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秋
- 作品数:53 被引量:22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重建中国政治思想史范式被引量:18
- 2013年
- 政治思想史研究在中国源远流长,然而,今日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在政治学和整个社会科学体系中之地位,相当卑微。根本原因在于,现代的政治思想史研究范式自形成时起,就被历史主义控制。历史主义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之核心预设是,现代以前的中国政治是专制的,围绕着这样的政治生成之理念、观念、知识是历史性的,不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因而对于当下没有意义,甚至只有负面作用。由此,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取消了自身存在的思想与现实价值。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于抛弃历史主义,回归古典政治思想史范式,打破古今之别的迷信,而产生政治哲学之知识自觉。这一反历史主义的政治思想史范式不再只是站在历史之外、之上进行批判,而是站在连续的历史过程之中,从事政治观念和制度的建设,也即通过激活、转变、发皇先人之政治价值、理念、制度,予以新生转进,以之参与中国现代秩序之构建的事业。
- 姚中秋
- 关键词:历史主义政治思想史范式
- 钱穆政治学初探被引量:5
- 2015年
- 有人将钱穆先生归入现代新儒家,然先生学术范式与之完全不同;人们常视钱穆先生为历史学家,然而,先生史学绝不同于现代主流史学,而有强烈的经学意识:透过考察历史变迁,探究中国社会治理之道。依据先生于抗战期间所做《政学私言》,可见先生清醒而坚定的文化与政治主体意识:中国必须为自己创造出合适而良好的现代治理体系。为此,中国学人不能不激活关于治理的传统思考,发展中国自身的政治学。
- 姚中秋
- 关键词:钱穆中国政治学现代新儒学
- 儒家非宗教论被引量:11
- 2013年
- 近年来,宗教学界多有人将儒家认定为宗教;儒学圈内,也有人以儒教方式复兴儒家。本文简略分析孔子以来儒家存在之社会形态后指出,儒家从来不是宗教,而是文教。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形态是"一个文教,多种宗教"。基于这一事实,本文认为,儒家之宗教化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恰当的。
- 姚中秋
- 关键词:儒家儒教文教
- 康有为与制度化儒学被引量:12
- 2014年
- 甲午之战以来,两甲子间,国祚屡迁。加之西潮涌入,传统式微,时至今日,中国已非百余年前之中国。然中国何以为中国,这一问题却历久弥新。康有为生于晚清内外交困之际,面对从传统老大帝国到现代民族国家转化这一不可遏阻的洪流,面对西方文明这一强有力的“他者”,而致思于儒学(教)制度化建设,冀望于传统内部开出新的文明形式。
- 甘阳唐文明张翔白彤东姚中秋姚育松陈明曾亦干春松陈壁生陈少明刘小枫
- 关键词:制度化建设儒学现代民族国家西方文明
- 一个文教,多种宗教被引量:21
- 2014年
- 儒家不是宗教,而是文教。自儒家诞生以来,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形态就是"一个文教,多种宗教",此文教即儒家之教化。儒家在中国人精神生活中占据特殊地位,塑造了一种普遍的共同价值。与此同时,各种神灵信仰和宗教均广泛传播,并深入中国人心灵。它们也在传播儒家价值。中国人的这种精神生活格局是普遍意义的"天下"文明之具体而微的样态。
- 姚中秋
- 关键词:儒家文教宗教儒教
- 以礼乐驯服放纵的欲望被引量:1
- 2012年
- 放纵性欲,尤其是精英群体之放纵性欲,是当代中国最为突出的社会现象。此一性混乱的程度,纵向地看是史无前例的,横向地看是无国可比的。
- 姚中秋
- 关键词:欲望时代放纵性观念礼乐精英群体
- 拉长民族复兴的生命之流 吁请废除计划生育政策书
- 2015年
- 《周易》乾卦文言: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我们,三位儒学者,在此一元更新之际,郑重呼吁全国各界、尤其是国务担当者,全面反思以节育、少生、少育为目的、且广泛实施强制的计划生育政策体系,并相机废除之。
- 张祥龙韩星姚中秋
- 关键词:计划生育政策民族复兴生命《周易》
- 中华文明与当代宪制诸论平议
- 2016年
- 尽管已有百余年探索,中国迄今仍未建立具有充分正当性且稳定之现代宪制,一个急剧扩大的中国之良好社会治理模式尚待成型。因而人们都相信,现有宪制必将发生重大变化,执政党的全面深化改革其实也是一次宪制变革。学界为此而提出多种宪政论说,已有学者做过细致综述。
- 姚中秋
- 关键词:宪制中华文明平议社会治理模式执政党政论
- 中国治道探源:敬天与人文之治
- 2015年
- 敬天与信仰上帝是人类可有之两大普遍主义的信仰形态,这两大信仰生成两种不同的社会治理模式,塑造两种不同人间秩序。本文剖析中国文明创发时刻之重大历史事件"绝地天通",指出文化上自成一体之中国,始于敬天之确立。而天区别于上帝之根本特征在于"不言",而垂象于人;圣人观乎天文,而作人文,故天之下的治理为人文之治。这有别于以言为根本特征的上帝之下的律法之治。
- 姚中秋
- 关键词:敬天人文治道
- 再思张君劢、钱穆之争:文明与宪制之辩被引量:5
- 2017年
- 张君劢、钱穆两先生均为现代新儒学之重要人物,然其为学路径不同,故对中国传统政治之性质、对儒家义理转生现代政制之前景,持有大体相反的看法,而发生或隐或显之争论。张君劢认为,构建现代中国之良好政制之路是自移植西方民主,钱穆先生则以为可在儒家文明内部转生创发。由此,两人对孙中山先生之五权宪法方案也持完全不同的看法:钱穆支持,而张君劢反对。此一分歧实贯穿19世纪末以来之现代儒学发展,今日则展开为港台儒学与大陆新兴政治儒学之争。
- 姚中秋
- 关键词:张君劢钱穆政治儒学中国传统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