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明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合川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NKT细胞
  • 1篇导管
  • 1篇胸膜
  • 1篇胸膜炎
  • 1篇胸腔
  • 1篇胸腔注射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患者
  • 1篇诊病
  • 1篇鼠肝
  • 1篇尿激酶
  • 1篇腔注射
  • 1篇确诊
  • 1篇确诊病例
  • 1篇中心静脉
  • 1篇中心静脉导管
  • 1篇注射
  • 1篇细胞功能

机构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合川区人民医...

作者

  • 5篇张建明
  • 3篇石统东
  • 3篇邓红丽
  • 2篇赵余
  • 2篇陈敏
  • 1篇任红
  • 1篇雷宇
  • 1篇孙航
  • 1篇汪晓凤
  • 1篇陈春波
  • 1篇刘贤芬

传媒

  • 3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2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NKT细胞在HBV感染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0年
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细胞)是一种同时具有NK细胞和T细胞表型及功能特征的淋巴细胞亚群。通过识别CD1d提呈的糖脂类抗原,NKT细胞活化后可迅速产生大量细胞因子而起着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的作用。NKT细胞在肝脏中含量相对较丰富,故近年来关于NKT细胞在肝脏疾病尤其是HBV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
张建明石统东
关键词:NKT细胞HBV感染
HBV转基因小鼠肝脏NKT细胞功能与PD1、CD28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HBV转基因小鼠肝脏中NKT细胞的功能与表面PD1、CD28表达的关系。方法分离小鼠肝脏、脾脏、胸腺和腹膜淋巴结单个核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分别检测其淋巴细胞中NKT细胞的频率,同时检测肝脏NKT细胞PD1、CD28的表达及IFN-γ、IL-4的分泌功能,比较肝脏、脾脏、胸腺和腹膜淋巴结这几个主要免疫组织淋巴细胞中NKT细胞所占的比例,并分析肝脏NKT细胞PD1、CD28的表达与细胞功能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同品系小鼠比较,HBV转基因小鼠肝脏、脾脏、胸腺和腹膜淋巴结NK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与脾脏、胸腺和腹膜淋巴结相比,肝脏淋巴细胞中含有大量的NKT细胞;与正常同品系小鼠比较,HBV转基因小鼠肝脏NKT细胞PD1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CD28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肝脏NKT细胞IFN-γ、IL-4的分泌功能明显降低(P<0.05)。结论肝脏中含有大量的NKT细胞,HBV转基因小鼠肝脏NKT细胞的功能存在明显的缺陷,并提示PD1的增加和CD28的降低可能与NKT细胞功能的下调密切相关。
汪晓凤邓红丽张建明雷宇陈敏石统东
关键词:HBV转基因小鼠NKT细胞CD28细胞功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研究
202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选取2020年1-4月该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22例作为研究目标,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职业、流行病学史、入院前病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胸部CT影像表现等。结果22例确诊患者中男性偏多(54.5%),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从事餐饮服务者9例(40.9%);14例(63.6%)有2周内武汉旅居史或接触从武汉回来的发热/呼吸道症状患者;家族聚集性发病者15例(68.2%);存在发热症状者11例(50.0%),咳嗽症状18例(81.8%),消化道症状1例(4.5%);患者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下降明显,肝酶、肌酶、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多数患者存在典型的病毒性肺炎影像学特征。结论大多数患者临床预后良好,儿童病例病情较轻,老年人尤其是合并基础疾病者病情较重。
张建明邓红丽李晓霞赵余陈彦超刘力源裴昌丽
关键词:确诊病例发热聚集性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NKT细胞PD-1表达的变化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中iNKT细胞比例、细胞因子分泌能力以及其表面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 1,PD-1)的表达情况。方法采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利用CD3、TCR Vα24、TCR Vβ11、CD279单克隆抗体标记后经流式细胞术直接检测iNKT细胞比例及其PD-1表达比例;采用PMA+Ionomycin体外活化iNKT细胞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胞内IFN-γ分泌情况。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NKT细胞比例[(0.09±0.04)%]与健康对照者[(0.11±0.07)%]相比无明显差异,但体外活化后胞内IFN-γ分泌量减少[(24.64±7.71)%vs(42.35±11.60)%],且iNKT细胞PD-1表达升高[(36.7±9.7)%vs(16.2±5.4)%]。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NKT细胞功能的下降可能与其表面负性刺激分子PD-1表达上调密切相关。
张建明陈春波陈敏孙航石统东任红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INKT细胞IFN-Γ
经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胸腔注射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 探讨经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尿激酶、地塞米松、异烟肼等药物胸腔注射对结核性胸膜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给予3HRZE/6HR方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行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给予尿激酶、地塞米松、异烟肼等药物胸腔注射;对照组仅给予胸腔穿刺抽液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胸水完全消退时间、有无胸膜增厚、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气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1周时有效率46.7%,明显高于对照组(2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800,P=0.028);观察组胸水完全消退时间(20.5±6.7)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5.1±7.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484,P=0.016);观察组胸膜增厚发生率26.7%,低于对照组的4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44,P=0.03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的2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43,P=0.044);观察组住院时间(9.4±2.7)d,对照组住院时间(10.3±2.8)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0,P=0.209);观察组住院费用(6 675.4±1 818.4)元,对照组住院费用(7 508.9±1 692.1)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8,P=0.071).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尿激酶等药物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胸腔穿刺抽液术,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张建明邓红丽赵余李晓霞刘贤芬裴昌丽陈彦超
关键词:胸膜炎中心静脉导管尿激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