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哈力木拉提·木尔扎提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大隐静脉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转流
  • 1篇动静脉转流术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化治疗
  • 1篇动脉缺血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隐静脉
  • 1篇缺血
  • 1篇转流
  • 1篇转流术
  • 1篇自体
  • 1篇自体大隐静脉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外周血管
  • 1篇外周血管疾病
  • 1篇下肢

机构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兰州军区乌鲁...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哈力木拉提·...
  • 1篇华天书
  • 1篇赛力克·马高...
  • 1篇夏米西努尔·...
  • 1篇阿不来提·买...
  • 1篇杨镇玮
  • 1篇李新喜
  • 1篇田野
  • 1篇白超
  • 1篇罗军
  • 1篇杨曦
  • 1篇张磊

传媒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改良原位自体大隐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动脉缺血的意义及要点
2024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尽管目前可以采用药物和血管腔内手术等多种方式治疗此类疾病,但对于末梢微循环丧失,终末血管流出通道不良的患者仍难以获得较好疗效,且花费巨大,远期通畅率不够理想。改良原位自体大隐静脉动脉化手术可利用患者的大隐静脉逆行供应动脉血,并通过足部末梢的静脉微循环系统重新为组织供血,可获得良好的保肢效果和远期通畅,因此,本文将对改良原位自体大隐静脉动脉化手术的方法和价值加以阐述。
田野李新喜张磊白超杨镇玮哈力木拉提·木尔扎提罗军再英·叶尔宝茹翔翔张文斌
关键词:外周血管疾病缺血动脉大隐静脉动静脉转流术
CDH1和MLH1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背景与目的:上皮型钙黏着蛋白1(cadherin 1,CDH1)和Mut L同源基因1(mut L homolog 1,MLH1)在不同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本文旨在探讨CDH1和MLH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甲状腺癌(65例)、甲状腺腺瘤(24例)、桥本甲状腺炎(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和癌旁正常组织(12例)中CDH1蛋白的表达,以及甲状腺癌(56例)、甲状腺腺瘤(17例)、桥本氏甲状腺炎(1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和癌旁正常组织(12例)中MLH1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CDH1蛋白在癌旁正常组织(83.33%)、结节性甲状腺肿(100%)、桥本甲状腺炎(93.33%)、甲状腺腺瘤(79.17%)及甲状腺癌(47.69%)中表达水平基本呈降低趋势。MLH1蛋白在癌旁正常组织(83.33%)、结节性甲状腺肿(75%)、桥本氏甲状腺炎(76.92%)、甲状腺腺瘤(52.94%)及甲状腺癌(42.86%)中的表达水平呈降低趋势。CDH1和MLH1蛋白表达水平在甲状腺病变中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甲状腺病变恶性程度升高呈降低趋势,同时CDH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PTC和FTC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甲状腺癌中,CDH1和MLH1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CDH1、MLH1蛋白低表达可能与甲状腺癌发生、转移有关;在甲状腺癌中,CDH1与MLH1蛋白表达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哈力木拉提·木尔扎提赛力克·马高维亚华天书杨曦阿不来提·买买提艾力夏米西努尔·伊力克
关键词:甲状腺癌CDH1MLH1免疫组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