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刚
- 作品数:32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可控制水平孔角度的钻孔钻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制水平孔角度的钻孔钻具,它是由钻头(1)、角度控制器(2)和八字堵头(3)顺序连接组合构成,钻头(1)与角度控制器(2)的套筒采用焊接连接,角度控制器(2)的套筒与八子堵头(3)之间采用套丝连接。...
- 汪良峰涂远文段蔚平吴小刚华跃曾学敏秦柯吴光富邱宇
- 文献传递
- 矿物掺合料改良铁尾砂的力学特性研究
- 2023年
- 为探究矿物掺合料替部分水泥稳定铁尾砂基层的力学特性,通过宏观力学试验测试,得到水泥—钢渣—矿粉复掺稳定铁尾砂的物理力学参数,并与水泥单掺稳定铁尾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泥掺量14%情况下,水泥—钢渣—矿粉复掺稳定铁尾砂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均大于单掺水泥试验组;增加水泥或矿粉的掺量能够提高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而钢渣掺量的增加具有抑制作用;围压对于水泥—钢渣—矿粉复掺稳定铁尾砂的强化作用较水泥单掺的更为明显,黏聚力几乎相同,内摩擦角更大。
- 吴英杰邱宇邱宇吴小刚周玉新
- 关键词:钢渣矿粉无侧限抗压强度
- 某尾矿库老旧排洪系统封堵技术研究
- 2024年
- 传统的尾矿库老旧排洪系统封堵技术单一,缺乏适用性。以某尾矿库为例,为同时保证封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针对某老旧排洪系统的排洪涵洞、涵管,运用先疏后堵的原理,提出刚性封堵与柔性封堵相结合的联合封堵技术。先采用柔性封堵进行疏水,进而使用刚性封堵,最后进行注浆封堵。实践结果表明,联合封堵技术能够解决带水涵洞、涵管的封堵施工困难问题,保障尾矿库的安全运行;材料大多选用库内尾矿,取材方便,且封堵体长度远大于规范值,安全可靠。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矿山尾矿库老旧排洪系统封堵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 倪智伟叶青李阳吴刚杨雪陈昌员何翔吴小刚
- 关键词:尾矿库排洪涵洞
- 露天矿边坡岩体损伤与灾变智能控制技术研究
- 项宏海周玉新李大培黄礼富汪斌许传华朱君星窦晓峰段蔚平吴小刚
- 该项目属矿山科学技术领域,为矿山安全技术。中国露天开采的矿石产量所占的比重相当大,铁矿石占77%左右,有色金属矿石占52%左右,化工原料占70.7%左右,建筑材料近似为100%,其中有近40%的露天矿边坡不同程度出现过边...
- 关键词:
- 关键词:露天开采边坡稳定性
- 余震动对上游法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上游法尾矿库利用库内尾矿堆筑后期子坝,其库内尾矿在矿山生产期内长期处于欠固结状态,密实度较低,结构松散,对地震作用非常敏感,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出现液化区,导致坝体失稳。结合某一上游法筑坝的尾矿库工程研究项目,分析余震动对尾矿坝的稳定性影响,所得成果可以为类似尾矿坝工程抗震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 曹金海段蔚平吴小刚
- 层状岩体边坡整体安全系数数值求解方法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层状岩体的强度既受层面和层间岩石力学性质的协同控制,也受到边坡临空面与层面产状组合关系的制约,这使得层状岩体边坡的稳定性分析问题有别于一般的各向同性岩质边坡。在深度查阅层状边坡整体稳定性数值分析方法文献的基础上,将分析方法归为基于层面接触单元的强度折减法、基于层面薄层单元的强度折减法、基于隐式节理等效连续模型的强度折减法和基于层状岩体点安全系数的面积加权平均法4类。从这4类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出发,采用相同的边界条件、计算收敛标准和力学参数,对已有文献中的经典算例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给出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何种力学模型或模拟手段分析层状岩体边坡稳定性,均应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层状岩体力学性质的层面依赖性特征,否则给出的边坡潜在破坏模式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基于隐式节理等效连续模型的强度折减法的安全系数计算结果与其他3类方法有较大差异;各类求解方法都能有效给出相似的潜在滑动面,基于层状岩体点安全系数的面积加权平均法求解效率最高,但在非临界状态下,需要借助其他手段确定潜在滑动面。4类安全系数数值求解方法为层状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 汪良峰吴小刚徐鼎平周玉新
- 关键词:层状岩体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横观各向同性
- 一种适于软弱地基的排土场综合治水措施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软弱地基的排土场综合治水措施,在排土场(1)上方的山坡上修建截洪沟;在排土场(1)的每个平台上铺设黏土形成防渗层,排土场(1)的平台修成2%~3%的反坡,在排土场(1)上一平台坡脚修建排水沟(5),在...
- 王运敏汪斌朱君星周玉新段为平汪良峰华跃吴小刚张默
- 文献传递
- 一种尾矿干堆工艺新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矿干堆工艺新方法,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干堆场区调查、尾矿特性分析、对场地地基进行处理及分析、对地下水渗流场分析,对干堆场参数的确定及土工编织袋规格的选择,利用选矿厂产生的尾矿,向土工编织袋内注入尾矿...
- 汪斌段蔚平秦柯曹作忠曾学敏窦晓峰汪良峰吴小刚华跃
- 峰前循环扰动下的深埋花岗岩特征参数演化规律与损伤变量研究
- 2025年
- 深部地下厂房开挖过程中所产生的循环扰动会导致围岩损伤,从而降低围岩力学性质。为揭示叶巴滩水电站地下厂房中深埋花岗岩在循环扰动后的分级卸载破坏特性和损伤过程,首先进行了围压为30 MPa、循环应力分别为12.5%~17.5%(低应力)、10.0%~37.5%(中应力)、62.5%~72.5%(高应力)峰值强度的峰前恒幅循环扰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3种分级卸围压试验,进而开展了峰前循环扰动下的深埋花岗岩特征参数演化规律分析与损伤变量构建。研究结果显示:低、中应力循环扰动对花岗岩造成的损伤可忽略不计,但高应力恒幅循环扰动会导致轻微损伤。在不同分级卸围压路径下,岩样变形主要集中在最后3个阶段的围压降低过程中,其宏观破裂模式为压剪破坏;弹性模量呈下降趋势,泊松比呈上升趋势,最大剪胀角基本相同;高轴压恒幅循环扰动后的分级卸围压试验下的岩样累积应变能最高,表现出更强的脆性破坏倾向。此外,分级卸围压下的岩样应变能均高于常规三轴压缩下的岩样应变能,后者可作为分级卸围压岩样是否进入加速损伤破裂阶段的判别阈值。采用侧向应变响应法和裂纹体积应变法确定的深埋花岗岩闭合应力、起裂应力和损伤应力分别为其峰值强度的17.9%、42.7%和73.8%,并据此建立了基于裂纹体积应变的损伤变量,进而划分了深部硬岩损伤过程的4个阶段。研究成果可为分析高应力花岗岩的破坏过程提供试验和理论支撑。
- 张胜徐鼎平石汉明吴小刚吴小刚
- 关键词:分级卸载
- 一种安全监控尾矿库的信息化智能管理专家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监控尾矿库的信息化智能管理专家系统,包括以下几部分:1)尾矿库在线监测设施专项设计,2)尾矿库在线监测设备安装,3)尾矿库在线管理软件开发,4)尾矿库管理部门在线监管,5)软件系统权限分类。在尾矿库A...
- 王运敏汪斌周玉新曾学敏段蔚平朱君星曹金海吴小刚华跃窦晓峰田虎伟杨强胜黄礼富
- 文献传递