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婵
- 作品数:42 被引量:294H指数:13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痛经伴发痤疮病机治法探讨被引量:3
- 2021年
- 痛经虽与痤疮分属不同疾病,但二者病因病机却有相似之处,气滞、血瘀、寒凝、湿热等病理产物不仅可以瘀阻胞宫经脉致使“不通则痛”,亦可诱导痤疮的发生。如气滞血瘀型痛经,日久化火上炎,痤疮丘疹色红,皮损经前加重;湿热蕴结型痛经,热盛肉腐成脓,痤疮囊肿脓疱,面部油腻痒痛;寒热错杂型痛经,少腹冷痛喜暖,目赤咽干面红,粉刺丘疹黑头。故临证时应异病同治,随证变法,施以疏肝理气除郁热、清热利湿化腐脓、清上温下调寒热、火针刺疮消疡肿等法治疗。
- 高强赵佳琪张天婵丛慧芳
- 关键词:痛经痤疮异病同治疏肝清热行气活血
- 铜砭刮痧联合桂香温经止痛胶囊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0
- 2020年
- 目的:观察和比较铜砭刮痧联合桂香温经止痛胶囊与单纯口服桂香温经止痛胶囊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5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单纯桂香温经止痛胶囊治疗,主要成分为山药、白芍、小茴香、官桂、细辛、延胡索、五灵脂、川牛膝、当归、水蛭、山茱萸等,每日3次,每次4~6粒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铜砭刮痧法治疗,主要以督脉、八髎穴、臀部、带脉、小腹、腹股沟为重点刮痧治疗部位,每周治疗1次,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经期正常口服药物及刮痧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卵巢异位囊肿大小改善情况。结果:3个疗程结束后,组内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2个疗程后和治疗3个疗程后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3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积分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各症状积分较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总有效率96.43%(27/28)优于对照组的78.57%(22/28)(P<0.05)且治疗组包块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铜砭刮痧联合桂香温经止痛胶囊及单纯桂香温经止痛胶囊治疗均能够改善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铜砭刮痧联合桂香温经止痛胶囊的疗效优于单纯口服桂香温经止痛胶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丛慧芳于洋于洋李阳刁旺平
- 关键词:刮痧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 温针灸八髎穴联合桂香温经止痛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36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2
- 2021年
- 目的:观察温针灸八髎穴联合桂香温经止痛胶囊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口服桂香温经止痛胶囊,4~6粒/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八髎穴,于月经来潮第1日起,每周1次。2组均以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腹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变化情况,比较首次治疗前与治疗后1 h内各时点腹痛VAS评分变化,3个疗程结束后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从第1个疗程结束后开始,治疗组患者腹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即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则于第2个疗程结束后开始,腹痛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各个疗程结束后腹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3个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清PG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首次治疗后10 min、20 min、30 min、60 min即时腹痛VAS评分均较首次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则于首次治疗后20 min起即时腹痛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首次治疗后10 min、20 min、30 min即时腹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结论:在桂香温经止痛胶囊基础上加用温针灸八髎穴可明显减轻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疼痛递质PGE2的分泌,提高临床疗效。
- 高强杜娟姜北姜北张天婵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寒凝血瘀八髎穴温针灸
- 孙氏选穴针刺法联合桂香温经止痛胶囊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23年
- 目的观察孙氏选穴针刺法联合桂香温经止痛胶囊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寒凝血瘀型EMS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桂香温经止痛胶囊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孙氏选穴针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医证候(包括小腹冷痛、腰骶酸胀痛、畏寒肢冷、月经后期、经血量少、经色暗有血块、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暗有瘀斑、脉沉涩)评分及血清前列素E_(2)(PGE_(2))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35/4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0%(29/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VAS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疼痛VAS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小腹冷痛、腰骶酸胀痛、畏寒肢冷、月经后期、经血量少、经色暗有血块、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暗有瘀斑、脉沉涩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PGE_(2)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PGE_(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孙氏选穴针刺法联合桂香温经止痛胶囊治疗寒凝血瘀型EMS痛经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中医证候表现,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PGE_(2)水平有关。
- 赵佳琪张天婵丛慧芳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
- 试析不孕症从心肾论治被引量:7
- 2018年
- 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一年而未孕,称为不孕症。分为原发性不孕和继发性不孕。世界范围内,不孕症发病率逐年升高,一直是社会、医疗生殖界高度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丛慧芳教授为国家及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全国首届200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黑龙江省级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带头人。
- 刘彤彤张天婵高强李珊珊丛慧芳
- 关键词:不孕症从心肾论治临证经验
- 丛慧芳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被引量:3
- 2021年
- 丛慧芳教授认为,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多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病机为伏寒伤肾、致瘀损络。寒冷地区多发本病,在先天之寒、胎传之寒、自感之寒的作用下易形成伏寒,待女性内在生理及外部条件变化之时伺机而发。临床中,丛教授常治以温肾散寒、祛瘀止痛,兼顾温心阳、通心脉、安心神,多采用中药内服外治相结合,内服选少腹逐瘀汤加减,外治取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中药保留灌肠,还于经期针刺地机、十七椎、三阴交、次髎、内关等穴,可即时止痛,疗效显著。
- 高强姜北张天婵栾毅峰丛慧芳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寒凝血瘀寒冷地区名医经验医案
- 丛慧芳分消走泄法治疗更年期脾虚湿热证经验被引量:1
- 2022年
- 通过1则典型病例探讨丛慧芳分消走泄法治疗更年期脾虚湿热证的经验,丛慧芳认为经断前后诸证以肾虚为本,而肾中阴阳失衡每易波及其他脏腑,形成“一脏之病,多脏受累”的病理特点;其中虽以肾虚水不涵木,肝郁症状居多,然而亦有因肾虚水不涵木,肝郁克脾,脾失健运,湿邪停滞,郁而化热,导致脾虚湿热证者,故治疗时应随证变法,确定标本先后之序,方能加快疾病之痊愈,减轻患者之痛苦。
- 高强张天婵丛慧芳(指导)
- 关键词:更年期分消走泄法
- 基于中医心身医学理论探讨妇科疾病治疗被引量:4
- 2023年
- 人是心身合一的共同体,在当今“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普及下,人体与心理、社会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精神心理状态作为社会、环境等外界因素与机体内在反应变化的媒介与妇科疾病的形成密切相关。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复发性流产、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等妇科高发疾病其临床病因尚未明确,疗程长且效缓,使患者备受其扰,其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日渐受到关注。导师丛慧芳教授认为女性极易受到心理应激的损害,妇科疾病应归为心身疾病,在临床中重视“心身合治”。以心理疏导结合中药调理治疗妇科疾病,应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重视心理应激反应对人体的影响,为妇科诊疗提供新方向。
- 何越林丽娜张天婵殷婷丛慧芳
- 关键词:心身医学妇科疾病心理应激气机失调
- 从虚热瘀论治崩漏被引量:8
- 2019年
- 崩漏的病因病机复杂,笔者认为肾虚是发病的关键,肝郁脾虚,血失统摄,冲任不固。虚热瘀是其出血期的主要病理因素,因实致虚,因虚致瘀,虚实错杂,虚热瘀互为因果,急则治其标,给予化瘀止血,清热补虚治疗大法。血止后,求因治本,益肾疏肝理脾调理善后。
- 丛慧芳魏喜娇张天婵韩京桔高强
- 关键词:崩漏肾虚肝郁脾虚
- 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中西医治疗进展被引量:20
- 2019年
- 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为妇科常见的慢性病、疑难杂症除引起盆腔痛、性交痛、月经异常外,还可引起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不孕的生物学机制复杂,至今尚未阐明。该病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因此当务之急是寻求有效、可提高生育力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现代医学及祖国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不孕的治疗不断发展,包括期待治疗、药物治疗(如高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手术治疗(如开腹手术、腹腔镜以及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术)、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及中医内治法和外治法,但各有其局限性。
- 丛慧芳刘彤彤张天婵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中西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