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辉
-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关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理论探讨被引量:5
- 2007年
- 构建和谐校园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且对于高校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提高办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和谐校园的涵义、理论基础以及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意义的理性认识,进一步探讨构建和谐校园的方法和途径。
- 孙光辉
- 关键词:和谐校园以人为本
- 试论网络传媒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网络传媒的发展,使不同思想文化力量的政治较量日趋白热化,它不仅削弱了党和政府对舆论导向的控制力,而且带来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竞争和冲突。网络时代的青年政治社会化具有自身的特点,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在青年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要主动出击,占领网络阵地制高点,迎接网络传媒对青年政治社会化提出的挑战。
- 孙光辉
- 关键词:网络传媒青年政治社会化
- 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 2009年
-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引领高校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变革的灵魂。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中,要坚持校园文化的正确方向,全面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找准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通过多种渠道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创新,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 孙光辉
-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校园文化
- 论大学生网络精神文化的培育
- 2011年
- 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发展,网络精神文化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来势凶猛的"网潮",如果没有积极健康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中迷失方向。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网络精神文化的培育,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 孙光辉
- 关键词:大学生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
- 2012年
- 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探索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准确理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主阵地"、"主渠道"中,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校园文化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潮;在社会实践中,亲身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可信;在网络传播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动占领舆论宣传阵地。
- 孙光辉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教育
-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 2005年
-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大批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各类人才。高校只有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加强学风建设、培养高质量人才、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关键。
- 孙光辉徐泽绵
- 关键词:人才强校战略办学水平
- 关于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0
- 2006年
-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各种新情况、新变化、新矛盾不断出现,影响大学生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对高校的安全稳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内容的分析,提出有效地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几点看法。
- 孙光辉
-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
-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原因探析被引量:21
- 2013年
-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是一个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从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入手,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这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完善大学生人格内涵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孙光辉
-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