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邵生
- 作品数:18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财经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 基层领导构建和谐社会应具备的能力
- 2008年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治国安邦政治理念和为民谋福祉政治目标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考验我党执政能力、特别是考验各级领导干部社会建设能力的一项伟大工程。《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各级党委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
- 周邵生
- 关键词: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建设政治理念治国安邦
- 增强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效果应坚持“三个结合”
- 2002年
- 周邵生
-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大学生
- “四位一体”:提升大学生党建工作质量被引量:1
- 2008年
- 文章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不够落实、不够到位、不够均衡问题,提出了以坚持教育、培养、发展、管理并重(“四位一体”)提升大学生党建工作质量的理由、目标、要求和基本途径。
- 周邵生
- 关键词:大学生党建工作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思考——以“90”后大学生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对福建省四所高校的"90后"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90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 刘华军周邵生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 加速大学生社会化进程被引量:3
- 2003年
- 从推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角度阐述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影响其社会化进程的若干道德问题;提出从道德观念、道德环境、道德实践、道德监督4个方面入手加强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加速大学生社会化进程。
- 周邵生
- 关键词:公民道德教育大学生社会化
- “90后”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在对福建省四所高校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9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以及他们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归纳总结影响他们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客观原因,着力建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网络、进实践、进内心"的知行合一运行模式,从而促进"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发展。
- 刘华军周邵生张鸿戴贵芬
- 关键词: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协调机制探微被引量:1
- 2007年
- 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挑战,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必须加强协调、形成合力。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具有过程要素的趋同性、教育功能的互补性、工作方法的交互性,为建立二者之间的协调机制提供了内在条件和可能。树立“合力”意识、建立双向通报制度、实行工作对象“转介”、开展业务交叉培训是建立协调机制的基本途径。
- 周邵生
- 关键词:思想教育心理辅导
-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活动载体探析——以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为例被引量:24
- 2008年
- 优质的党建工作需要优质的活动载体。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经过多年实践,展示出独有的活动功能和实践价值,已经成为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认可的党建工作载体。要使"立项活动"成为优质的党建工作载体,必须准确理解其内涵和特点,并对活动全过程进行审慎的选题、精心的设计、科学的运作和全面的总结。
- 周邵生
- 关键词:高校党建工作
- 用团队模式建设辅导员队伍被引量:8
- 2008年
-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来,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但在内部管理上仍存在某些缺陷。用团队模式建设辅导员队伍,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内部工作关系,有利于提高辅导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有利于增强辅导员队伍整体效能。
- 周邵生
-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建设团队
- 创建师生“交流”平台 活跃思政教育形式被引量:6
- 2008年
- 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长期以来的研究认为其成因主要有三:一是教育者主体因素,即教育效果主要取决于教育者的学识和品德;二是受教育者主体因素,即教育效果主要取决于受教育者的吸收和转化;三是教育形式方法因素。即教育效果主要取决于教育的形式方法是否为受教育者所接受。实践表明,既重视教育者主体因素,又重视受教育者主体因素,同时辅以新颖的形式、科学的方法,就能获取良好的教育效果;简单或片面强调某一方面都将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基于此,
- 周邵生
- 关键词:教育形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受教育者教育效果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