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连久

作品数:21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8篇白菜
  • 15篇大白菜
  • 9篇选育
  • 9篇青麻叶
  • 8篇青麻
  • 8篇青麻叶大白菜
  • 7篇抽薹
  • 6篇杂交
  • 6篇耐抽薹
  • 4篇育种
  • 4篇不育
  • 3篇新品种选育
  • 3篇雄性不育
  • 3篇霜霉病
  • 3篇品种选育
  • 3篇种质
  • 3篇种质资源
  • 3篇自交
  • 3篇自交不亲和
  • 3篇自交不亲和系

机构

  • 10篇天津科润农业...
  • 9篇天津科润蔬菜...
  • 1篇天津市蔬菜研...

作者

  • 21篇宋连久
  • 21篇闻凤英
  • 10篇赵冰
  • 10篇张斌
  • 10篇刘晓晖
  • 10篇赵冰
  • 10篇张斌
  • 10篇刘晓晖
  • 8篇罗智敏
  • 7篇王玉龙
  • 6篇罗智敏
  • 2篇王玉龙
  • 2篇蒋蕾
  • 2篇孟庆良
  • 1篇孙德岭
  • 1篇刘惠静
  • 1篇张大方
  • 1篇赵冰
  • 1篇崔立兴
  • 1篇王玉龙

传媒

  • 5篇中国蔬菜
  • 3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麻叶大白菜小孢子培养及新品种选育被引量:15
2005年
对影响青麻叶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体植株的基因型与小孢子胚胎发生密切相关;33℃,24h高温处理有助于小孢子转化成胚状体,每蕾成胚数比25℃恒温培养提高4 5倍;在培养基中加入外源激素和多种氨基酸可以提高胚状体的诱导效率,平均比对照增加59.64%;培养基的琼脂含量增加到12g/L能显著提高小孢子胚的成苗率,比含琼脂8g/L的高出40.5个百分点。通过对青麻叶大白菜小孢子胚的培养,获得二倍性的双单倍体植株,从中选出性状优良的纯系进行杂交组合的选配,培育出青麻叶大白菜的新品系。
赵冰闻凤英王玉龙宋连久刘晓晖张斌
关键词:青麻叶大白菜新品种选育游离小孢子培养单倍体植株纯系
青麻叶大白菜津秋1号的选育被引量:1
2005年
津秋1号是由两个天津青麻叶类型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H216和N209配制而成的优质一代杂种。对霜霉病、病毒病和软腐病的抗性与对照秋绿75、中白76相当,生育期78d(天)左右,叶球高桩直筒疏心,结球紧实,平均单球质量3.4kg,每667m2净菜产量7600kg左右,在直筒类型大白菜种植区均可种植。
闻凤英张斌刘晓晖宋连久赵冰罗智敏
关键词:青麻叶大白菜选育自交不亲和系一代杂种霜霉病软腐病
青麻叶大白菜春绿1号的选育被引量:1
2005年
春绿1号是由两个天津青麻叶类型自交不亲和系黑227和埠235配制而成的春种大白菜一代杂种。早熟,生育期60d(天)左右,高桩直筒类型,耐低温,耐抽薹,高抗霜霉病,抗病毒病、软腐病,每667m2净菜产量5000kg左右。已在华北、西北等地推广种植。
赵冰闻凤英张斌宋连久刘晓晖罗智敏
关键词:青麻叶大白菜耐抽薹选育自交不亲和系抗霜霉病抗病毒病
耐热夏播大白菜新品种津夏3号的选育
2005年
津夏3号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K80和K130配制而成的耐热一代杂种.对霜霉病、病毒病和软腐病的抗性强于对照夏阳50,生育期45~50 d(天),叶球头球形,结球紧实,平均单球质量1.0~1.5 kg,每667 m2净菜产量3 800kg左右,全国各地均可种植.
闻凤英张斌刘晓晖宋连久赵冰罗智敏
关键词:一代杂种耐热选育夏播自交不亲和系霜霉病
青麻叶大白菜耐抽薹性研究初报被引量:17
2001年
闻凤英刘晓晖王玉龙宋连久赵冰
关键词:青麻叶大白菜耐抽薹性选育
津秋65大白菜
张斌闻凤英刘晓晖宋连久赵冰罗智敏
“津秋65”是以H38和H218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秋早熟包头型一代杂交种,生育期65天左右,株高45cm,球高37cm,球径14cm,开展度55cm,单株重2.5kg左右,株形紧凑,叶色深绿且有光泽,球帮浅绿,球顶叠抱,...
关键词:
关键词:大白菜
大白菜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研究
张斌闻凤英刘晓晖赵冰罗智敏宋连久刘惠静孟庆良蒋蕾
该项目对小孢子培养技术进行了规范化研究,通过“搭桥”克服基因型障碍、选择适宜环境进行供体培养、调整培养基中外源激素和氨基酸量、变温处理等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小孢子培养成功率达40%以上;采用显性核不育基因及核质互作型雄性...
关键词:
关键词:大白菜种质资源
耐抽薹白菜新品种寒绿的选育被引量:2
2005年
寒绿是以上海地方资源青油菜自交系9102S为母本、天津地方资源青油菜自交系9107S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白菜一代杂种.耐抽薹性比对照五月慢显著增强,株高18 em,开展度18 em,单株质量80 g左右,叶数12片,叶片鲜绿,叶柄浅绿,每667 m2产量2 000~2 400 kg,适宜北方地区冬春保护地及早春露地栽培.
张斌宋连久刘晓晖闻凤英赵冰罗智敏
关键词:白菜抽薹选育地方资源
青麻叶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性遗传模式的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以稳定遗传的青麻叶类型大白菜甲型两用系2个、乙型可育株系4个及可育品系26个为材料,经过杂交、自交、测交及育性鉴定等手段,对青麻叶类型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性的遗传模式进行了验证,并对青麻叶类型材料的育性基因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青麻叶类型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性的遗传模式符合复等位基因遗传模式;在经过多代纯化的青麻叶材料中,基因型为msms的材料所占比例最大,为65 4%,基因型为Msfms的材料所占比例最小,为7 7%,基因型为MsfMsf的材料所占比例居中,为26 9%。
闻凤英张斌刘晓晖王玉龙宋连久赵冰
关键词:青麻叶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性
大白菜种质资源抽薹性及其遗传性的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以现蕾期和抽薹期为指标,对98份有代表性的大白菜种质资源的抽薹性进行了2年的调查和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材料从播种到现蕾的时间为101~112d,占73.8%,超过116d现蕾的材料仅占8.7%;从播种到抽薹的时间为105~116d,占75.1%,超过120d抽薹的材料仅占10.1%,青麻叶类型晚抽薹材料所占比率更低。对3组不同抽薹性材料组合后代DH系群体抽薹期观察统计结果显示,抽薹期相近的双亲后代抽薹期的分布较集中,双亲抽薹期相差较远的后代抽薹期的分布较分散。比早抽薹亲本抽薹早的后代DH系普遍存在,但比晚抽薹亲本抽薹晚的后代DH系极少。
闻凤英张斌刘晓晖赵冰宋连久罗智敏
关键词:大白菜现蕾期抽薹期DH系遗传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