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武成 作品数:11 被引量:37 H指数:4 供职机构: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改良早期更换气囊漏气的气管切开套管对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采用改良方法早期更换气囊漏气的气管切开套管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2例早期气囊漏气的气管切开患者分为常规换管组(A组)和改良早期换管组(B组),B组采用无气囊气管导管作为支架在发现气管切开套管漏气时即予更换,观察一次性换管成功率、换管时间、漏气期间与换管后3d内平均每天发生气促次数、发现气囊漏气时及发现漏气后5d取痰行细菌培养并行床边胸部X线拍片以了解肺部感染情况、漏气期间及换管后均抽取动脉血气分析、气囊漏后的机械通气时间及发现气囊漏气后ICU停留时间等指标。结果:改良早期更换组一次性换管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0.05),换管时间亦短于常规组、换管期间SpO2下降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局部出血少于常规组(均P<0.05)。换管后肺部细菌感染发生率、漏气后机械通气时间与ICU停留时间,B组均明显少于A组(均P<0.05)。结论:采用无气囊气管导管为支架更换早期气囊漏气的气管切开套管安全、可靠、有效,有利于改善氧合,可减少人机对抗,可更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刘家朋 覃红梅 吴先荣 庞武成关键词:气管切开术 气管套管 气囊 基于微信平台的叙事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服毒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3年 研究运用微信为基础的叙述式护理对 ICU内服毒自杀病人实施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我院 EICU住院服药自杀病人85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2组:实验组42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按一般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传统护理的同时,采用微信聊天方式进行叙述护理,并进行为期3个月的干预。通过汉密尔顿忧郁症(HAMD)、汉密尔顿焦虑症(HAMA)、社会影响力(SIS)量表(Simpressure Institute)对两组病人的精神状态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组和实验组的 HAMD得分都比治疗前下降,对照组的 HAMD得分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治疗后的 HAMA得分与治疗前相比也有显著性下降(P<0.05)。而在 HAMA得分上,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在离开医院3个月的时候,观察组的社会排斥维度、社会隔离维度、内在羞耻三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分都比干预之前要低,并且三个维度的得分都比对照组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显著(均 P<0.05)。目的探讨在 ICU病人中运用微信进行叙述式护理,提高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病耻感。 丘曼霞 庞武成 林娴 谢金芹 潘璐璐关键词:重症监护室 服毒患者 血管外肺水指数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评价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ICU住院严重脓毒症患者,根据临床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应用PICCO技术连续5d监测血管外肺水指数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分析其与患者的预后关系。结果:第1天存活组血管外肺水指数8.5mL/kg,明显低于死亡组18mL/kg(P=0.001),氧参指数存活组25.3kPa,高于死亡组的18.4kPa(P=0.03),第3天存活组和死亡组血管外肺水指数分别为9,15.2mL/kg(P<0.01),第3天存活组和死亡组氧合指数分别为33.3,22.9kPa(P<0.01),第1天和第3天血管外肺水指数和序贯器官功能评分呈正相关(第1天,r=0.6947,P=0.001;第3天,r=0.732 7,P<0.001)。结论:血管外肺水指数水平与脓毒症患者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和死亡率密切相关,可作为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价指标。 覃红梅 吴先荣 甘枚 庞武成关键词:血管外肺水 脓毒症 死亡率 预后 持续腹腔压力监测对腹部损伤引起的腹腔间隙综合征的辅助诊疗价值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持续腹腔压力监测对腹部损伤引起的腹腔间隙综合征的辅助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42例腹部损伤引起的腹腔间隙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内压力与炎性指标及重要脏器功能改变的关系,观察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死亡率。结果随着腹腔内压力的逐渐升高,红细胞、白细胞、C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水平逐渐上升,血压、血氧饱和度、肾血浆流量、肾小球滤过率、24小时尿量等重要脏器功能水平逐渐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2例患者中8例并发肾衰竭,5例并发心力衰竭,3例并发Ⅱ型呼吸衰竭,1例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根据持续腹腔压力监测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最终治愈出院32例,治愈率为76.2%;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10例,死亡率为23.8%。结论持续腹腔压力监测能够有效指导腹部损伤引起的腹腔间隙综合征的早期诊断,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庞武成 刘家朋 林娴关键词:腹部损伤 腹腔间隙综合征 辅助诊疗 米诺环素联合头孢哌酮治疗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肺炎的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系统性评价米诺环素联合头孢哌酮治疗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肺炎的疗效。方法:以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自建库到2019年6月,与米诺环素联合头孢哌酮治疗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肺炎的疗效相关的研究,由两名研究人员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完成文献筛选、相关资料提取以及质量评价等,数据采用RevMan5.3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的研究,包括36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45,95%CI:1.06~5.68,P=0.04)。观察组的治疗后WB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47,95%CI:-3.98~1.04,P=0.25)。观察组的治疗后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60,95%CI:-1.35~0.15,P=0.12)。观察组的治疗后PC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27,95%CI:-2.27^-0.28,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细菌清除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0,95%CI:0.40~2.54,P=1.00)。结论:米诺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可提高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肺炎治疗总有效率高、降低降钙素原水平,可作为治疗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肺炎方案,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吴先荣 庞武成 吴欣 梁余东关键词:米诺环素 头孢哌酮 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镇痛镇静及心脑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镇痛镇静效果及对心脑保护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205例,依据镇痛镇静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103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予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托啡诺静脉泵注。比较2组给药前及给药后24、72 h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肌损伤指标[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脑损伤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PAS结构域蛋白4(NPAS4)]水平,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给药后14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给药后28 d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 与给药前比较,2组给药后24、72 h MAP、HR与血清CK-MB、cTnI、NSE、S100β、NPAS4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更显著(P<0.05,P<0.01)。2组给药后12、24 h RASS评分均较给药前降低,且研究组降低更显著(P<0.05,P<0.01)。研究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给药后14 d GCS评分、给药后28 d GO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可显著提升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镇痛镇静效果,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缓解心脑损伤,利于患者康复及预后改善,且安全性好。 黎贵才 王冰 庞俊华 郑登峰 庞武成关键词:颅脑损伤 布托啡诺 心肌损伤 脑损伤 呼气末正压递增法肺复张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2009年 刘家朋 覃红梅 吴先荣 庞武成 官英勇关键词:肺复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食道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脉搏轮廓经肺热稀释连续心排量血流动力学监测前瞻相关性研究 刘家朋 黎琳 吴欣 邓彩霞 文静 傅耀庆 刘柯 庞武成 覃红梅 吴先荣 刘明 该课题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7例需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6例,女21例,年龄(57.66±13.10)岁,身高150-178cm,体重44-75...关键词: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血流动力学 不同吸气流速模式对辅助/控制通气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新方法。方法选取180例辅助/控制通气(ACV)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60例。A组采用容量控制ACV,吸气流速波形先采用恒速波,记录呼吸力学参数后改为减速波;B组采用恒速波容量控制ACV;C组采用压力控制ACV;各组潮气量控制在8ml/kg。记录各组机械通气开始、2、6、12及24h时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气道平台压(Ppla)t,动态顺应性(Cdyn)及呼吸总频率,并记录第1个24h内发生人机对抗例数,机械通气时间及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结果与恒速波比较,减速波容量控制及压力控制时,Ppeak明显下降(P<0.05),Pmean及Pplat轻度上升(P>0.05),但上升幅度小于Ppeak下降幅度。Cdyn以减速波及压力控制优于恒速波(P<0.01)。结论减速波容量控制及压力控制ACV更有利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更有利于维持人机协调。 刘家朋 覃红梅 庞武成关键词:吸气流速 压力控制 呼吸机相关 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价值 2015年 目的:探讨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评价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价值。方法:2011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心衰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均采用TEE检测,采用爱德华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和TEE评价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心脏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结果:TEE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管阻力指数和血管搏动指数均较对照组升高,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则均较对照组下降,TEE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与爱德华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E对心衰患者主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病变以及瓣膜关闭不全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100%、92%、100%和98%。结论:TEE检测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价值良好,对患者心脏病变的诊断符合率高,是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脏病变的有效检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庞武成关键词:心衰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