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尤源

作品数:65 被引量:1,041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石油与天然气...
  • 24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5篇盆地
  • 45篇鄂尔多斯盆地
  • 24篇延长组
  • 20篇致密
  • 20篇储层
  • 15篇延长组长
  • 11篇致密砂岩
  • 11篇砂岩
  • 11篇孔隙
  • 9篇页岩
  • 8篇低渗
  • 8篇页岩油
  • 8篇油层
  • 6篇岩心
  • 6篇油层组
  • 6篇微观孔隙
  • 6篇物理模拟
  • 5篇油藏
  • 5篇油气
  • 5篇三叠

机构

  • 52篇中国石油天然...
  • 45篇低渗透油气田...
  • 13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石油
  • 6篇北京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长庆...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玉门油田
  • 1篇成都北方石油...
  • 1篇中石化重庆涪...

作者

  • 65篇尤源
  • 38篇牛小兵
  • 34篇冯胜斌
  • 30篇梁晓伟
  • 12篇王芳
  • 10篇淡卫东
  • 7篇李廷艳
  • 7篇李卫成
  • 6篇徐黎明
  • 6篇岳湘安
  • 5篇张居增
  • 5篇郝炳英
  • 5篇辛红刚
  • 5篇叶博
  • 4篇王成玉
  • 4篇冯顺彦
  • 4篇张丹丹
  • 4篇关平
  • 3篇杨孝
  • 3篇高岗

传媒

  • 6篇低渗透油气田
  • 4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大庆石油地质...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中国石油勘探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石油科技论坛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钻采工艺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外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及其对鄂尔多斯盆地的启示被引量:31
2013年
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是致密油储层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制约致密油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主要表现在: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表征难、分类评价难、预测难,并且孔隙结构与油气赋存和渗流的关系复杂等。国外在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发现了纳米孔喉储集类型并研究了其成因;逐级深入,形成了微观尺度分析测试系列方法;发展了数字岩心技术;定量分析了矿物成分及其在微观渗流中的作用;有效识别和表征了微裂缝;对比分析了储层中各类孔隙及流体分子的尺度。根据国外的经验,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指出要在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测试手段上有所突破;要证实致密油储层中纳米级孔隙的存在与否及其贡献;要揭示致密油储层中孔隙和喉道的配置关系;要认识致密油储层中微裂缝发育及分布规律;要探讨致密油储层改造及储层保护的手段。
尤源牛小兵辛红刚冯胜斌宋娟毛振华张丹丹
利用矿物含量计算砂岩脆性指数——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6段致密砂岩储层为例被引量:9
2018年
脆性指数是致密砂岩储层评价的重要参数,准确计算脆性指数为储层改造参数优化及"甜点"优选提供依据。通过岩石薄片鉴定和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研究致密砂岩脆性矿物特征,提出利用"(石英+碳酸盐)含量/矿物总量"计算岩石脆性指数。结果表明合水地区主力层位三叠系延长组长63的脆性指数主要为50%~65%,平均为56.3%,与岩石力学测量值的符合率较高。高石英含量是形成长6段致密砂岩高脆性指数的主要原因,脆性指数>60%的储层大面积分布,利于体积压裂改造。
王晓东王一航王永田尤源王成玉
关键词:延长组致密砂岩
鄂尔多斯盆地庆城地区延长组7段致密油特征及油源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长7段)半深湖—深湖相优质油源岩是油气的重要来源,包括黑色页岩和暗色泥岩,作为盆地重要的供烃源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为了明确不同烃源岩的贡献及油气来源,通过对庆城地区长7段致密油特征进行分析,对原油进行精细划分,并对源岩有效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油源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庆城地区长7段黑色页岩和暗色泥岩均对油气成藏有贡献,其中黑色页岩贡献最大,长73段暗色泥岩次之,长7_(2)和长7_(1)段暗色泥岩贡献较小;原油为低密度、中—低黏度和低凝固点的轻质油。根据生标物特征将原油划分为3类,A类原油具有低C_(30)重排藿烷/C_(29)藿烷、低C_(29)Ts/C_(29)藿烷、低Ts/Tm的特征,由黑色页岩贡献,主要分布于长7_(1)段;C类原油具有高C_(30)重排藿烷/C_(29)藿烷、高C_(29)Ts/C_(29)藿烷、高Ts/Tm的特征,主要由暗色泥岩贡献,数量较少且分布局限;B类油各项生标物参数均居中,为A、C类原油的混合,主要分布于长7_(2)段。由于黑色页岩生烃时间比暗色泥岩早,且原油黏度和密度更低,因此黑色页岩先生成低黏度A类原油易于向长7_(2)和长7_(1)段运移,而暗色泥岩后生成的C类原油主要近源富集与A类油混合分布于长7_(2)段,从而形成的A类油主要分布于长7_(1)段,B类油主要分布于长7_(2)段,而C类油分布局限的格局。这对下一步勘探开发及资源评价有重要意义。
屈童高岗梁晓伟孙明亮尤源李涛涛李涛涛冯顺彦刘艳妮
关键词:烃源岩油源对比鄂尔多斯盆地
陆相致密油形成地质条件及富集主控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为例被引量:103
2017年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为典型陆相致密油大油区。以大量岩心分析及室内模拟实验为基础,结合盆地致密油勘探开发实际,研究长7段形成致密油大油区的地质条件和主要控制因素。研究表明,长7段致密油具有分布范围广、烃源岩条件优越、砂岩储集层致密、孔喉结构复杂、物性差、含油饱和度高、原油性质好、油藏压力系数低的特点。长7沉积期西南陡、东北缓的湖盆底形和活跃构造条件有利烃源岩及储集岩沉积与分布;广覆式分布的优质烃源岩为致密油大油区的形成提供充足油源;大规模沉积砂体为致密油大油区的形成提供储集条件;发育的构造裂缝是形成致密油的有利运移通道;盆地稳定的沉积及构造演化为致密油区提供良好保存条件。长7段致密油富集的主控因素:1有效源储配置和持续充注是致密油形成的关键因素;2密集发育的微小孔隙是致密油富集的前提;3持续强大的石油充注控制致密油富集高产。
杨华梁晓伟牛小兵冯胜斌尤源
关键词:三叠系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砂岩相对高渗储层特征及分布控制因素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8_2为例被引量:22
2017年
为了阐明致密砂岩中相对高渗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以陇东地区延长组长8_2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以野外露头、岩心观察为基础,综合采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衍射、物性分析、恒速压汞、微米-CT扫描、C-O同位素分析等多种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和成岩作用特征,分析了长8_2储层差异致密化的成因和相对高渗储层的形成条件,认为致密储层主要发育在低能、薄层砂体中,储层压实作用强烈,压实作用使原始孔隙度大大降低,碳酸盐胶结、硅质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进一步变差.三角洲前缘高能、厚层河道砂体是研究区相对高渗储层形成的优相基础,早期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利于粒间孔隙的保存,是相对高渗储层原生孔隙保存的关键,长石溶蚀作用有助于相对高渗储层次生孔隙的形成.研究结果表明:陇东地区长8_2储层为低孔致密储层,孔隙度大多小于10%,渗透率小于1mD.长8_2低渗致密背景下发育相对高渗储层,高渗储层具有较低的塑性组分含量,绿泥石环边胶结物百分比一般小于7%;孔隙类型以绿泥石膜胶结残余粒间孔、溶孔为主,喉道半径大于1μm,孔喉连通性好.
周勇徐黎明纪友亮牛小兵车世琦尤源李志成
关键词:储层质量
驱替速度对低渗透非均质储层水驱效果的影响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低渗透非均质储层开发中驱替速度对水驱效果的影响。分别用非均质长岩心模型和并联岩心模型来模拟非均质储层,在不同驱替速度下,进行了水驱开发实验,得到了不同驱替速度下非均质储层不同渗透率层的动用特征和剩...
尤源岳湘安王锐李先杰
关键词:低渗透非均质储层剩余油分布
鄂尔多斯盆地油田水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39
2012年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延安组油层水与油藏保存条件关系复杂,通过成藏过程和不同层系地层水化学特征研究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几点认识:①延长组和延安组油层水矿化度总体较高,属于盐水-卤水地层水类型,Na+,K+和Cl-高度富集是高矿化度的原因;②沉积期古盐度特征对延长组现今地层水矿化度有明显控制作用,油层的水文地质条件稳定,封闭性能较好,有利于油藏后期保存;③印支期末剥蚀暴露期的大气水淋滤作用影响,是造成延长组顶部长1油层和长2油层水矿化度变低的主要因素,油藏保存条件明显降低;④侏罗系开放的水文地质环境及煤系地层自身释放的CO2是造成侏罗系油层水具备NaHCO3水性质和水文地质环境活跃的主要原因,油藏保存条件相对较差。
梁晓伟牛小兵李卫成张三叶博尤源
关键词:油田水矿化度延长组延安组鄂尔多斯盆地
应用QEMSCAN方法定量表征细粒沉积岩矿物组成及孔隙分布——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细粒沉积岩为例
为了精细定量表征细粒沉积岩的矿物组成及孔隙分布,应用QEMSCAN(自动矿物识别系统)对取自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细粒沉积泥页岩及砂岩样品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克服细粒沉积岩颗粒粒度细、孔隙小、矿物识别困...
尤源牛小兵冯胜斌梁晓伟雷秀洁刘艳妮
关键词:非常规油气藏矿物组成孔隙分布
块状致密砂岩的非均质性及对致密油勘探开发的启示被引量:21
2015年
应用CT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块状致密砂岩样品进行扫描,发现外观均质的块状砂岩内部表现出明显的CT响应差异,并且由样品顶端至底端CT吸收值呈现出逐渐变低的递变趋势。据此对该砂岩样品不同部位取样,并进行铸体薄片分析。结果显示,该致密砂岩样品具有微观非均质性,在整体致密、可见孔隙少,压实和胶结作用明显的背景下,不同部位孔隙特征有差异。最显著的差异是样品底端广泛发育微裂缝,以条状延伸和顺层展布为主,并多见有机质充填。分析认为长7块状砂岩重力流滑塌成因机制造成微裂缝广泛分布,差异溶蚀造成孔隙分布不均匀。这种块状致密砂岩内部的微观非均质性,尤其是广泛发育的微裂缝对致密油勘探及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说明了储层微"甜点"的存在,也指出了储层改造潜在的有利部位。
尤源刘建平冯胜斌贺静梁晓伟牛小兵
关键词:CT技术微裂缝
低渗储层岩心循环注水冻融诱发裂缝方法
本发明低渗储层岩心循环注水冻融诱发裂缝方法。属于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中的岩心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渗储层岩心循环注水冻融诱发裂缝方法,包括:步骤1:采用压裂液将岩心压裂出裂缝;步骤2:给裂缝两端持续通入具有一定压...
谭习群王永康柳良仁李德生刘俊刚余雪英魏明霞尤源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