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霞
- 作品数:31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乳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本院2009-2014年诊治的3例乳腺腺样囊性癌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组织学特点并行免疫组化检测,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3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临床表现为伴或不伴有疼痛的乳腺单发肿块。该肿瘤在组织结构上可以分为小梁-小管状、筛状及实体状三种类型,并需与一系列乳腺良恶性病变相鉴别,如胶原小体病、浸润性筛状癌、小管癌等。结论:乳腺腺样囊性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具有其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点,预后较好。
- 孙丽霞李荣岗廖悦华黄秀芳
- 关键词:乳腺肿瘤腺样囊性癌病理学
- 骨髓间质细胞和非骨髓间质细胞源细胞移植后机体免疫反应差异的比较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比较骨髓间质细胞(BMSCs)和非骨髓间质细胞源细胞移植后体内的免疫反应特征。方法:选用SD大鼠和新西兰大白兔作为细胞移植的受体动物,分别将大鼠BMSCs和肝细胞株BRL经静脉和皮下植入动物体内,通过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目变化及皮下移植位点组织病理学特征,揭示2种细胞移植后体内的免疫反应差异。结果:无论在同种异体移植组或异种交叉移植组,BMSCs所引起的淋巴细胞增殖强度均低于BRL移植组,动物对BMSCs移植的免疫反应较为迟钝;而单核细胞的增殖能力则是BMSCs移植组高于BRL移植组。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BMSCs移植组未在移植位点附近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结论:由BMSCs引发的免疫反应强度低于BRL,在细胞移植中抵御免疫排斥的能力要优于BRL。
- 刘芳刘大伟范新娟唐芳孙丽霞赵国强
- 关键词:骨髓间质细胞细胞移植免疫反应
- GPC3在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在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肝癌肝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距癌组织边缘2 cm的肝组织)47对(HBV相关性肝癌31例、HCV相关性肝癌16例)、肝硬化肝组织36例(HBV相关性肝硬化22例、HCV相关性肝硬化14例)、慢性肝炎肝组织2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18例、丙型病毒性肝炎8例)、正常肝组织1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PC3在上述肝组织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其阳性率。结果 GPC3在正常肝组织、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组织中均无表达;GPC3在HCV相关性肝癌、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37.5%、28.6%,均明显高于HBV相关性肝癌、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分别为74.2%、9.7%、0%,P均<0.05),但与合并肝硬化的HBV相关性肝癌(91.3%)及其癌旁组织(1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GPC3在HBV和HCV相关性肝癌中均呈高度表达,在HCV相关性肝癌中更为显著,其可能在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杨文丽申旺廖悦华孙丽霞余卫东刘琼茹
- 关键词: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免疫组织化学
- tPSA<10ng/ml的前列腺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清tPSA<10ng/ml的前列腺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江门市中心医院13例血清tPSA<10ng/ml的前列腺腺癌,观察并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结果196例前列腺腺癌中有13例tPSA<10ng/ml的前列腺腺癌,发生率为6.6%,患者平均年龄为69岁,临床主要表现以排尿困难和肉眼血尿常见。血清tPSA值在2.87~9.63ng/ml之间,fPSA/tPSA<0.16有9例,占69.2%。常规MR检查结果4例可疑为前列腺肿瘤,其余为前列腺增生症;Gleason评分以5~9多见,占61.6%。13例中10例PSA、PsAP、P504S均(+),其余3例PSA、PsAP均为弱(+),P504S为(+)。结论血清tPSA<10ng/ml的前列腺腺癌较少见,临床表现多样,病理诊断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综合判断。
- 李青周伟李荣岗孙丽霞刘琼茹余卫东
- 关键词:腺癌PSA
- 48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总结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符合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并行肝组织穿刺活检的病例共48例,所有患者均行肝脏CT平扫和增强检查。肝穿刺标本行HE染色、Masson、网状纤维染色及HBsAg、HBcAg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评价肝组织的炎性反应活动度纤维化程度。结果:48例患者平均年龄(44.2±3.7)岁,界面性肝炎和肝纤维间隔形成出现率分别为79.2%和66.7%,大多数伴有小叶内肝细胞不同程度损伤、坏死。采用趋势χ2检验,发现CT异常检出率有随HBeAg阴性CHB分度增高而增加的趋势(P<0.005)。结论: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复杂,病理诊断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 李青周伟邓星辉廖悦华孙丽霞
- 关键词: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病理
- 多发性浅表型基底细胞癌1例被引量:2
- 2016年
- 报告1例多发性浅表型基底细胞癌。患者男,52岁,皮疹表现为全身多发黑褐色丘疹、斑块,多处组织病理检查均确诊为基底细胞癌。多发性浅表型基底细胞癌临床表现多样,应注意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应加强组织病理、免疫组化等检查,避免误诊。
- 覃巍杨文彪彭雨孙丽霞刘琼茹
-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多发浅表型
- 无精子症睾丸活检病理分型与血清抑制素B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睾丸活检病理分型与血清抑制素B(InhB)的关系,了解血清InhB评估睾丸生精功能状态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收集2009~2013年江门市中心医院无精子症患者的睾丸活检病例,依据睾丸生殖病理标准进行诊断分型,统计各型的病例数并给予分组,同时检测血清InhB水平。结果分组情况如下,生精功能基本正常组(n=12)、生精功能低下组(n=55)、生精细胞发育不完全阻滞组(n=37)和生精细胞发育完全阻滞组(n=23)、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组(n=36)、Klinefelter综合征组(n=2)。上述6组血清InhB水平分别为(147.83±36.75)、(71.72±13.94)、(69.19±12.59)、(65.70±11.03)、(25.17±9.95)、(18.00±2.83))pg/ml。InhB水平在生精细胞发育不完全阻滞组、生精细胞发育完全阻滞组与生精功能低下组之间及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组与Klinefelter综合征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睾丸活检是诊断无精子症的最直接方法,可直观反映生精功能受损的程度。血清InhB水平与受损程度相关,唯支持细胞综合征及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下降最为显著,可一定程度上反映生精功能受损的情况,也是判断无精症患者睾丸生精功能有效的诊断指标。
- 廖悦华孙丽霞李荣岗李青
- 关键词:无精子症睾丸活检病理学分型抑制素B
- 基于PET/CT、HRCT特征的评分系统鉴别诊断孤立性肺部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基于PET/CT、HRCT影像学特征的评分系统对孤立性肺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PET/CT检查的孤立性占位性肺病变112例,其中良性病变44例,恶性病变68例。对孤立性肺病变的12项PET/CT及HRCT影像特征进行评估,初步建立量化分级系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良恶性病变的最佳诊断评分临界值。结果 PET/CT及HRCT预测孤立性肺部病变的指标包括年龄≥60岁(2分)、病灶大小≥1.0 cm(2分)、密度不均匀(2分)、边界清楚(1分)、SUVmax≥2.5(2分)、ΔSUVmax≥1.0(2分)、滞留指数≥15%(2分)、分叶征(3分)、毛刺征(3分)、胸膜牵拉征(3分)、空泡征(3分)。根据各项指标建立评分系统,随着评分增加,恶性率逐渐增高,通过ROC曲线得出12分为区分良、恶性病变的最佳临界点,灵敏度为92.6%,特异度为81.8%。结论 基于PET/CT、HRCT影像学特征的量化分级系统有助于鉴别孤立性肺部良恶性病变。
- 段晓蓓陈相猛黄斌豪邹伟强吴月娥秦贵磷孙丽霞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X线计算机
-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46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46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年龄2个月-41岁,平均年龄21.3岁,其中16-25岁较多,占65.2%。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及腹部包块,占71.7%。临床分期Ⅰ期最多见,占76.1%。结论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相对少见,患者以青年女性居多,确诊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病理分型以单纯性最常见,可合并其他生殖细胞肿瘤,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对患者治疗和预后尤为重要。
- 李荣岗孙丽霞廖悦华李青余卫东周伟
- 关键词:卵巢肿瘤未成熟畸胎瘤病理
- 不同分子亚型青年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亚型青年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2003年5月-2014年7月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青年(年龄≤35岁)浸润性乳腺癌182例标本,应用Envision二步法检测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EGFR表达情况,分析EGFR在不同分子亚型青年乳腺癌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182例青年乳腺癌中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Basal-like型EGFR的阳性率分别为43.5%(48/108)、22.2%(2/9)、93.6%(44/47)和73.1%(19/26);不同分子亚型青年乳腺癌中EGFR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154,P〈0.05),其中HER2过表达型EGFR阳性表达率最高。不同分子亚型青年乳腺癌的EGFR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等无关(P〉0.05),但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数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患者TNM分期和HER2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相对危险度分别为6.013、2.612,P〈0.05)。结论不同分子亚型青年乳腺癌中EGFR阳性表达率不同,不同亚型青年乳腺癌EGFR阳性表达与TNM分期和HER2表达有关,且两者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 李荣岗孙丽霞刘琼茹廖悦华余卫东周伟
- 关键词:青年乳腺癌分子亚型临床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