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华

作品数:45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9篇手术
  • 16篇脊柱
  • 12篇肿瘤
  • 11篇切除
  • 10篇腰椎
  • 8篇脊椎
  • 7篇全脊椎切除
  • 7篇细胞
  • 7篇脊椎切除
  • 7篇成形术
  • 6篇胸腰椎
  • 6篇腰椎肿瘤
  • 6篇韧带
  • 6篇椎管
  • 6篇颈椎
  • 6篇脊索
  • 6篇脊索瘤
  • 5篇胸腰椎肿瘤
  • 5篇预后
  • 5篇纵韧带

机构

  • 45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长治医学院附...

作者

  • 45篇周华
  • 35篇刘忠军
  • 32篇刘晓光
  • 30篇韦峰
  • 26篇姜亮
  • 25篇吴奉梁
  • 22篇于淼
  • 7篇李彦
  • 7篇党耕町
  • 5篇党镭
  • 5篇王永强
  • 4篇张凤山
  • 4篇孙宇
  • 4篇王少波
  • 4篇潘胜发
  • 3篇胡攀攀
  • 2篇孟娜
  • 2篇张立
  • 2篇刘啸
  • 2篇柳晨

传媒

  • 8篇中国脊柱脊髓...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生活与健康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骨科临床与研...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伴有神经损害的脊柱侵袭性血管瘤的治疗
姜亮孟娜刘晓光韦峰吴奉梁党镭周华刘忠军
关键词:脊柱血管瘤神经损害椎体成形术
胸椎管狭窄症术后脑脊液漏继发皮下积液的治疗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胸椎管狭窄症术后脑脊液漏继发皮下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脊柱组完成手术的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术中、术后发生脑脊液漏者186例,选取其中继发皮下积液且规律随访的1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方法依据患者脑脊液漏严重程度以及胸脊髓病恢复情况决定。采取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改良11分评分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脊髓功能,将手术前后的JOA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黄韧带骨化者6例,均接受椎管后壁切除及"涵洞塌陷法"360°脊髓环形减压术,单纯黄韧带骨化行椎管后壁切除术者5例。随访时间30~131个月,平均(85±34)个月。术前症状持续时间3个月至8年,中位数18个月;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2~6 d,平均(4.2±1.1)d;围手术期出现发热患者10例,最高体温(37.3~39.7)℃,其中高热患者2例,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10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随访发现脑脊液漏全部吸收,其中拔出引流管后加压包扎伤口者8例,局部穿刺抽液后加压包扎伤口者2例;1例患者因保守治疗无效,继发脑脊液假性囊肿而接受再次手术治疗。11例患者的JOA评分从术前的(3.8±1.6)分升高到末次随访时的(8.9±1.2)分,神经功能改善率为70.8%。没有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胸椎管狭窄症术后脑脊液漏继发皮下积液者多数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只有出现脑脊液假性囊肿压迫脊髓时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王永强刘晓光姜亮韦峰于淼吴奉梁党礌周华刘忠军
关键词: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骨化胸椎脑脊液漏皮下积液
颈椎脊索瘤手术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单中心52例病例研究
目的 颈椎脊索瘤发病率很低,然而术后复发率却很高,目前缺乏较大宗的颈椎脊索瘤的预后分析。本研究的目的探讨颈椎脊索瘤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
周华
关键词:脊索瘤预后复发手术放疗
胸腰椎肿瘤全脊椎切除手术入路的选择与评价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探讨胸腰椎肿瘤全脊椎切除手术的入路选择,初步评价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1年10月~2013年12月共收治74例胸腰椎肿瘤患者,男31例,女43例;年龄11~69岁,平均40.2岁。分别采用单纯后正中入路、后路联合前路或后路联合侧前方入路手术完成肿瘤的全脊椎切除。分析脊柱肿瘤WBB分期及肿瘤所在部位、是否首次手术与手术入路选择的关系。结果:选择后正中入路手术者25例,肿瘤位于B^D、3~9区15例,其中单节段12例,两节段3例;B^D、1~12区4例,其中单节段3例,两节段1例;肿瘤软组织肿块较小、位于A^D/E、3~9区4例,其中单节段3例,两节段1例;A^D/E、1~12区单节段2例。整块切除24例,大块经瘤切除1例。上胸椎2例,胸椎及胸腰段21例,中下腰椎2例。后路联合前方入路手术者30例,肿瘤侵袭A^D/E、累及1~12区20例,单节段11例,两节段及以上9例,其中复发肿瘤12例;累及3~9区8例,单节段5例、两节段及以上3例,其中上胸椎5例(复发肿瘤2例);累及B^D、3~9区的L4和L5肿瘤各1例。整块切除8例,大块经瘤切除22例。上胸椎7例,下腰椎(L4-L5)5例,胸椎或胸腰段18例。后路联合侧前方入路19例,肿瘤累及A^D/E、1~12区10例,单节段肿瘤9例,2节段1例;累及A^D/E、3~9区的单节段初次手术的胸腰段肿瘤5例,软组织肿块位于脊椎的侧方;累及B^D、1~12区的中下腰椎单节段肿瘤2例,胸腰段肿瘤2例。整块切除3例,大块经瘤切除16例。胸椎及胸腰段10例,中下腰椎9例。结论:胸、腰椎肿瘤全脊椎切除手术入路应根据肿瘤侵袭范围及所在脊椎部位进行选择。局限在脊椎骨内或椎旁肿块较小的单及两节段肿瘤选择单纯后正中入路;肿瘤突破脊椎致前方有较大肿块、复发肿瘤及侵袭椎旁的上胸椎肿瘤多选择联合前方入路;软组织侵袭位于脊椎侧方的肿瘤多选择后路联合侧前方入路。
周华姜亮韦峰于淼吴奉梁党礌王永强党耕町刘晓光刘忠军
关键词:肿瘤胸椎腰椎手术入路全脊椎切除术
Estrogen inhibits pre-osteoclasts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by upregulation of microRNA-210 through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Background:Estrogen deficiency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osteoporosi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Previous studie...
周华姜亮韦峰于淼吴奉梁刘晓光刘忠军
关键词:ESTROGENOSTEOCLASTPI3K/AKT
上颈椎原发肿瘤全脊椎切除术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总结上颈椎原发肿瘤全脊椎切除术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方法:2005年3月~2013年7月采用分块全脊椎切除术治疗上颈椎原发肿瘤23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17~70岁,平均39岁。病变节段:C2 11例,C1、C2 2例,C2、C3 10例。21例患者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相符,其中脊索瘤10例,软骨肉瘤2例,骨巨细胞瘤7例,恶性周围神经鞘瘤1例,骨母细胞瘤1例。2例患者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不符,其中1例术前穿刺活检提示为骨母细胞瘤,术后病理确诊为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术前病理检查提示为骨巨细胞瘤,术后病理诊断为低度恶性梭形细胞肿瘤。均行分块全脊椎切除术,手术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前路分颌下、经口或劈下颌骨入路三种方式;后方重建方式为枕颈固定,前方为钛板和自体髂骨块、钛板和钛网或单独异形钛网固定。术后辅助Halo架外固定。19例患者于围手术期行放射治疗,其中术前放疗8例,术后放疗11例。统计术中与术后并发症。结果:8例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包括一侧椎动脉损伤5例、脊髓损伤1例、硬膜撕裂2例、喉上神经损伤2例。12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钛网前移压迫气管引起气道梗阻死亡和口咽粘膜感染大出血死亡各1例,迟发性椎动脉破裂出血1例,深部伤口感染6例,咽后壁粘膜延迟愈合6例、不愈合2例,肺炎4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内固定失败3例,植骨吸收内固定松动5例,植骨融合于倾斜的位置3例。结论:上颈椎原发肿瘤全脊椎切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主要并发症为术中椎动脉损伤、术后咽后壁伤口感染及后期内固定移位等。
韦峰刘忠军刘晓光姜亮党耕町于淼吴奉梁党礌周华
关键词:脊柱肿瘤全脊椎切除术并发症上颈椎手术手术入路
MDT教学在进修医师脊柱肿瘤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教学在脊柱肿瘤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进修的脊柱外科专业的32名进修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对照方法,在脊柱原发性肿瘤教学时采取MDT教学,在脊柱转移瘤教学时采取传统查房方法教学。通过客观的考核、课堂体验调查,对比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考核结果表明,在判断肿瘤良恶性、制定手术方案以及术后是否需要放化疗或靶向治疗这3个问题上,两种教学方法下医师得分分别为(9.0±1.1)分、(9.2±0.7)分、(9.1±0.8)分以及(7.4±1.4)分、(7.2±1.1)分、(6.8±0.9)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表明,65.6%的医师认为MDT教学使其对脊柱肿瘤更感兴趣,71.9%的医师认为MDT教学提高了其自主学习能力,75.0%的医师认为MDT教学提高了其学习效率,87.5%的医师认为MDT教学增长了其脊柱肿瘤的相关知识。结论:采用MDT教学可以激发进修医师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效率,更好地掌握脊柱肿瘤相关知识。
王永强周华刘忠军
关键词:脊柱肿瘤进修医师教学方法
退变性脊柱侧弯症状分析及诊治策略
目的:研究退变性脊柱侧弯临床症状发生原因,根据其症状发生及发展的成因,以及患者是否合并后凸与否,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退变性脊柱侧弯手术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62例有一侧下肢神经症状,间隙性跛行.男11...
韦峰李柘黄许南方李彦周华党礌吴奉梁于淼姜亮刘晓光刘忠军党耕町
关键词:后凸个性化方案
基于WBB分型的胸腰椎肿瘤整块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和中期随访结果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基于WBB分型的胸腰椎肿瘤整块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和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基于WBB分型行整块切除方法治疗的18例胸腰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10例;中位年龄43(16~63)岁。肿瘤类型:原发性肿瘤14例,转移性肿瘤4例。6例患者为术后复发予以再次手术。肿瘤累及单节段6例,多节段12例。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相关资料以及肿瘤学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手术均按照术前计划完成,其中全椎体切除12例,矢状切除6例。手术入路:单一后入路6例,多入路联合12例。术后根据肿瘤标本评估肿瘤切缘:经瘤切缘6例,边缘切缘12例。手术时间(538.0±195.8)min,出血量(1 919.4±1 115.8)ml。后方均采用头尾各2~3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前方采用钛网+异体骨融合8例,采用钛网+自体骨融合2例,采用3D打印人工椎体8例。12例患者共发生并发症16例次,其中重度并发症6例次,轻度并发症10例次。中位随访时间20.5(6~34)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死于肺栓塞,2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4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结论对于脊柱肿瘤整块切除手术而言,WBB分型可以提供实用可靠的手术方案指导,取得理想的效果,但手术相关并发症不容忽视,手术技术经验和多学科紧密协作是保障疗效的前提条件。
李柘黄韦峰刘忠军刘晓光姜亮吴奉梁党礌周华
关键词:腰椎脊椎肿瘤手术中并发症手术切缘
自体血回输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双节段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的4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给予输短于2周库存血的患者为A组,给予自体血回输的患者为B组,2组各2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Hb、HCT、PLT、APTT血液常规指标以及IL-6、TNF-α、HMGB1炎症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前血液常规指标和炎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于输血后1、3、5 d进行2组比较, B组患者安全性指标Hb[(108.69±14.25)vs(100.45±13.58)、(110.46±15.23)vs(107.73±15.81)、(114.81±13.56)vs(110.63±14.84) g·L^-1]、HCT[(0.35±0.04)vs(0.32±0.02)、(0.41±0.04)vs(0.38±0.04)、(0.44±0.05)vs(0.39±0.04)]、APTT[(44.21±12.42)vs(40.61±13.51)、(42.73±11.74)vs(38.26±14.29)、(39.73±14.65)vs(36.26±15.26) s]均明显高于A组患者,PLT[(110.22±39.37)vs(126.24±42.56)、(120.82±52.94)vs(136.75±46.23)、(128.22±52.64)vs(148.27±47.13)×10^9 L^-1]明显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指标IL-6[(412.96±67.92)vs(473.68±82.16)、(398.92±66.83)vs(417.92±74.35)、(364.92±62.58)vs(373.64±72.24) pg·mL^-1]、TNF-α[(106.32±31.28)vs(115.89±34.56)、(98.85±24.10)vs(106.67±31.04)、(95.21±33.45)vs(97.64±37.52) pg·mL^-1]、HMGB1[(6.83±2.95)vs(7.21±2.36)、(15.58±2.68)vs(16.49±2.95)、(11.38±4.35)vs(15.45±4.97) ng·mL^-1]明显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回输技术应用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中,可以促进血液指标迅速恢复,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南海孙宪平武文臣薛冬周华
关键词:自体血回输异体输血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HMGB1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