲积土、草地、荒地4种类型的土壤,其中表层土壤54个,剖面样品18个。利用直接加热-金管富集-原子吸收法对土壤中汞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藏地区土壤中汞含量平均含量为0.026 mg·kg-1,低于我国土壤中汞的背景值,与先前西藏土壤中汞的含量相近。部分样品中汞的含量较高,其中最大值为0.563 mg·kg-1,可能与人为源点状污染有关。西藏土壤汞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势分布特征,土壤中汞含量从东南到西北逐渐降低。这与西藏的地势条件和人为活动有关。由于土壤中有机质与人为影响的差异,不同类型土壤中耕地土壤汞含量最高(0.051 mg·kg-1),冲积土最低(0.015 mg·kg-1),偏远地区荒地汞含量最稳定。西藏东南和西北地区土壤汞的垂直分布特征有明显的差异,西北低汞含量地区垂直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表层>中层>底层,而东南地区分布规律并不明显,人为翻动频繁和较复杂汞来源与迁移是造成都东南部耕地土壤和河滩土汞含量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以西藏土壤背景含量水平为单因子污染评价标准,结果显示西藏27.4%的土壤处于中度或重度污染,31.5%处于无污染状态,人为活动对西藏地区土壤中汞含量的升高有较大的贡献。
祝玉杰张毅强刘明陈来国何秋生叶芝祥孙家仁
关键词:土壤污染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