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斌
- 作品数:37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28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报告分析
- 2014年
- 目的:分析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药物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特殊性的认识。方法:对近4年来在院诊治的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怀疑药物为别嘌醇的17例,抗癫痫药4例,抗结核药3例,非甾体抗炎药4例。大多以皮疹(89.3%)或发热(85.7%)为首发症状,其次可出现肝功能损害(75%),可伴黏膜、眼、生殖器损害(53.6%),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32.1%),肾功能损害(17.9%)等,甚至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7.1%)。结论:如患者出现皮疹、反复高热、内脏损害等,经普通抗过敏或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并且有以上几类药物用药史,应高度警惕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 孟小斌曲彩红
- 关键词: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别嘌醇抗结核药抗癫痫药非甾体抗炎药
- 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产绿脓菌素及生物膜形成能力与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绿脓菌素分泌水平、生物膜形成能力与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性关系,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6月从患者痰液中分离到的60株铜绿假单胞菌,菌种鉴定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药敏测定采用K-B法;通过96孔板生物膜形成试验分析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绿脓菌素通过氯仿萃取法测定;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法进行耐菌株的基因分型。结果 6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达41.7%,对头孢吡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均为16.7%,25株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在绿脓菌素产生及生物膜形成能力上要明显高于敏感株;25株耐药菌株分为8个基因型。结论产绿脓菌素和生物膜形成能力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高,临床不宜选用该类药物进行抗感染的经验治疗。
- 孟小斌古汉福雷南凤张国雄范晓怡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绿脓菌素生物被膜碳青霉烯类
- 抗肿瘤药物用药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了解我院各类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状况,临床地位及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消耗金额统计及DDD分析法分析药物费用和用药频度。结果 较常应用的抗肿瘤药物针剂22个品种中,应用数量最多的为5-氟脲嘧啶和顺铂。化疗辅助药物10个品种中使用频度最高的为免疫增强剂海力生。结论 我院在抗肿瘤治疗中较多使用疗效确切,副作用较小、价格便宜的国产抗肿瘤药物。在合理用药和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降低了治疗费用,造福山区人民群众。
- 钟海柱郭维新孟小斌
-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用药统计
- 453例院内真菌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药物治疗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了解梅州市人民医院真菌感染原的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通过促进合理用药来预防和治疗院内真菌感染。方法依据真菌感染体外试验报告、并追踪归档病历对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对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间本院真菌感染病例共计453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3例真菌体外药敏试验报告表明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占70.19%,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真菌感染治疗方面存在不注意采取措施预防真菌感染,不重视治疗基础疾病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不合理选择和更换抗真菌药物,过渡担心药物毒性DrugToxicity等问题。结论近几年院内真菌感染主要由白色念珠菌引起;感染的预防及治疗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状况合理用药。
- 孟小斌曾黄辉林建昌
- 关键词:真菌感染耐药性用药分析
- 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梅州市人民医院2011—09~2013—09月254株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状况,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2 compact对胆汁培养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部分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254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6.2%,革兰阳性菌23.6%,真菌10.2%;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1.4%),肺炎克雷伯菌(12.9%),屎肠球菌(9.4%);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耐药性明显增加,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其次为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药物;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肠球菌。结论胆道感染的病原菌谱不断在改变.细菌对药物敏感性普遍下降,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 孟小斌张国雄古汉福
- 关键词:胆道感染胆汁病原菌耐药性
- 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41例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 观察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1例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观察临床特点,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0例).所有患者给予抗病毒及抗癫痫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奥氮平,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患者氯丙嗪.疗程为2~3周.结果 意识障碍27例(65.85%),头颅CT检查异常16例(39.02%),脑电图检查异常39例(95.12%),脑脊液检查异常24例(58.54%);观察组的治愈率(45.00%)及总有效率(8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14.29%)及总有效率(4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实践中应提高认识,认真细致查体,及时行脑电图、脑脊液、头部CT等检查以减少误诊.对其在抗病毒和抗癫痫治疗基础上应用奥氮平,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
- 罗海龙孟小斌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
- 门诊不合理用药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调查研究笔者所在医院门诊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以提出好的解决方案。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的3034份门诊处方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年份分为2007年1~12月组(A组)1011份、2008年1~12月组(B组)1011份和2009年1~12月组(C组)1012份,总结分析其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经研究统计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并不少见,其中随着年份的增加,药物选择不合理、配伍不合理、给药方式不合理、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及非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情况均有所改善,所占比例逐年下降,经比较,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随着用药越来越规范,笔者所在医院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越来越低,但仍需进一步加强。
- 涂洁琼孟小斌林立国
- 关键词:门诊用药
-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分析某院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机制,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临床分离的32株CRAB,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法进行基因分型,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通过改良Hodge试验和EDTA协同试验对碳青霉烯酶进行表型分析;检测外排泵抑制剂羰基氰氯苯腙(CCCP)对美罗培南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影响,筛选外排泵表型阳性菌株。结果 32株CRAB检测出9种基因型,其中以A(10株)、H(7株)两种基因型为主,其次为I型(4株),B和E基因型各3株,其他基因型各有1或2株。2012年3—5月分离11株CRAB,10株为H(7株)和I(3株)两种基因型,1株为A型。21株(65.63%)CRAB检测到OXA-23特异性条带,且其在改良Hodge试验中均为阳性(包括2012年3—5月分离的11株CRAB);除1株CRAB检测到NDM-1外,其余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均为阴性;CRAB在CCCP存在的条件下对美罗培南MIC仅有轻微改变,均为外排泵表型阴性。CRAB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13株)和神经外科(7株)。结论该院2012年3—5月间暴发了CRAB同一基因型克隆株的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是表达OXA-23;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耐药与外排泵无关,产NDM-1菌株已在该院出现。
- 孟小斌张国雄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多重耐药分子流行病学
- 碳酸盐透析液的工艺改进及微生物控制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改进原碳酸盐透析B液的制备工艺(75%乙醇消毒处理),找出细菌污染的原因、部位,提出控制微生物感染的具体方法。方法:在改进工艺中两次加入注射用活性炭(活化处理)吸附细菌、热原,使用0.5%健之素高效消毒剂消毒处理,在10万级洁净环境下,对两种制备工艺、消毒方法配制的B液分别放置72,120,168h,用琼脂培养基作细菌培养,作细菌学对比实验。结果:原制备工艺生产的B液,细菌菌落数均值为103.8,271.3,478.8CFU/mL;改进工艺后所生产的B液,细菌菌落数均值为2.1,5.5,11.1CFU/mL。结论:改进后的工艺合理,健之素高效消毒剂有效,细菌数得到控制,所配制的B液放置168h内细菌控制符合质量标准。
- 钟海柱朱庄松孟小斌林建昌曾环兵
- 关键词:消毒剂微生物控制
- 以EV71 3C^(pro)为靶标的抗病毒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及抗3C^(pro)化合物筛选
- 2017年
- 建立一种以EV71 3C蛋白酶为靶标的抗肠病毒药物筛选模型,并应用于小分子化合物库筛选具有抗EV71活性的化合物.从临床手足口病例标本中分离肠道病毒进行PCR鉴定及基因组测序.通过插入突变在黄色荧光YFP编码框合适位点处引入EV71 3C酶切位点,构建对3C蛋白酶敏感的报告质粒pc DNA3-m YFP,然后将其与表达3C的质粒共转293A细胞,在3C抑制剂Rupintrivir存在与否的情况下通过荧光显微镜和酶标仪检测Ex(500nm)/Em(535nm)荧光信号的变化,判断建模是否成功;利用建好的筛选模型在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对小分子化合物库进行初筛和复筛;再利用空斑分析检测筛选出的活性化合物是否对临床分离的EV71毒株具有抑制作用.m YFP在293A细胞中表达良好,3C的表达使荧光信号下降80%,Rupintrivir的存在则几乎不影响荧光表达,说明以3C为靶位的筛选模型构建成功.经过高通量初筛和复筛从26 000多种小分子化合物中获得26种能够显著回复m YFP表达的活性化合物;空斑分析显示其中2种化合物具有较为明显的抑制EV71复制的活性.因此,我们所构建的3C-m YFP共表达系统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可用于高通量筛选抗EV71 3C^(pro)药物的筛选模型.
- 曾施暖李倩雯潘婷孟小斌黄清苑郭学敏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高通量筛选抗病毒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