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少平
- 作品数:377 被引量:1,925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极限强度分析
- 2006年
- 通过梁截面的应力-应变关系,在分析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整体变形的基础上,得到了极限状态下体外预应力钢筋的极限应力和混凝土梁的极限抗弯强度。将体外预应力钢筋应力的增加看作是作用在梁上等效荷载的增加,因此可以考虑不同的外荷载形式(包括对称荷载和不对称荷载)、不同的截面形式以及不同的体外预应力钢筋布置形式对梁极限状态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 王云飞孟少平吴刚
- 关键词: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等效荷载
- 某仓库大跨度多跨部分预应力现浇框架结构工程
- 1998年
- @杨宗放@孟少平¥东南大学某大型重载仓库的平面尺寸为67.7m×46.4m,地上8层,地下1层,总高度39.6m,AB跨库房的层高为24m(占4层)。由于库区及机电层使用荷载较大,在建筑高度按当地政府批地规定不得超过40m的限制下,为尽可能多地争取建筑面积...
- 杨宗放孟少平
-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浇注
- 预应力自复位混凝土框架结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通过对东南大学孟少平课题组近十年来在预应力自复位框架结构研究成果的总结,介绍了包括几种典型的基于不同耗能元件的预应力自复位装配框架结构体系、节点连接构造以及耗能元件及装配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研究情况,介绍了预应力自复位框架结构的发展趋势,并对预应力预制装配结构的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 孟少平蔡小宁周臻周臻
- 关键词:预应力自复位
- 自复位摩擦耗能支撑的套管长度误差对多层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试验表明,由于自复位摩擦耗能支撑(SCED)内外管的长度误差,会导致支撑初始刚度的试验结果小于理论值,由此可能会对采用SCED的支撑框架地震响应产生一定影响。基于SCED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讨论内外管长度误差对支撑初始刚度的影响,并得到SCED初始刚度的折减范围是(50%~100%)理论值。然后以此为依据,分别建立支撑初始刚度为50%、75%和100%的3层和9层的SCED钢框架,同时选取22条地震波以用于模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支撑初始刚度的折减对9层SCED框架最大层间位移角的影响要小于3层SCED框架;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会随支撑初始刚度的折减而增加,但不会影响结构的自复位能力;支撑初始刚度的折减会减小9层SCED框架的层加速度,但对3层SCED框架却没有显著的影响。
- 谢钦周臻卢璐孟少平
- 关键词:自复位耗能地震响应
- 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计算及裂缝控制
-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超长混凝土结构的工程现状,介绍了现阶段超长混凝土结构采取的裂缝控制方法,从材料、设计及施工三个方面对各种裂缝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合东南大学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实践,重点阐述了现阶段不允许出现裂缝和允...
- 孟少平张玉明吴京
- 关键词: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预应力筋
- 文献传递
- 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框架节点形式及设计方法被引量:5
- 2020年
- 构建了一种新型的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框架节点,该节点的梁、柱构件通过预应力筋、角钢以及高强螺栓连接而成,经试验验证该类节点兼具良好的自复位能力和耗能能力。为了便于推广应用,针对这种基于角钢-高强螺栓连接的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梁柱连接,提出设计方法,包括使用阶段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并考虑施工阶段节点的工作状态,提出确定预应力筋的面积、初始张拉力、角钢尺寸及螺栓连接位置等设计参数的方法。
- 蔡小宁孟少平徐建凯王丹
- 关键词:预应力自复位角钢设计方法
- 自复位预制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43
- 2012年
- 提出一种新型的自复位预应力预制节点形式PTED节点,为了研究PTED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5个PTED边节点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延性及残余变形等抗震性能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加载到层间位移角为4%时,预应力筋保持在弹性阶段,梁柱连接处缝隙及梁自身的裂缝均能在预应力筋的回弹作用下闭合,节点残余变形较小,PTED节点具有良好的自复位的能力,提高了震后结构的可修复性。加载过程中,梁柱基本保持弹性,而通过角钢的弹塑性变形耗散能量。增大角钢厚度、长度,增大梁高及减小预应力筋的初始应力可提高节点的耗能能力。节点的承载力随梁高的增加、预应力筋初始应力的增大、角钢厚度和长度的增大而提高。在加载后期,节点承受的荷载仍持续增长,加载到4%时,PTED节点仍具有稳定的屈服后刚度。PTED节点还具有较好的延性和梁端转动能力。PTED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在地震区推广应用。
- 蔡小宁孟少平孙巍巍
- 关键词:自复位预制角钢预应力抗震性能
- 耗能杆增强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基于已经开展的新型耗能杆增强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试验建立了OpenSees分析模型。首先,通过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有限元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节点承载能力和自复位特性。其次,随着附加耗能杆所用材料的屈服点的增加,新型耗能杆增强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承载力与耗能能力增加,具有较低屈服点的耗能杆能够较早地为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提供耗能能力;最后,与采用附加软钢耗能杆的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相比,当采用铝合金耗能杆时,虽然节点的承载力基本保持相同,但是节点的刚度和屈服点明显降低。
- 刘烨王春林孟少平
-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自复位软钢铝合金
- 后张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7
- 2012年
- 采用后张预应力筋将预制梁柱拼装在一起的连接方式属于延性连接,地震作用下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连接部位,梁柱构件均保持弹性。采用这类连接的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结构恢复性能好、耐久性好、有利于实现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梁铰耗能机制"等优点。为了研究其抗震性能,对4榀梁柱中节点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其中,2榀试件中预应力筋为有黏结,另外2榀预应力筋在梁端一定范围内设置为无黏结。试验结果表明,4榀试件的破坏主要集中在梁柱连接截面附近,梁柱构件本身及节点核心区破坏都比较轻微;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相比,试件滞回环面积较小,耗能能力较差,但残余变形较小,恢复性能较好;预应力筋在梁柱连接截面附近为无黏结的试件由于预应力筋没有达到屈服强度,耗能更小,恢复性能也更好;4榀试件最大楼层位移角介于0.359~0.439之间,大于我国抗震规范规定的框架结构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
- 种迅孟少平潘其健
- 关键词:预制后张预应力梁柱节点抗震性能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 基于数据融合的张弦桁架损伤识别方法与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针对张弦桁架采用单损伤指标识别损伤位置易受到干扰甚至产生误判的问题,提出基于曲率模态差和模态柔度差曲率融合的损伤识别方法。基于D-S证据矩阵和加权平均两种数据融合准则,建立张弦桁架损伤识别的单次融合和两阶段融合识别流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张弦桁架分析模型,利用减小构件截面积模拟弦杆损伤,分别采用非融合单损伤指标、单次数据融合和两阶段融合方法进行损伤识别分析。结果表明:单损伤识别指标的抗干扰能力较低,尤其对支座附近下弦杆的识别效果差;基于数据融合的损伤识别方法能够综合多种指标损伤识别结果,有效提高损伤位置识别的准确性;与加权平均数据融合准则相比,基于D-S证据矩阵准则的数据融合方法更能有效降低非损伤位置干扰,识别效果更好;两阶段融合方法效果优于单次融合方法,损伤位置的损伤概率愈发接近于1,非损伤位置的损伤概率愈发趋近于0。最后开展了一榀张弦桁架模型的损伤识别试验,通过试验验证了当所获取模态数据受到环境或测试噪声等因素影响下,文章提出的基于数据融合的损伤识别方法仍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有效识别实际张弦桁架结构的损伤位置。但由于曲率模态差以及模态柔度差曲率难以识别损伤程度,因此文章方法仅能够提高损伤位置的识别精度。
- 曾滨周臻张庆方许庆孟少平
- 关键词:张弦桁架损伤识别数据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