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P-13F抗肿瘤转移作用及机制的探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APN抑制剂CIP-13F抗肿瘤侵袭转移及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为药物开发和恶性肿瘤临床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透明细胞癌ES-2和人纤维肉瘤细胞HT-1080,应用L-亮氨酰对硝基苯胺底物法评价CIP-13F对APN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通过MTT比色评价CIP-13F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以Transwell cham-ber法观察CIP-13F对ES-2细胞游走能力的抑制作用。体内建立Lewis肺癌自发性肺转移模型,分别给药后取肿瘤组织和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ewis肺癌组织中APN的表达水平。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34表达水平评价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采用4、20、100和500μmol/L CIP-13F作用于ES-2和HT-1080细胞发现,对ES-2细胞,APN的表达和生长抑制作用呈现剂量-效应相关性,对HT-1080细胞中APN和生长抑制作用较弱。另外,不同浓度的CIP-13F与ES-2细胞穿过人工基底膜的能力呈剂量依赖性关系。100和500μmol/L的CIP-13F对肿瘤细胞穿过Matrigel的游走能力抑制率分别为42.0%和72.1%,P值分别为0.003和0.001。体内试验表明,Bestatin 100mg/kg组、CIP-13F50和100mg/kg剂量的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3.2%、29.4%和45.8%(P值分别为0.013、0.020和0.005),同时,与阴性对照组相比,50和100mg/kg CIP-13F对Lewis肺癌肺转移抑制率分别为52.2%和81.3%(P值分别为0.001和0.000)。另外,50和100mg/kg CIP-13F作用下,Lewis肺癌组织的MVD值分别为18.6和14.9,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VD值均明显降低,P值分别为0.000和0.001。结论:环酰亚胺类肽化合物CIP-13F通过抑制APN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进而抑制移植瘤鼠的腋部原发肿瘤灶的生长,降低肺继发转移灶的数目。CIP-13F用于治疗APN表达阳性的肿瘤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张厚莉裴可灵崔淑香
- 关键词:APNCD13肿瘤侵润肿瘤转移
- 5-FU类药物抗癌新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总结国内外对5-氟尿嘧啶(5-FU)类药物抗癌新调控机制的最新进展,为氟尿嘧啶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及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Medline、PubMed及CNKI数据库检索系统,以"氟尿嘧啶、细胞凋亡、活性氧和DNA错配修复"等为关键词,检索2005-11-2012-01的相关文献,共检索相关文献26篇。纳入标准:1)5-FU类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2)5-FU类药物通过活性氧(ROS)途径促进细胞凋亡;3)错配修复(MMR)系统及其他分子如P450R、PKC-δ等因素对5-FU类药物抗癌作用的调控。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26篇。结果:除经典的抗癌作用机制外,5-FU类药物通过死亡受体途径和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还可以通过增加ROS含量促进细胞凋亡,同时抗癌作用受到MMR系统和P450R等因素的调控。结论:对5-FU类药物的抗癌作用机制及调控因素的研究,有助于为临床指导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 张厚莉裴可灵崔淑香
- 关键词:氟尿嘧啶活性氧DNA错配修复
- 氨肽酶N及其抑制剂与肿瘤被引量:6
- 2012年
- 氨肽酶N(APN)是一种锌离子依赖性的外肽酶,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可降解细胞外基质,促进血管生成,从而促进肿瘤侵袭转移。氨肽酶N抑制剂可抑制肿瘤侵袭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已成为抗肿瘤治疗的一个有吸引力的靶点。
- 裴可灵张厚莉崔淑香
- 关键词:抗原CD13肿瘤侵润肿瘤转移
- 活性氧与肿瘤治疗被引量:2
- 2012年
- 氧化应激可以通过加速肿瘤细胞死亡达到肿瘤治疗的目的,作为机体发生氧化应激反应产生的主要分子,活性氧(ROS)主要通过促进细胞凋亡、细胞坏死以及自噬性细胞死亡发挥抗肿瘤作用。能够提高细胞内ROS水平的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 张厚莉崔淑香
- 关键词:活性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