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红兵

作品数:46 被引量:329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针刺
  • 14篇卒中
  • 13篇卒中后
  • 11篇慢性
  • 9篇脑卒中
  • 8篇疗效
  • 8篇脑卒中后
  • 7篇抑郁
  • 6篇针刺治疗
  • 6篇中药
  • 6篇阻塞性
  • 6篇阻塞性肺疾病
  • 6篇稳定期
  • 6篇慢性阻塞性
  • 6篇慢性阻塞性肺...
  • 6篇慢性阻塞性肺...
  • 6篇疾病
  • 6篇肺疾病
  • 5篇针法
  • 5篇针药

机构

  • 22篇安徽省针灸医...
  • 10篇安徽中医药大...
  • 10篇安徽中医学院...
  • 4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合肥市第二人...
  • 1篇安徽省中医学...

作者

  • 46篇孔红兵
  • 28篇肖伟
  • 20篇王震
  • 16篇汪瑛
  • 15篇朱春沁
  • 13篇储浩然
  • 13篇曾永蕾
  • 12篇汪节
  • 9篇章显宝
  • 9篇王震
  • 8篇江六顺
  • 8篇梁发俊
  • 7篇胡徽星
  • 5篇王保国
  • 4篇燕炼钢
  • 4篇张静波
  • 3篇薛西林
  • 3篇陈少飞
  • 3篇马骏
  • 2篇曹奕

传媒

  • 12篇中医药临床杂...
  • 4篇安徽中医学院...
  • 4篇甘肃中医学院...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针刺研究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安徽中医临床...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国针灸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中国针灸学会...
  • 1篇中国针灸学会...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针灸学会...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督调神针灸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究通督调神针灸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odel/reperfusion model,MCAO/R)大鼠脑保护及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将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通督调神针灸组、常规针刺组、通心络药物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30只。通督调神针灸组取百会穴艾灸,大椎穴刺络放血;常规针刺组选取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针刺治疗;通心络药物组予以通心络胶囊,每日每次1.0g/kg灌胃。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不予治疗;其余各组每日治疗1次,共28d。治疗第7、14、21、28天处死大鼠立即取脑,脑组织石蜡包埋后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皮质区CD34、CD133阳性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VEGFR-2的表达。结果MCAO/R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量在第7天较高,随后逐渐降低;通督调神针灸法、常规针刺及通心络药物均可不同程度促进MCAO/R模型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P<0.05),且通督调神针灸法促进MCAO/R模型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水平高于常规针刺及通心络药物(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灸法能有效促进MCAO/R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
王保国马月孔红兵贾泽坤曹奕
关键词:CD34CD133VEGFR-2
十宣穴点刺放血治疗脑梗塞后手指拘挛及对患肢正中神经肌电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十宣穴点刺放血治疗脑梗塞后手指拘挛疗效及该疗法对患肢正中神经肌电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脑梗塞后手指拘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脑梗塞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十宣穴点刺放血,对照组加用巴氯芬片。疗程均为4周。在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和第4周,分别测定患手运动功能、患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患肢正中神经F波参数的变化。结果:经过2周的治疗,两组患者患手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而两组间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手肌力评分较前降低(P<0.05),而对照组患手肌力评分较前未见降低(P>0.05);两组患肢正中神经肌电F波参数较前均有提高(P<0.05),两组间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4周的治疗,两组患者患手运动功能评分较前明显提高(P<0.05),且两组间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手肌力评分较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两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患肢正中神经肌电F波参数较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两组间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十宣穴点刺放血对脑梗塞后患手的运动功能、肌力和患肢正中神经肌电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梁发俊孔红兵胡徽星王震张静波章显宝肖伟
关键词:脑梗塞点刺放血十宣穴
马骏活用苓桂术甘汤举隅
苓桂术甘汤所治之证是脾阳虚兼水气上冲,治当温阳健脾,利水降冲.本文就苓桂术甘汤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马骏的用药思想.
孔红兵
关键词:苓桂术甘汤脾胃病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背俞穴拔罐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背俞穴拔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经稳定期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背俞穴拔罐。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及临床总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的主要症状体征均有改善,但治疗组对咳嗽、咯痰、喘促、哮鸣等症状体征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背俞穴拔罐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其生活质量。
肖伟汪瑛孔红兵王震汪节曾永蕾朱春沁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生活质量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观察项丛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按顺序随机分2组,治疗组采用项丛刺疗法、和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对照组不进行项丛刺疗法,其他方法同治疗组。疗程为3周,每周6d。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分别在针刺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饮水试验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6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采用项丛刺等多种治疗手段联合应用有利于患者吞咽障碍的恢复。
王震肖伟孔红兵汪瑛汪节
关键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项丛刺针刺治疗
马骏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储浩然孔红兵
马骏治疗慢性胃炎经验被引量:6
2006年
孔红兵储浩然
关键词:慢性胃炎名医经验
中药湿热敷配合针刺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30例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配合针刺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1期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以中药湿热敷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用传统针刺法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湿热敷配合针刺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效果显著,对促进卒中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曾永蕾孔红兵王震肖伟朱春沁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卒中中药湿热敷针刺疗法
项从刺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观察项从刺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47例脑卒中患者中,选择合并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12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9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项从刺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氟西汀药物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1~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MBI、FMA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项从刺可明显提高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作用。
肖伟孔红兵王震汪瑛汪节曾永蕾朱春沁郭铁
关键词:卒中抑郁氟西汀齐刺法
项丛刺针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大鼠BDNF、NGF以及神经行为学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观察项丛刺针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大鼠海马区BDNF、NGF以及神经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80只雄性青年清洁健康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西药组,每组2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动物均采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疗程结束后,观察大鼠神经行为评分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BDNF、NGF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区BDNF、NGF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与西药组大鼠海马区BDNF、NGF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西药组相比,治疗组效果显著(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与西药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西药组相比,治疗组效果显著(P<0.05)。结论项丛刺针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大鼠脑组织有神经保护和修复作用,疗效优于西药,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有效上调大鼠BDNF、NGF蛋白的表达。
章显宝汪瑛王震孔红兵汪节江六顺郭晓利肖伟
关键词:BDNFNGF神经行为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